马 云
一、《走出死亡》作者简介
霍韬晦是当代思想家、新儒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现任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并被北京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亦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海外导师。
霍韬晦早年从事哲学与佛学研究,成果丰硕。近二十年转向生命成长教育,提倡新人文主义,创立性情学。在思想上,主张文化应该回归生命,先有生命实践才有社会实践。提倡生命儒学、生命佛学。
在教育上,提倡性情教育、生命教育,是性情文化的倡导者。
二、《走出死亡》内容介绍
《走出死亡》从生命入,从生命成长的资源——历史文化入,选取中西历史上的典范人物,如苏格拉底、耶稣、孔子、佛陀、老庄、游方僧侣、禅门人物,乃至英雄豪杰,看他们如何直视死亡,并能深入其信念,至死不变,不但成就其人格,并且使其生命得到超升,从而走出死亡。最后探索葬礼的深层意义,以回归生命之性情。生命的秘密说之不尽,言之无穷,其中即包括死亡这一事实。霍韬晦认为,人并非怕死,而是怕生命完结的时候,一片空白,与草木同腐,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死亡问题,其实是生存问题的突显。
三、 《走出死亡》读后感
一是对死亡的认识。死亡问题,是一个从古至今也没有被人终止过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是人生最惶惑的问题。死亡是生命遭遇到的最大的限制。人们都忌讳谈及它,因为一想到死亡就会丧气恐惧。而死亡就在每个人面前,只是不知道它何时会来临。死亡这种惶恐和困惑缘于从没有一个人有过直接的死亡经验,人只能从他人死亡的经验中得到一些间接的经验,譬如亲友的死亡,特别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之死,因为关系的密切,我们才会对他们的死亡有很深刻的感受或者悲哀。我想这种生离死别,多数人都经历过,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与死,常常只是一线之隔。佛说:生死之间,一口气不来,即成来世。有时候,生命之灯的熄灭亦如拍死一只蚊子。人可能对什么都有力,唯独对死亡无力。人会死亡,是必然,任何人都无例外。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无论高官或百姓,无论富人和穷人,殊途同归。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生就有死。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使得人的生命充满了张力,才迫使我们去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生命要通过死亡才得以完成,生命因死亡而完整。如没有死亡的话,人的生命固然会一直无限期地延长下去,但同时也会变得没有意义。因为死亡的存在,才凸显出生的存在价值。有哲人说:如果你不明白死亡,就不明白生命是什么?
二是对生命的认识。何谓生命?生命是“生”,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生长,即成长。生命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简单的解释是:你开始喜欢这个成长的事情了,知道应该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了,知道吸取营养了,就是“善”;努力到一定程度,自身的修养开始提高,自己气质有所改变,这叫“信”;气质改变到一定的程度,完全成了自身的内在的东西,你的境界已经遍身心的充实了,就是“美”;因为内在修养够了,充实了,开始向外散发光明和宁静,影响及于他人,就叫“大”;大而无所不能,是圣;最后的境界不可说,说不出,形容不了,叫神。一切人生的努力,获取,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回报,而在于获得内心的信心和充实,这就是不分古今中外的所谓人格。生活的打磨、岁月的沉淀,我们的身体会老去,然而通过学习和努力,生命会沉淀得愈来愈有内涵和品质,人才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有能力、有思想、有品格的人。然而生命又是充满限制的,我们这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面对挫折和苦难,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去创造条件克服苦难。人的生命力、意志力、创造力就是在最困难甚至濒临绝境时表现极致,这就是生命最可贵、最神奇的地方。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决定自己的生存价值,并提高其生存境界,如此才能有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生命存在的秘密,可能就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去突破有限的人生,完成我们生存的价值,去找回我们自己。霍韬晦先生说:人对生存的执着,其实是源于对死后的无知,只有超越生死,超越无常,才是绝对的快乐。其实,人从生下来到死去,这中间的过程就叫幸福。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是懂得感恩,懂的继承,懂得珍惜,懂得努力,懂得把信念贯彻到底,懂得付出不计较。面对生的态度,即是我们面对死的态度。
三是我的人生态度。我经历过车祸、疾病和亲友的离世,这些经历有过的痛与哀伤,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更加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珍惜生命。更加明白只有放下无谓的执着,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和生死,用宁静心去领悟,用平常心去生活,用包容心去善待,用感恩心去工作,才能有从容淡定的良好生命状态。南怀瑾先生在《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中说:一个人清醒等于活着,睡着等于死了。睡醒以后,又是一个生死。我们每天的白天夜里都是一个生死。念念都在生死和死生中。所以我的人生态度----把每个今天都当成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每一个明天又都是新生,珍惜身边人,做好手头事,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