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 咸宁市人大信息网 | 咸宁新闻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15:08:29
咸宁市人大信息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机构设置
友情链接
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正文
咸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http://xnrd.xianning.gov.cn  上传时间: 18-04-12
 

目  录

 

1、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议案(转建议)

2、关于加强农村道路养护和建设的议案(转建议)

3、关于加强陆水崇阳段综合治理的议案(转建议)

4、关于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的议案(转建议)

5、关于加强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议案(转建议)

6、关于兴建咸宁市潘家湾货运码头的议案(转建议)

7、关于加强咸宁公安刑事技术建设  提升打击犯罪战斗力的议案(转建议)

8、关于批准设立潘家湾港区砂石集运中心议案(转建议)

9、关于新建中老年公共活动场地的议案(转建议)

10、关于加强咸宁城区公厕建设与管理的议案(转建议)

11、关于加强对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监管的议案(转建议)

12、关于对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的议案(转建议)

13、关于筹建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议案(转建议)

14、关于加大因病致贫贫困户中慢性病保障力度的议案(转建议)

15、关于请求将咸宁(通山)至九江(咸宁)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议案(转建议)

16、关于将湖北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旧厂房予以保留并规划建设咸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议

17、关于妥善解决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遗留问题  促进300万吨包装纸项目筹建工作的建议

18、关于改善十六潭公园水质状况的建议

19、关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建议

20、关于推进咸宁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建议

21、关于出台二孩优惠政策的建议

22、关于对符合生育政策并已缴纳生育险的家庭发放生育津贴和护理津贴的建议

23、关于提升退职村干部待遇的建议

24、关于强化乡镇行政执法权的建议

25、关于加强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的建议

26、关于加快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27、关于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基层公务员力度的建议

28、关于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补贴标准的建议

29、关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社团组织扶持力度的建议

30、关于加大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茶产业开发力度的建议

31、关于大力发展咸宁全域旅游的建议

32、关于支持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建设的建议

33、关于落实国家中医药政策,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议

34、关于加大我市乡镇福利院建设力度的建议

35、关于将通城县“中药振兴”战略升级为市级战略的建议

36、关于加强解决精神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管理性的建议

37、关于将嘉鱼县簰洲湾大堤纳入市级统筹管理的建议

38、关于恳请市政府协调促成汉簰长江大桥建设的建议

39、关于建立嘉鱼现代生态渔业产业园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建议

40、关于加快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的建议

41、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42、关于请求支援建设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田园综合体的建议

43、关于支持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申报省级工业园的建议

44、关于启动武一级公路江厦区段建设的建议

45、关于加强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建议

46、关于支持建设官桥新材料特色小镇的建议

47、关于支持嘉鱼港发展的建议

48、关于支持华厦幸福嘉鱼产业新城建设的建议

49、关于建立省级长江非法采砂管理联动机制的建议

50、关于建立健全斧头湖、西凉湖联动执法机制的建议

51、关于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联控的建议

52、关于整治通山河(大路乡段)的建议

53、关于城建规划决策者责任终生制和造成损失补偿的建议

54、关于精准扶贫贷款模式的几点建议

55、关于加强市容市貌秩序管理的建议

56、关于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建议

57、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北部空间建设的建议

58、关于建立完善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建议

59、关于依法取缔城区废品回收站点的建议

60、关于加大力度规划预留村级发展建设用地的建议

61、关于理顺温泉城区社区管理体制的建议

62、关于进一步规范征地苗木补偿工作的建议

63、关于请求将通城县左港村纳入“50个绿色示范村、企业兴乡工程、四好农村路、30个高标准美丽示范乡村和203个改革试点村”建设的建议

64、关于将闯王镇纳入市重点旅游开发规划凸显闯王文化园的建议

65、关于加快城市电动车管理立法的建议

66、关于请求将给予瀛通通讯的“一企一策  培育瀛通等龙头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到实处的建议

67、关于市农科院相关事项的建议

68、关于落实高新区民生政策需求建议

69、关于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杨湖河工程整修的建议

70、关于修建幕阜山旅游公路主线和支线连接线的建议

71、关于加快我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的建议

72、关于加快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73、关于加快建设“凌霄文化体验园”的建议

74、关于农村建房“建新拆旧”的建议

75、关于解决好城中村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的建议

76、关于请求市政府注入一批优质资产促推市交投集团做强做优做大的建议

77、关于理顺咸安区域内120急救指挥中心领导管理体制的建议

78、关于企业资金困难而长期拖欠员工五险缴纳的意见

79、关于督促联合水务加快城乡结合部水改的建议

80、关于规范城乡管道燃气施工的建议

81、关于将《江南桂花香》列作市歌的建议

82、关于开通温泉城区至双溪桥镇客运班车的建议

83、关于解决高新区饮用水质的建议

84、关于改善马桥镇樊唐村卫生和交通状况的建议

85、关于在横沟桥镇卫生院开通市直医保的建议

86、关于进一步完善托管工作机制的建议

87、关于咸安银泰、温泉中心花坛商圈建人行天桥的建议

88、关于加大107国道横沟段治超力度的建议

89、关于在咸宁城区着力推广鄂东南特色建筑凸显咸宁城市文化风味的建议

90、关于对牛羊禽类实行集中交易与定点屠宰的建议

91、关于解决第七小学教学建设预留用地的建议

92、关于加快十六潭路与金桂路连接线建设的建议

93、关于整治鄂南高中书台街背街巷乱摆摊设点的建议

94、关于请求扶持重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95、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建议

96、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将长江引水工程向汀泗桥镇延伸的建议

97、关于实施桂源大道绿化建设的建议

98、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的建议

99、关于加强我市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建设的建议

100、关于咸宁市国土绿化跨越为森林彩化模式的建议

101、关于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的建议

102、关于提高村级转移支付标准的建议

103、关于村级债务化解的建议

104、关于提高村副职干部工资待遇的建议

105、关于在市级层面构建“旅游+研学”基地的建议

106、关于升级改造幕阜山片区通信设施的建议

107、关于请求倾斜支持富水库区渔民转产转业的建议

108、关于加强农村建房规范管理的建议

109、关于打通闯王至通山的交通脉络建设朦胧岭旅游的公路建议

110、关于对全国传统古村落宝石古民居主体工程进行重点修葺保护的建议

111、关于城市公交延伸到桂花源景区的建议

112、关于完善城区背街小巷管理的建议

113、关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114、关于东外环杨下段人行天桥建设的建议

115、关于咸宁市第六小学(原北门小学)改扩建的建议

116、关于在全市范围“搭建诉调对接平台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建议

117、关于加强各县市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建议

118、关于加强对陆水湖流域环境保护的建议

119、关于支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的建议

120、关于解决湖库拆围后续问题的建议

121、关于支持赵李桥镇创建国家级“砖茶小镇”的建议

122、关于加大西凉湖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123、关于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的建议

124、关于尽快制定《咸宁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第001号

 

标  题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熊亚平等

内  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市各级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实施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工程项目,极大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因历史长期积累,巨大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存在总量投入不足、建设质量不高、供给结构失衡以及重短期轻长期,重新建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表面轻实效的“四重四轻”等问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阻碍了城乡之间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非常突出的短板。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要切入点,推动农村在经济水平、生活水准、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进一步改善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能够直接抓在手上,应该直接抓在手上,必须直接抓在手上的主要抓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推进农水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支撑

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型、效益型、特色型、安全型农业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

(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市大多数水利设施年代久远,大型灌区节水工程不配套,主要江河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必须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努力破解水制约问题。二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网络。现在很多大型工程作用不明显,就是因为缺少小的“毛细血管”。必须抓紧完善,继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创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水利设施资金需求量大,必须强化政策引导,运用市场的办法,采取特许经营、承包租赁、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实现水利建设投入多元化。

(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土地整理项目为基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统筹使用资金等财政资金,发挥整体效益,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注重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托管经营、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筹资筹劳,引导聚合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全面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着力补齐农村民生看得见的短板

(一)全面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目前,我市基本实现农村硬化道路和公共交通两个“村村通”。下一步,一是在通组达户上下功夫。基本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硬化道路,不断提高硬化路面到户率。二是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全面实现所有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进一步提升村组公路的建设标准。三是在后期管养上下功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有路必养”,实现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常态化,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二)继续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通过新建、扩建、改造、配套、联网等措施巩固提升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集中供水比例达到80%。

(三)实施电视讯网升级改造。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重大民生工程和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大供变电设施建设,突出加强边远乡镇、贫困落后乡镇变电所(站)建设和改造,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有效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组织实施物联网农业示范项目和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为突破口,增强互联网在农资供应、技术指导、金融服务等方面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体系创新。

(四)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安排财政配套资金,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将畜禽养殖场、农村中小学校、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重点区域全面纳入兴建沼气工程的规划。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秸秆气化,综合开发利用农村风能、太阳能和小水电,形成清洁能源体系。

(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国土绿化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改住房、改围墙大门、改排水、改厕所、改圈舍工程,推进美化、绿化、亮化。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绿色生态村等建设试点,每年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重点村和示范村,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创建的主体力量。力争到2020年,全市美丽乡村、绿色生态村建设重点村和示范村达到600个左右,占全市行政村总量的半数,沿幕阜山旅游公路、陆水河、106国道、107国道等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绿色生态村建设样板村群、示范片、精品线路和景观带。

三、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农”发展的“软环境”

(一)推动农村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不让农村教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短板,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与先导性作用。重点要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教师周转房、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专项工程,不断充实教学仪器设备和教育信息化设备,巩固扩大农村教学点依托信息技术开齐开好课程省级试点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免收学生学杂费、课本费),提高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建设一批满足留守儿童学习需要的寄宿制学校;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办公经费,在绩效考核向农村教师、骨干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数,加大农村教师公召力度,促进农村教师年青化、专业化发展。

(二)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服务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标准化卫生院(室)实现全市全覆盖,建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健全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以医联体建设为主要内容,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不断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能。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卫生人才智力扶贫、继续教育、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委托高校定向培养等多种手段,培养本土卫生人才。建立长效卫生技术人员帮扶制度,给基层医院送医送教,同时每年安排对口基层医务人员若干名,予以免费进修学习。依法加强农村医药卫生监管,严格医药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执业准入资格制度,强化医疗服务和药品购销行为监督管理,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切实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托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其他城乡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每个村建设至少一个综合性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同时,配齐配好相应器材设备,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完善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等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继续实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小剧团、图书室等,建立起以公益文化单位为主导,农民自办文化为补充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服务延伸到农户。

(四)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坚持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进一步将符合供养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适度提高集中供养率,着力改善散居五保对象居住生活条件。按照“按标施保”原则,对有重病重残人员、高龄老人、儿童的低保家庭,以及缺乏劳动力、单亲家庭等低保边缘群体予以适当照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适度普惠型农村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加快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骨干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服务。增加政府投入,进一步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切实加强敬老院、光荣院和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需求。完善医疗救助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比例。继续完善救灾应急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五)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根据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逐步提高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把农村新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突出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产业园区,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方便社区居民就业创业,逐步实现居住在社区、就业在园区和就地就近城镇化。重点以中医药、油茶、茶叶、电子信息、砂布等特色农业板块和特色工业集群、园区为依托,打造一批产业支撑有力、规划建设有序,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特色小镇。

四、创新思路,统筹推进,科学把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规划既要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又要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既要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又要明确阶段性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确保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推进。

(二)坚持分类指导,做到统筹推进。我市各县市区自然资源状况、地形地貌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各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起点有高低、进程有快慢,因此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优先序、建设标准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子,确保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要结合各地实际,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做到乡乡有重点、村村有特色,杜绝面面俱到,泛泛而抓。要突出主攻方向,重点做好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行路、饮水、用电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要坚持试点先行,全市每年确定一批试点乡镇、试点村进行重点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好经验好做法,带动整体推进。

(三)坚持群众主体,确保科学决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既是受益主体,又是主力军。要改革过去自上而下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起自下而上的、能真正体现农民需求意愿的决策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将选择权交给需求者,让农民参与到决策中来,在执行过程中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的模式,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拟建的工程项目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或交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表决,让农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要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搞好引导服务,改变过去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层层压任务的做法,把政府支持与农民自觉自愿结合起来,由过去的“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按照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更多的银行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要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五)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投入绩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落实环节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部门整合、资源整合和项目整合,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整体功能和规模效益,形成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整体合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避免资金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资金浪费。有关项目责任主体,要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基建程序,遵循节能、环评等管理要求和行业建设标准,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财政、审计等部门发展监督作用,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约束,及时查处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和相关人员。

(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并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带领农村自我发展的骨干队伍。要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后备干部,重视选拔优秀乡镇干部到上级机关任职,继续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大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督查力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积极探索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提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第002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农村道路养护和建设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黎新良等

内  容   农村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出行。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人力、信息、资源交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和交通部门持续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力度,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村组通水泥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部分道路建设标准低,使用年限较长,遗留隐患较大,最初开始建造的村级公路由于当时的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受地理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路型的裁弯取直与路面宽度不够,造成路窄弯急,安全隐患较多;

2.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多年,现在的运输车辆中,重型车较多,而农村公路的承载能力有限,还有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路面破损严重。而对农村公路的维修养护方面,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还很难及时到位,造成建得多,管理维护少;

3.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明确;

4.养护资金配套不到位。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健全农村道路管理机构,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道路管理与养护力度,坚决制止在农村公路上乱挖、乱建、乱堆、乱放的问题发生;

2.加大对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与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对损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维修和升级,消除隐患,对危险路段,建设防护栏,设立警示标志;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奖补政策,落实专项经费。

 

 


第003号

 

标  题   关于加强陆水崇阳段综合治理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陈望兵等

内  容  

一、案由

陆水是崇阳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湘鄂赣交界幕阜山北麓黄龙山,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驻军屯田于此而得名。干流全长194.5Km,流域面积4008.4Km2;陆水崇阳段长70.5Km,流域面积1960Km2,共有支流52条,全长835Km。陆水崇阳段在农业灌溉,人畜饮水,交通运输,水产养殖,矿产资源开发等多方面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频繁的水患也给两岸百姓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崇阳县是幕阜山区的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湖北省33个产粮大县之一,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加强陆水崇阳段综合治理,兴水利、除水害,是促进崇阳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议加大对陆水崇阳段综合治理力度,并协调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等省直部门,将陆水崇阳段综合治理纳入省中小河或水生态治理项目,并在资金上给予倾斜。

二、案据

崇阳县是全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兼因境内河流普通堤身单薄,堤顶欠高,河道过洪断面小,河床淤积抬高,堤防工程脆弱,导致一遇暴雨,就造成洪涝灾害。陆水崇阳段历史上洪游灾害频繁,自1967年以来,累计受淹33次,平均1.4年受淹一次,受淹范围在扩大,受淹损失在加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陆水水资源环境逐步恶化,也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堤防防洪标准低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境内河港均属山溪性,有易涨易落特征,每到汛期,陆水上游通城县来洪与崇阳县河港山洪遭遇,易酿成大面积水灾,若遇大面积的特大暴雨,天城及滨河区域一片汪洋,外洪内涝,灾情严重。建国后,虽然对陆水河进行了初步治理,对防汛重点地段、险工险段除险加固,但由于堤防标准低,水患年复一年,陆水崇阳段脆弱的堤防工程一直是崇阳人民的心腹之患。

(二)本土流失现象导致河道淤积严重。陆水水库上游属强风化花岗岩地区,植被覆盖较差,山洪暴发时,挟大量泥沙,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陆水崇阳站实测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6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97.6万吨,年最大输沙量204万吨,河道泥沙淤积造成河床抬高,导致部分地段形成了地上河,造成陆水崇阳段下游沿河两岸大量农田排水困难,形成了烂泥田、冷水田,给农业增产增收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过度资源开发利用导致水质逐年变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增多,河道污染问题日渐显现,沿河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难以符合水质变化的需要,饮用水质受到潜在威胁;水产捕捞方式不当,破坏了水系和生态平衡;工业“三废”处理措施不到位、生活垃圾乱排乱放、矿产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等因素,致使陆水水资源环境逐步恶化,水质逐年变坏,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四)陆水水库抬高水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自陆水水库建成后,受水库回水顶托的影响,导致陆水崇阳段水位抬高,河堤长时间处于高水位浸泡,防洪标准逐年降低,多处河堤出现坍塌、裂缝、渗漏等险情;特别是汛期降水时,崇阳人民胆战心惊,时刻都有城区受淹、农田受损的可能,威胁着沿河群众和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制约着崇阳的经济发展。

三、方案

(一)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积极申请中央、省预算内投资,以实施小流域治理、坡耕地、崩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为依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生态保障。对崇阳县肖岭、石城、沙坪、桂花泉、白霓、铜钟、港口、路口、金塘等9个乡镇324.206Km2石漠化面积进行综合治理,封山育林面积228.5Km2;对台山港、虎爪港、桂口港,香山港、大市河、高堤河等小流域进行治理,坡改梯面积9.76km2;新修引水渠1277条2880公里;排灌渠1612条,1059公里;拦沙坝3260座;小水池3065个。工程总投资16965.22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拦沙能力28.3万吨,年蓄水能力420万吨,林草覆盖率达到42.3%。

(二)实施堤防工程建设。针对陆水崇阳段堤防脆弱的实际情况,对全线堤防进行加高培厚,使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以乡镇为重点,建设肖岭、沙坪、石城等集镇防洪工程,按2017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估算,需投资3877.24万元。其中,堤防工程对陆水崇阳段现有堤防进行除险加固,涉及6个乡镇15个行政村15处主要险情堤段,长31.47km,估算投资16241.4万元;陆水崇阳段拟建堤防工程涉及3个乡镇5个行政村5处主要险情堤段,长15.39km,估算投资7218.84万元。闸站工程维修加固涵闸45座、拆除重建涵闸3座、复建涵闸15座、新建涵闸13座,需投资7989万元。没有堤防的河段需进行护岸护砌工程,估算投资7428万元。

(三)实施陆水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为使陆水河崇阳段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加强陆水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及综合整治工作是得十分必要而迫切,陆水崇阳段流域进行水生态修复工程由调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陆水河长流水工程、陆水河生态河道工程、橡胶坝及景观工程、城区支流生态售复工程和管理建筑工程等项目组成,总投资11100万元。

(四)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建设。清淤工程要对河床回旋受顶冲形成许多沙滩和C型急弯淤积的泥沙进行清理,主要清淤的河段为易家铺河段2km,石龟一崇阳桥河段7.5km;石城段23km、沙坪段26km、肖岭段22km,河道清淤工程预算投资6700万元。通过河道清淤工程的实施,可使崇阳县城的防洪标准由五年一遇提高到三十年一遇,确保我县防洪安全。

(五)污水防治处理工程。新建天城镇南北污水处理厂,新建陆水沿河集镇10个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负荷。项目建成后,天城镇污水日处理水量达到4万吨,乡镇污水日处理量达到5000吨,进水水质指标平均值COD为150mg/1,NH3-N为19mg/1;出水水质平均值C0D为29mg/1,NH3-N为2.7mg/1。污水防治处理工程投资21000万元。

 

 

 


 

第004号

 

标  题   关于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黄震等

内  容  

一、案由

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是湖北省实施幕阜山扶贫开发战略中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咸宁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重点建设项目。推动该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尽快实施,对完善高速路网、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特别是对促进幕阜山片区崇阳、通城、通山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受赤壁市、崇阳县交通运输局以及江西省九江市交通主管部门联合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同时,与本项目西向顺接的赤壁长江大桥已开工建设,江西省境内也已开展工可等前期研究工作,本项目建设已具有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紧迫性。

二、案据

(一)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将为咸宁开放发展提供新的通道。从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来看,项目影响区的纵向通道较为密集,而横向通道稀疏。现状的京港澳高速、在建的武深高速、现状的咸通高速和大广高速分别南北贯穿咸宁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而横向高速通道仅有在建的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和杭瑞高速分别穿越咸宁北部和中部,就咸宁腹地而言并无一条横向高速通道。东西方向的交通量需要绕行杭瑞高速公路,同时配合境内的国道和省道才能完成出行转换,大范围和长距离的绕行,增加了车辆的出行成本,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公路网的通行效率。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将成为武深高速、京港澳高速和杭瑞高速公路之间的出行转换提供一条新的联系通道,将与杭瑞高速公路和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通道共同承担其以西的重庆、恩施、宜昌、枝江、荆州等区域至东部沿海的长三角地区、海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东西走向出行需求,从而加强咸宁与南昌等长江中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交通联系,促进咸宁开放发展与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大对接。

(二)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将为咸宁对接汉江经济带提供新的契机。2014年,湖北省将“两圈一带”战略升级为“两圈两带”,将汉江经济带纳入了省级发展重要战略。咸宁所处的幕阜山区的多数资源都是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所缺少的原料,而江汉平原的轻纺、食品及日用工业产品又是幕阜山区所需要的,这两大地区由于交通的不便,人员和物资的交流都被迫绕行或他移,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又加重了交通运输网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两地经济交往的发挥。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将在两大地区之间开辟一条快速通道,从根本上消除阻碍两地经济交往发挥的交通阻碍,有力推动两地区之间经济交流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将为咸宁“香城泉都”建设提供新的动能。咸宁山清水秀,风景秀美,是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和首批旅游标准化城市,建设国际知名的“香城泉都”和国际旅游休闲胜地是全市在“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重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在旅游设施方面,提升景区可达性;在旅游运输方面,推进公路客运高速化;在旅游客运保障方面,提高旅游客运准点率,都是至关重要的。修建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西通赤壁古战场、途经龙佑温泉度假区、五龙山温泉度假区、陆水湖、星星竹海风景区、崇阳国家森林公园,浪口温泉度假区,东至幕阜山区,将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线串珠,对全市以“香城泉都”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和品牌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方案

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起于江北高速公路与随岳高速公路交叉的分盐互通,位于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回市村,沿途经监利县、洪湖市、赤壁市、崇阳县、江西省修水县,依次与随岳、武监、武深、京珠、杭瑞、修平、大广等高速公路交叉,终于大广高速公路,位于修水县征村乡车联村,全线路线长220km,其中江西省境内长约62公里,湖北省境内长约158公里,其中荆州境段约62公里,咸宁境段约96公里。拟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项目估算总投资126亿元(湖北段)。

监利至修水高速公路崇阳段起于赤壁与崇阳分界的雪峰山,沿S214至洪山上跨陆水河,经浪口温泉北侧,并设崇阳北互通,于白霓镇北侧(马家附近)与杭瑞高速公路交叉,经白霓镇于港口乡畈上村设港口互通(车港互通),沿S246,经港口乡,至葵山村,于金塘镇程家设金塘互通,终于鄂赣省界,路线长约60公里。

 

 

 


第005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汪新良等

内  容  

一、案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幕阜山片区包括通山、崇阳、通城三个县,都是幕阜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明显,加强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实现幕阜山片区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二、案据

幕阜山片区普遍山多地广,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历史机遇,统筹实施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群众有需求。幕阜山片区崇阳、通城、通山三个县国土总面积578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GDP325亿元,占全市的29%;公共财政收入25.1亿元,占全市的21%;农业人口118万人,占区域人口总数的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约1.1万元。2017年,按国定脱贫新标准,“三县”脱贫4.29万人,占全市脱贫人数的59%。近年来,“三县”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指标来看,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区位有条件。三个县地理纬度相近、人缘交往相亲、文化根基相连、商贸物流相融、交通网络相通、行政隶属相同,具备统筹实施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础和区位优势,特别是随着连接“三县”的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为幕阜山片区互联互通互融,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区位条件,通过加强区域互动,深化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形成互利共赢合作新常态,将为统筹实施幕阜山片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资源有优势。幕阜山片区是一块未深度开发的“绿色宝库”。崇阳、通城、通山“三县”同处幕阜山北麓,武汉城市圈边缘,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植被率高,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天然生态氧库、天然水资源涵养库,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构成长江中游南部天然生态屏障。800万亩山林、130万亩耕地、近80万亩养殖水面等农业资源,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快绿色崛起的重要基础。

(四)产业有基础。近年来,特别是全市大力推进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以来,“三县”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在现代农业方面,根据各自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新建了一大批“两竹”、“两茶”、水果、中药材等现代农业特色基地,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在乡村旅游方面,有九宫山风景旅游区、黄龙山旅游区、柃蜜小镇、浪口温泉等景点景区,还有瑶文化、古民居等人文资源,万亩野樱等生态资源和水果采摘园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吸引广大游客休闲度假旅游,多村旅游产业蓬勃兴起。

三、方案

(一)推动区域合作。从市级层面统筹协调,成立幕阜山片区乡村振兴领导机构,完善由市领导挂帅,建立“三县”多层次互动互融合作机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完善区域内资源培育、市场建设等互补互利合作协议,促进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和区域市场竞争力。

(二)实行规划引领。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市级层面制定《幕阜山片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并在统一规划的构架下,制定完善“山、水、田、路、(旅)游、居(民点)”等单项规划,实行分期分区有序推进,具体指导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

(三)加大支持力度。建议将幕阜山片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纳入咸宁市“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战略,并积极寻求国家和省级政策支持,在公共设施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加大对片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产业发展调节基金的投放力度,实行国有商业银行新增存款全部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的政策。实施“三乡工程”,鼓励市民、能人、企业创办田园综合体等产业融合项目,比照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支持。对片区实行“人才特惠”政策,在建设产学研基地等方面优先布局,推动高端科技人才向片区流动;加强片区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培训支持力度,逐步提升高、中等技术劳动者比重。

 

 


第006号

 

标  题   关于兴建咸宁市潘家湾货运码头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焦德胜等

内  容   由于政府对咸宁市长江流域的小货运码头予以取缔,导致依靠长江水道物流的企业,只能远走湖南岳阳、武汉、黄石、江西九江中转货物,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物流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完全失去了竞争力,我市湖北景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咸宁高新区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汇美达有限公司、金海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温氏集团等企业即将面临停工待料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咸宁市长江沿岸没有规范的长江货运码头,因此建设咸宁市潘家湾货运码头刻不容缓。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水域宽广,流量充沛,而且水运价格远低于公路、铁路运输价格。邻近九江、黄石、荆州等市都建有规范的货运码头,但咸宁市长江水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明显滞后于铁路、公路的发展。湖北省咸宁市“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港口规划建设39个项目,其中包括:长江货运码头10项、内河货运码头7项、旅游码头14项、港区配套设施8项等,目前大多数还停留在纸上,没有付诸实施。根据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理念,建议尽快建设武汉新港嘉鱼港区潘家湾货运码头。建设方式可采取企业认股的模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潘家湾货运码头建设,服务咸宁企业稳定发展。


第007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咸宁公安刑事技术建造提升打击犯罪战斗力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徐宏发等

内  容   刑事技术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侦查破案的前提和基础,在打击和预防犯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就我市公安刑事技术人员数量、工作数量、工作环境、现状成因作出探索。为稳定我市刑事技术队伍,解决刑事技术人员待遇及特殊人才紧缺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现有刑事技状况

1  人员数量

目前全市公安民警从事刑事技术在岗人员共计47人,市级10人,县级37人,占全市公安民警(2762)的比例仅为1.6%。部分专业已经青黄不接,个别专业已经出现断层和断代。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五条(四)款“每项司法鉴定业务必有三名以上鉴定人。”目前我市公安存在严重的刑事技术人员不足,除市公安局及通城县公安局外,通山、温泉、咸安、嘉鱼、赤壁、崇阳县公安局鉴定机构资质于今年已经全部被取消,形势非常严峻,执法活动严重障碍,执法活动面临重大质疑。全市仍需增加法医、痕迹、理化、声像等专业人员共计38人。

2  工作数量

据2013年-2016年数据统计,年均全市刑事技术部门勘查现场数为14000余起,提取手印痕迹850余份,足迹痕迹1500余份,生物检材微量物证痕迹65100余份,工具、枪支及其他物证痕迹740余件,利用生物检材、微量物证破案1100余起,利用指纹破案800余案,检验尸体2800余具。经现勘管理员数据分析,现勘技术员年人均工作量达到184起,按公安部规定人均工作量80-100起。

3  工作环境

3.1恶劣的工作环境,沉重的心理负担。工作条件艰苦,臭、脏、累、接触致癌物和不可知的病菌是常态,需要技术员经得住彻夜的寒冷和战得胜颤栗的恐惧的良好心态,为了查明案件真相,他们平日里更多的是默默地奔波在案发现场或埋头在实验室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奉献青春和智慧。刑事技术民警所从事和研究的一切都是实体(如:接触高腐尸体、甲醛、苯致癌物及有害气体等),但这些实体是让很多同行和普通群众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甚至闭口不提的恶心场景。自己闭口不提而脑海深处的触目难忘的画面渐渐至人冷血麻木。对现场的处置和样本的检验高度负责,如履薄冰。技术人员工作量大、要求高、责任重与待遇低、行政职级和职称待遇等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不匹配。即便超负荷工作、背负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奖励和报酬,导致对压力繁重的刑事技术工作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3.2  现场不可预测,处警即刻响应。工作时间、地点的不固定,有些专业因为人员少或专业的无可替代,长期处于待命状态,有如压缩的弹簧,精神高度紧张,出现职业性失眠,加之经常为了工作加班误餐甚至通宵勘查检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4  工作机制。

4.1“稻草式”的工作业绩缺乏激励,案件未破找技术当救命稻草,案破了不理技术这根草。刑事技术员犹如工地搬砖工,没有第一手材料何谈高楼大厦的建议再高明的设计师、建造师也是无米之炊。

4.1  技术队伍建设机制落后。由于队伍建设机制无保障,忽视对刑事技术这项刑侦基础工作的长期重视和不间断的投入,使刑事技术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技术员前景渺茫。其实刑事技术人员是“白衣判官”,很多冤假错案的纠正最终都离不开刑事技术提供的客观证据。

由此,造成全市公安刑事技术人员改行、辞职,人难招、人难留的局面,有史以来全市公安刑事技术人员能坚守在刑事技术岗位退休的不到3人,近几年我市先后有20人以上调动和辞职离开了刑事技术队伍。

二、对策和建议

1.切实加强对刑事技术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刑事技术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半年至少要听取一次刑事技术工作情况汇报,着力解决制约刑事技术发展的基础性、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等“瓶颈”问题,凝心聚力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刑事技术全面发展。加强刑事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刑事技术人才引入力度,同时多途径提高刑事技术人员待遇减少人才流失。将刑事技术工作纳入公安工作绩效考核。

2.完善保健津贴发放,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热情。营造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荣誉留人”的氛围。在增加刑事技术部门的人员编制的同时,解决好接触有毒有害物体的保健津贴待遇落到实处,保健津贴按三个等级发放,一级每月多少元,二级每月多少元,三级每月多少元,二年一调整,真正做到对刑事技术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如:2013年河南有好的先例)。

3.解决相应职级待遇。配齐配强刑事技术部门领导班子,真正把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年富力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组织能力的优秀刑事技术干部选拔到刑事技术部门领导岗位上来。刑事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人优先从专业技术人员中或从事过刑事科学技术的人员中选拔,其职级应相当于同级刑侦部门的职级。建议技术人员在技术岗位从业年限与职级待遇挂钩。对取得中级、副高、正高级资格或在岗从业年限给予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如:我省十堰、宜昌有先例)。对取得正高级职称并在刑事技术岗位上连续工作30年以上的享受正处级待遇,对取得副高级职称并在刑事技术岗位上连续工作25年以上的享受副处级待遇,对取得中级职称并在刑事技术岗位上连续工作25年以上的享受正科级待遇,对取得中级职称并在刑事技术岗位上连续工作20年以上的享受副科级待遇。(如:2012年哈尔滨、2013年四川有好的先例)

4.多途径实施年终奖励。各级公安机关在年终奖励时,应当将参与案件现场勘查、检验鉴定、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的刑事技术人员重点纳入奖励范围,对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刑事技术员,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有关规定,及时予以记功嘉奖;每年各县市对刑事技术员进行综合评审,按照突出贡献奖、科技标兵奖、忠诚服务奖3个类别进行表彰,分别记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同时对长期连续工作在有毒有害的刑事技术岗位上长达30年、25年、20年以上的技术民警分别推荐一次国级劳模、省级劳模、市级劳模荣誉称号。

由此,以激励后继技术人员坚守特殊岗位,干好本职工作。招得进,留得住,后继不断层不断后,让后继接班人能看到光明和前途。能稳定刑事技术队伍,提升打击犯罪战斗力。

 


第008号

 

标  题   关于批准设立潘家湾港区砂石集运中心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江建斌等

内  容   嘉鱼县潘家湾港区现有三个码头泊位,分别是潘家湾联乐一期码头、潘家湾防汛码头和潘家湾综合码头,均隶属于湖北联乐集团嘉鱼县潘家湾港埠装卸有限公司,现被交通主管部门明确为嘉鱼县规范提升码头之列。

潘家湾联乐一期码头是2004年前建成的,投资3600万元,年货物吞吐量100万吨。按照咸宁市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市联席办发[2017]15 号),已补办了相关手续,该码头可以正常运营。但因咸宁市自来水厂长江取水点暂未搬迁,根据嘉环指办[2017]43号文件精神,为保护饮用水源,潘家湾联乐一期码头于2017年6月10日关停至今。若取水点搬迁完毕,该码头可正常运营。

潘家湾防汛码头是1998年牌洲湾溃堤后,为确保四邑公堤安全渡汛,解决咸宁市防汛应急通道,市县政府在四邑公堤潘家湾地段兴建的一个防汛专用码头。该码头有省水利厅和市水务局批文,由联乐集团出资兴建,于2009年建成,投资8000多万元,年货物吞吐量200万吨。

嘉鱼县潘家湾港区联乐综合码头(原沥青码头)于2008年建成,投资6000多万元,年货物吞吐量 60万吨。

2016年3月,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工作开始,联乐集团公司三个码头属于规范提升码头。2017年5月,联乐集团公司与武汉伟特伦生态环境研究所和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对接,并签订了相关合同,已缴纳费用800多万元,按照码头建设程序补办相关手续。目前补办手续的15个专题报告中,已完成11个专题报告,另外有4 个专题报告(生态、环评、白鳍豚保护、岸线)正在审批过程中。

潘湾港区码头是咸宁市及周边县、市砂石材料水上运输重要通道,全市许多重大项目建设所需砂石材料长江运输均通过本港区实现。

鉴此,为充分保障我市重大项目、重要企业砂石材料长江运输正常,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特申请在潘湾港区码头设立砂石集运中心,解决我县及周边县(市)砂石长江运输问题。

 

 

 


第009号

 

标  题   关于新建中老年公共活动场地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邹美珍等

内  容   本人是温泉的长住人口,反映的问题是我们温泉城区没有一处中老年能消费得起,又能锻炼身体的地方,因后来还可以到老干部活动跳舞,现在涉及棚户区改造,再不好的场地都被拆迁了,所以大家活动习惯不好改变,特别是现在天气,广场舞也不能跳了,没场地。

如果能有个室内舞厅,天热、天冷都可得到锻炼该多好!

市民们老是点赞市领导给人们提供的一个人人都可享受的露天温泉,这就体现了资源共享,如能再提供一个晚上跳舞的大众舞厅就真好!市民们会非常感谢。

本人建议:原来老泉山宾馆,已空闲多年,那个场地如领导出面,协调出来,招租给大家办个活动场地跳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场地。

 

 

 


第010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咸宁城区公厕建设与管理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陈蕾等

内  容   公厕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很重要。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发布《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2018年至2020年再建旅游厕所6.4万座,实出厕所革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咸宁市正在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向建设国际生态城市迈进。为更好接待四方游客,提升旅游城市品位,进一步改善公共生活环境,咸宁城市区公共厕所的建设、合理设置及卫生管理问题,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1、公厕数量严重不足。我市大部分住宅小区内、商业街上及道路、街道边方便市民及游客的公共厕所很少。原有公厕拆除后,并未在原址建新公厕。由于缺少公厕,使得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出行不方便。

2、部分公厕硬件设施不完善。有些公厕没有标识,行人不易寻找;有些公厕没有照明设备,市民及游客晚上如厕十分不便;有些公厕损毁严重:有的门垮了,有的排水系统有故障等。

3、卫生管理不到位。一些景点、单位虽有公厕,但卫生条太差:特别是一些偏僻景点的公厕。脏、臭扑鼻。粪便满坑,使人难以入厕,粪便、尿液还可传播霍乱、痢疾,威胁居民和游客的身体健康。

4、男、女厕所比例失调。女性如厕的时间和频率均高于男性,但男女厕所往往是按1:1的比例建设,特别是人流较多的地方,女厕无法满足需要。

二、几点建议:

1、制定出台《咸宁城区公厕建设与管理规划》,对城区公共厕所的布局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建设,公厕的密度应根据人口流动情况而定,繁华街道应密一些,而人口流量较少的地方相对稀一些。

2、提高公厕建设水平。建设标准水冲式公厕,努力达到星级标准,做到标志清楚,体现一厕一景;并融入一定的文明建设内容,提升公厕品位。

3、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管理。配备专人清扫、维护,大小便池要随时冲洗,并及时清扫厕所内纸篓垃圾,保持洗手池、地面大小便池的清洁干净,做到无积水、无尿碱、无污物、无异味,并保持厕所内空气畅通。还要定期进行检查,禁止在厕所里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核、纸屑等废弃物。凡是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处罚和纠正,确保入厕卫生和居民、游客身体健康。

4、加强公厕设施的管理维修。对城区现有设施不完善的公厕,要认真改进,配齐设施,确保每个厕所内照明灯、水龙头、门窗、排水系统等完好。

5、鼓励开放单位公厕。餐厅、超市、加油站、企业单位的内部厕所也可对外开放,可在开放公厕的单位门口挂牌“内有公厕”,可提醒过往行人。另外,政府可以考虑对开放内部厕所的单位给予适当的扶持和补助,减免卫生费用。

6、加强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文明卫生意识,倡导做文明市民、环保市民。

7、部分公厕(社区公厕)可适当收费,既可加强对公厕的管理,又可解决管理经费、水电费短缺的问题,还可增加就业岗位,可谓一举多得。


第011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对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监管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阚娟等

内  容   城市是由小区组成的,小区是城市的窗口和人民群众的家园。近年来,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给和谐社会创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解决好物业管理问题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体现着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城市品味。

一、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深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物权法》、《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严重缺失,导致物业服务活动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十分突出。

2.物业管理的体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一是部门配合不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推诿扯皮,都不履职,都不担责。二是社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是居委会的组建和运转不规范。

3.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房屋综合验收留下的隐患。开发商在建设阶段产生众多质量问题未得到解决。有些职能部门在验收时把关不严,问题遗留给物业服务企业,久久不能解决。二是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及准入存在重大瑕疵。由于小区物业服务有利可图,部门开发商售楼完成后拒不撤离,自建自管,甚至将小区物业服务违规外包牟利。也有部门不符合资质要求,服务水平差的企业趁乱占据小区物业,不服务,只敛财。个别物业企业甚至勾结黑恶势力,霸占小区、圈养业主、鱼肉群众、无恶不作。(可到实处核查民情:尚书名府小区,共750户)

4.整个碧桂园小区,主干道的路灯问题到底归属于谁来监管,严重影响小区,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对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监管的几点建议

1.健全制度,加强对开发商和物业服务业的管理。一是加强对开发商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的监管。二是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

2.规范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一是对物业服务企业入驻小区要严格按条例招标,把口入关。对开发商拒不撤离,物业服务企业非法入驻,物业服务企业严重侵害业主权益的要严肃查处,责令整改。二是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创先争优,做强做大,提供优质服务,对服务素质差的企业要取消资质,予以淘汰。

3.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一是要明确房管局为城市小区物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切实履职。二是发挥街道办事处及各个城市社区综合管理职能,属地管理,综合协调。三是规划、公安、环保、工商、城管等各个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发力,齐抓共管。四是用好维修基金,加大对问题突出小区的维修力度,避免矛盾激化。

4.加强宣传,让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宣传工作应由房管局和社区共同负责。一是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整体行业的宣传,促进其依法从业、优质服务、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广大业主的宣传,培养群众的消费观念、契约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其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和服务,合法维权。


第012号

 

标  题   关于对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朱晓明等

内  容  

一、案由和案据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老年社会保障工作,制定出台了很多养老的政策和福利,得到人民群众高度赞誉。但由于我国目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比较突出与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逐渐减退,一些住在老旧住房中的老年人,“上下楼难”成了不可避免的民生问题。我市一些住在多层住房中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也多次反映了上下楼困难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深圳、广州、南京、青岛、厦门、武汉等地都相继出台了关于对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的政策和措施,并推广了这项工作。在欧洲发达国家,如瑞典早就在1983年就启动了对约30万幢公寓进行大修、改造和翻建的10年规划,英国、德国、芬兰等国家,也都开展了包括加装电梯在内的旧房改造。

二、方案

为了加快我市宜居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既有多层住房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质,方便居民生活,特别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解决我市城区老年人“上下楼难”的民生问题。现就我市城区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提出方案如下:

(一)组织开展调研。建议由市政府牵头,联合市住建、规划、国土、质监、消防、房地产等部门和咸安区政府组织调研,组织物业管理企业、业委会和业主代表等座谈,了解社会需求,必要时赴外地考察,借鉴外地经验,形成《咸宁市市区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调研报告》,为我市加装电梯提供决策参考。

(二)尽快启动试点。对建筑质量较好、配套设施齐全的老旧多层住宅区(未列入棚改区范围的老旧住宅区、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的老旧住宅区、未列入拆迁范围的老旧住宅区)进行加装电梯试点,制定进行加装电梯工作方案。温泉、永安、浮山街道办事处各选取1-2个住宅区进行试点。各责任单位安排专门科室专人具体负责试点工作,为有加装意愿的小区业主提供相关扶持。

住建、规划、国土、质监、消防、房地产等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能分工,按照简化、便民、高效的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切实做好电梯加装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咸安区各街道和社区组织要积极做好居民的政策宣传和协调工作。原房屋开发企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既有多层住房的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应予以协助、支持。

(三)出台实施意见。在试点的基础上,建议尽快出台《咸宁市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对既有多层住房加装电梯的主体、加装电梯的条件、加装费用的筹集、申请报建的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为业主申请加装电梯提供政策支持。并明确支持政策。在原有小区用地范围内加装电梯的,加装电梯后新增面积为加装范围内全体业主共有,不予按房屋办理不动产登记,容积率增加部分不再征收地价款,免于补缴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其他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可根据财力情况对特殊困难家庭给予适当补助,或增设政府补贴,或使用房屋维修基金。

(四)开辟绿色通道。在办理施工许可方面,在业主取得加装电梯的建设工程规划批复后,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办理施工报建和竣工验收相关手续。

对符合条件、愿意加装的楼栋,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包括设计、办证、实施等方面的扶持。

(五)推进加装工作。有意愿的小区可由所在的业主委员会牵头,征求住户意见,对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等具体操作细节与住户协商,按楼层比例支付相关费用。

市区有关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对有意愿加装电梯的既有住宅小区业委会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并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协助业主尽快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六)加强装后管理。电梯安装、日常运行费用的收支由所在的业委会和楼栋小组共同监管,定期公布。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其日常维护和保养费用主要来源于物业服务费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要根据物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收支情况,此外物业服务企业采用酬金制方式收取物业服务费的,应当按季度公布物业服务费收支情况。

电梯改造服务范围内全体产权所有人应当遵守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制定的电梯使用、维护和管理办法。

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配备持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

市区有关主管部门对加装电梯的住宅小区加强指导,协助业主监管好相关费用的收支,督促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做好电梯维保工作,保障电梯使用安全。

也可委托社会组织组建专业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加装电梯的统一管理,以便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落实,也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易扯皮问题的发生,也可有效的对电梯安装、使用进行管理,切实为居民做好服务。

 


第013号

 

标  题   关于筹建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张颖等

内  容  

一、筹建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必要性

(一)我国老年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6.4%,达到了2.3亿。预测未来20年,我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将以1000万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化的快速推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接近2400万,占整个老龄人口的10%。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空巢老人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城市有54%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而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近几年农村空巢老人比例也接近半数。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的健康养老业面临严峻挑战,积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发展就成了“健康中国”战略的迫切要求。

(二)我国康养产业现状

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尚处于朝阳产业的初期开发状态。目前,泰康之家、万怡医养、国寿嘉园、保利健康、太申祥和颐养等10多家较大的集团公司在国内一线城市专注健康养老产业,其他规模较小的健康养老产业也在二三线城市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健康养老产业现状与老龄化水平很不匹配,供给与需求相差极大。从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来看,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构养老床位数为620.7万张,千名老人床位仅27张,跟国际标准“千名老人50张床位”有较大差距。在健康养老服务人员方面,目前我国各类健康养老服务机构所有从业人员只有29万人,而符合从业资格的仅4万人。初步估算我国需要1000万养老服务人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数得增至35-45张,全国养老机构养老、居家社会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将为从业人员提供10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健康养老产业生机勃勃,大有可为。

(三)我国高校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平均年龄50岁左右,而这类人员80%以上来自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困难家庭,受专业培训和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人社、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可是,全国现在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健康养老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2016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专业名单中,仅有29所本科院校新增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另外,我国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也不足30所(湖北省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一所),中职院校25所(湖北省仅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一所),全国每年总计招生为2500人左右。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必须有专业人才支撑,然而当前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因此健康养老产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借力职业院校才能落地生根。

二、筹建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可行性

(一)原咸宁卫校具备等建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基础

原咸宁卫生学校建校于1972年,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中残联康复人才培养湖北基地。为优化咸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11年9月,咸宁市政府以咸宁卫生学校为龙头整合城区八所中职学校,按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高规格、高起点规划,组建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原咸宁卫生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整体提升,已具备了承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条件,特别是该校1972年办学之初就开办的护理、床复、助产、中医、药剂、检验、农村医学等传统医技类专业均建成了湖北省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对于康养产业来说,其人才培养的体系主要就是针对半自理、非自理等老年群体养老刚需市场提供服务和管理的人才,其专业发展方向必然是偏医疗、重康复、护理、中医、保健、养生、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照护服务。建校45年来,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积累了高等医学康养专业的办学经验,已具有从事高职康养类专业教育的实力和条件。

(二)办学定位

新筹建的“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满足全国健康养老产业需求的老年护理、康复、中医、保健、养生、健康管理、心理与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兼顾培养相应专业的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技能人才,为全国康养产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撑证。

(三)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以老年康复和护理为主,拟设康复、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卫生健廉、健康管理等7个专科专业以及相应的中职专业。

三、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筹建后愿景及规划

(一)总体目标

学院将以立足湖北,辐射华中、服务全国,致力于培养康养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每年争取高职招生计划2000人,力争高职办学规模达6000人以上。学院将以45年医学护理办学经验为依托,逐步使专业设置扩展到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养生、休闲体育、旅游康养等与健康养生养老相关的专业,致力于为蓬勃发展的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院校创新

筹建湖北康养职业学院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抢占康养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制高点的新举措;同时新筹建的湖北康养职业学院填补了国内尚无专门培养康养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空白。湖北省目前设置有高职院校60余所,涉及了许多产业,但目前尚无一所专门培养康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这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有卫生(护理)职业学院的情形不大相同,有的省份甚至拥有两所以上卫生(护理)职业学院。湖北是教育资源大省,但如何在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创办湖北康养职业学院就是典型的补短板,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养老产业人才需求的短板。

(三)社会贡献

按学院每年招生计划2000人计,学校每年可为社会培养康养高技能人才数以千计,为中国康养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在校生将从2000人起步,三年后在校生规模快速达到6000人以上,这将为咸宁地方消费市场的扩大带来拉动作用,也会为咸宁城镇化进程带来快速发展机遇。湖北康养职业学院的建成,将为咸宁的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更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康养事业发展创建示范区。

(四)其他

学院办学层次现申报为“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待将来条件成熟后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将主动创新办学模式和机制,认真研究国家、省相关政策文件,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和帮助,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办法,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努力打造康养教育知名品牌,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效应,推动建设集“养、学、游”于一体的温泉特色小镇,充分展示咸宁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成效。


第014号

 

标  题   关于加大因病致贫贫困户中慢性病保障力度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何琼珍等

内  容   “打好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各级各地围绕健康扶贫工程,探索实施了一些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的举措,因病致贫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其中慢性病患者的保障力度还有待加强。

以咸安区为例,咸安区辖13个乡镇办(场),全总人口6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8万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925户46729人,其中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8097户23345人,占50.84%。 慢性病贫困户5130户5582人,慢性病占因病致贫户的63.4%。据调查,一般慢性病和重症慢性病仅吃药每月就需要300元到11000元左右,一年的费用相当于高,且慢病患者大多自身无劳动能力,甚至需要人照看,大多这样的家庭都缺乏劳动力,慢性病给一个家庭造成重大负担可见一斑。但目前慢性病保障水平不高,主要是,(1)享受门诊慢性病补助比例过低。调查中2户慢性病就有1户未享受慢性病补助。全区贫困户中的慢性病有5582人,仅2205名扶贫对象纳入门诊重症慢性病管理,占39.5%。据统计,咸安区2017年要求出列的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患有慢性病有503人,其中享受门诊慢性病补助政策的73人,仅占14.5%。未享受门诊慢性病补助政策的430人中有156人有诊疗记录,有274人无诊疗记录。(2)慢性病补助水平不高。按等级每人每年从1000元至3000元不等,2018年后,慢性病最后补助提高到5100元,但也只是少数人得到高等级的补助,因为慢性病的门诊基金没有增加,不可能全覆盖、高水平的享受慢性病补助。(3)门诊慢性病基金比例较低。门诊基金占医保基金总额的20%,而门诊慢性病占门诊基金的比例不到30%,用于门诊慢性病的基金过少。造成的原因是:一是病种限制,导致部分长期患其它慢性病患者不能享受补贴;二是审批门槛较高,需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报告,而很多慢性病贫困户无钱去做检查;三是两种及以上慢性病患者只能就高享受一种,补贴不足以支付用药支出;四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到位,少数慢性病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相关政策,没有保留相关诊疗资料,导致没有申报或无法申报。

一个家庭有一人慢病,除了医疗费用外,还需营养跟上调节身体,但这些家庭因劳动力缺失而收入来源不足,往往是尽量减少治疗甚至不治疗慢慢拖,更谈不上加强营养。因此需要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因病致贫中慢性病的保障力度,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长期性。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乡村基层部门要千方百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户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医疗补助政策,不能让好的政策停留在文件上,要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调整充实门诊基金,提高慢性病保障水平。科学合理地调整医疗基金的分配比例,加大门诊基金的支出,特别是慢性病基本治疗费用的保障力度。在基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财政应注入资金,建立贫困户慢性病门诊用药基金,提高慢性病保障水平,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慢性病患者应补尽补,切实保障贫困户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治疗药物。

(三)降低贫困户慢性病的认定门槛,减化评定手续。在没有住院治疗或县级医院诊断意见书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医疗专家评审,病情确实符合条件的就可享受相关慢性病补助政策。

(四)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患多种慢病的患者可叠加享受多种慢性病门诊补贴资金,切实降低慢病患者的用药负担。


第015号

 

标  题   关于请求将咸宁(通山)至九江(武宁)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议案(转建议)

建议人   张献华等

内  容   咸宁(通山)至九江(武宁)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咸九高速”)北连京珠高速、南连大广、永武高速。项目起于通山县南林桥镇,接已建成的咸通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经通山县南林桥镇、厦铺镇、闯王镇、九宫山镇及江西省武宁县乐安林场,止于武宁县澧溪镇,接已建成的大广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63.9公里,其中咸宁段44.5公里,拟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投资估算金额62.97亿元。

修建咸九高速公路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必要之举。一是完善鄂赣省际路网结构的需要。规划的咸九高速公路北连京珠高速,南接江西永武高速,项目建成后,可将幕阜山片区直接连通起来,实现高效的联系和转换,对于提高整个路网的运营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鄂赣革命老区交通出行条件,促进赣西北、鄂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推进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需要。幕阜山位于湘鄂赣三省连接处,横跨鄂东南、湘东北、赣西北边界地区20多个县,核心区域共涉及我市通山、崇阳、通城三县及黄石市阳新县。幕阜山片区还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等同于大别山、秦巴山、武夷山等四大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咸宁市南三县地处省际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核心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交通瓶颈制约问题特别突出。咸九高速修建,能有效促进幕阜山片区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当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步伐。三是实现区域地区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需要。咸宁市通山县、崇阳县和九江市武宁县、修水县地处鄂赣边界,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重点区域。咸九高速修建,可促进当地区域旅游特色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快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咸九高速公路已纳入《湖北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我县已经组织开展前期工作。鉴于咸九高速公路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议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报告,争取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支持将咸九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并将咸九高速列入咸宁市2018年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第016号

 

标  题   关于将湖北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旧厂房保留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议

建议人   王胜弘

内  容   近年来,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三大产业成为我市换道超越引领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大引擎。坚持大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依托咸宁特色资源禀赋、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重点发展文化制造、文化休闲、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主导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势必会推动咸宁文化繁荣发展,打响“香城泉都”特色文化品牌。

湖北煤矿机械厂(简称省煤机)是我市一家老工业企业,它的历史发展变迁见证了咸宁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依托现有旧厂房等“工业遗存”,将其打造成集“文创艺术产业、创意孵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工业转型示范小镇——咸宁煤机小镇,对保存咸宁城市记忆、塑造咸宁独特城市形象、打造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不失为一条好路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意义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定义,文化产业园区就是“进行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企业和行业集聚及相关产业链汇聚,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区域”。文化产业园要像物质一样能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人们参观之后能形成和保留园区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文化园区的活动、风格、形象。文化产业园区意义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有历史和发展意义、园区身份和形象及知识性、环境意识等方面。

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已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推动城市现代化转型、活跃城市文化圈、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保留城市文脉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市没有一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一个具有咸宁特色符号的文化产业园区对于我市依托园区集聚各类文化生产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倾斜、人才向园区汇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助推我市旅游的快速腾飞。

    二、省、市文化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一)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

该园选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老印刷厂,系排名前十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改建后的园区保留了老厂房厚重的砖墙、挑高的空间、纵横交错的管道。最引人瞩目的,是曾用来传递报刊的一个个巨大的红色出报筒,凸显出园区浓郁的设计风格。园区门口两座巨大雕塑《报业飞天》高12米,以镂空透雕、弧面曲线相互穿插形成轻盈向上的飞天形象,飞天人物一手挥动羽翼,一手托起报纸,展示现代传媒人敢于担当、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产业园的名称“181”不仅来源于门牌号,还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两个“1”代表着文化和产业,“8”象征着无穷大,园区通过创造性的经营将文化和产业有机结合,产生无穷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楚天181是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为主体”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了CCTV华中地区应急制播平台、《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环球时报湖北站、腾讯大楚网、美嘉购物等国内知名媒体,以及艺术设计、文化演出及商业配套企业40余家。园区二期工程将建设内庭创意集市、创意大厦。

(二)汉阳造创意产业园

汉阳创意产业园在武汉市晴川龟北路片区,它是将原824厂的工业老厂房进行重新定位、设计、规划、改造和经营,打造成为文化产业孵化区、知名企业聚集区和特色文化包容区,整旧如旧、腾笼换鸟,既保护了工业遗产,又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共赢的理想追求,从而实现“汉阳制造”向“汉阳创造”华丽转身的理想目标。园区既保留了汉阳老工业基地的原味,又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创意特色,使其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园区一期占地9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有厂房60余栋,已成功引进了广告创意、影视制作、艺术设计、新媒体等四大产业8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园区企业入驻率达100%。

(三)襄阳市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

该项目原址为始建于1958年的襄樊市第一针织厂,为响应国家及襄阳市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废为宝,发挥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改造建设。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8亩,改造后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园区由五栋老旧工业厂房改建而成,园区规划70%面积为创意办公,30%为配套商业,是集“时尚创意展”、“loft创意办公空间”、“企业孵化”、“产业信息交流”、“人才培训”、“企业服务”、“创意商业集市”几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再生型产业园区。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尚精神,又实现产业建筑文化的延续。建成后容纳企业约100家,员工约1500名,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成为襄阳独特的创意园区品牌及名片。

    三、打造咸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咸宁煤机小镇的思路

湖北煤矿机械厂(简称省煤机)旧厂房位于咸宁市咸安区长安大道27号,1970年10月由河北张家口煤矿机械厂战略分迁至湖北咸宁。该厂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2009年11月企业改制,更名为湖北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含旧厂房车间、办公楼、食堂、礼堂、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占地260余亩。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9号)中“鼓励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演艺、会展等产业”的要求,可充分利用该厂区现有资源,变废为宝,利用老厂区、老厂房原有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将厂房的高大空间、框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把现有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展馆博览区、艺术公园体验区、工业艺术街区、新型产业孵化区,将其打造成集“文创艺术产业、创意孵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工业转型示范小镇——咸宁煤机小镇。

咸宁煤机小镇项目,可通过专业团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邀请从事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服务产业的国内外中小型企业、个人工作室为主要进驻对象,预计可以容纳100余家相关企业和1000余创业人才,打造低耗能、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的全新型创意服务产业孵化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咸宁要素聚集和政策落地的平台和载体、咸宁城市文化的独特名片。

四、相关建议

1、将湖北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旧厂房作为文化创意园区用地予以保留,并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予以重新定位和科学规划,而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另起炉灶,为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预留一部分空间。

2、引进具备资本运作、项目运营资源及能力的资本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专业化的策划管理将旧厂房进行改造。

3、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邀请从事艺术设计、新媒体、科技研发、现代服务产业的国内外中小型企业、个人工作室进驻园区,成为文化创意企业的集聚区。

 

 

 


第017号

 

标  题   关于妥善解决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遗留问题促进300万吨包装纸项目筹建工作的建议

建议人   王佳兴

内  容   2012年2月,咸宁市人民政府与湖北德力纸业有限公司签定了《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资协议》和《合作建设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协议》;赤壁市人民政府与湖北德力纸业有限公司签定了《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资补充协议》。就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和配套原料林基地建设的相关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根据协议,在赤壁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德力纸业完成了项目环评所需的相关专题报告申报及核准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源评价报告》、《建设用地压覆资源评价报告》、《地质灾害评价报告》、《尾水生态净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温排水扩散数值模拟报告》、《污水排放模拟实验报告》、《陆水河床勘察报告》、《项目对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等专业性支撑报告,全部通过了专家评审并取得了专项报告批复文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呈报湖北省环保厅审批。

与此同时,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方依据《合作建设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协议》的有关要求,流转了26.4万亩林地到公司名下。

但是,在国家对长江实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的背景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批受阻,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被迫停止。

此后,赤壁市市委、市政府多次与投资方协商,投资方同意在因国家政策调整而导致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遗留的林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调整为包装纸项目。调整后的项目属于资源循环利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湖北省造纸工业发展规划。项目规模为年产包装纸300万吨,总投资120 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约135亿元,利税约30亿元,项目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咸宁市市委、市政府对项目调整十分重视,于2017年5月3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了有关工作,会后形成《关于加快推进湖北德力纸业有限公司包装纸项目落地及建设的专题会议纪要》。《会议纪要》中就湖北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退转问题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其中方案一:要求咸宁市林业局迅速寻找并引进有实力的造林公司作为承接对象,按市场的办法和规则进行合作洽谈,将已流转到咸宁晨鸣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名下的26.4万亩林地的经营权证予以转让,由承接方承担前期咸宁晨鸣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咸宁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投入的资金和财务成本;方案二:由咸宁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投融资公司负责统一收回流转到咸宁晨鸣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名下的26.4万亩林地,并负责解决好欠付农户租金及流转林地纠纷等问题,同时统筹解决前期咸宁晨鸣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金等费用。

根据会议纪要,赤壁市政府于2017年6月16日与投资方签定了《300万吨包装纸项目投资协议书》。

为加快落实会议纪要部署的工作,进一步支持投资方在赤壁市投资建设年产300万吨包装纸项目,建议由咸宁市政府牵头,迅速组建工作专班,落实会议纪要精神,使德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调整后的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促进项目早日建成。

 

 


第018号

 

标  题   关于改善十六潭公园水质状况的建议

建议人   范伟才等

内  容   十六潭公园位于市主城区中心地带,面积约1229亩,其中水面面积约266亩,是市中心城区的“绿心”所在地,也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但有市民反映,目前十六潭公园几个池塘的水质不容乐观,有时会发出恶臭,严重影响游人的观感。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十六潭公园池塘存在投料养鱼情况,路亚垂钓池塘、书画院池塘、记忆馆池塘均为劣Ⅴ类水质,改善十六潭公园水质状况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增强改善十六潭公园水质状况的紧迫感。十六潭公园是咸宁市区的绿肺,水质状况不佳严重影响市民观感和城市形象,必须下大力气治理。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做到明确责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十六潭公园水质状况。

    二、理顺监管机制。十六潭公园共有13个池塘,目前当地村民管理3个,十六潭公园管理6个,市城发集团管理4个,由于多头管理,形成不了有效合力。建议把村里的池塘征收,由十六潭公园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监管。

    三、加强水质治理。目前十六潭公园池塘存在投料养鱼情况,投放饲料中的氮、磷和有机质,一部分被鱼利用通过捕捞带出水体,大部分沉入底泥,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沉入底泥的饲料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大量还原物质,不断向水体释放氮、磷,使水体受到污染。因此必须禁止投料养鱼,还要在枯水期对受污染的池塘进行清淤、消毒。自然放养适量的白鲢鱼等滤食性鱼类,种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

四、完善长远措施。目前十六潭公园所有池塘均为死水,路亚垂钓池塘、书画院池塘、记忆馆池塘均为劣Ⅴ类水质,自净能力较差。建议实施水循环工程,连通十六潭公园所有池塘形成水路循环,达到流水不腐、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十六潭公园补水,引入淦河水,加强与水利部门的沟通,在南川水库放水的时候对十六潭公园进行补水,大力整治淦河水质,确保十六潭公园源头水水质较好。还可想办法收集雨水进行补水。

 


第019号

 

标  题   关于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建议

建议人   李卫兵

内  容   野生植物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地处鄂东南山区,境内山岭众多,植被茂盛,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是湖北省重要的绿色宝库和生态屏障,今年更是在全省率先成为全国第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类活动对山区的影响在增加,原来的山区宁静不再,部分野生植物资源也受到人为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进山采挖树木根蔸作为盆景造型,二是采挖野生中药材进行移裁或售卖,三是采摘野生猕猴核、野樱桃等野果毁坏林木。近几年来,我市山区各处都有这些情况发生,部分地方还比较严重,进山乱采乱挖的人有时甚至成群结队,大部分山上的名贵野生林木、中药村等几乎绝迹,特别是紫藏、黄精、白芨等更是罕见,对我市生态环境和绿色崛起战略实施造成严重影响,对种质资源保护和物种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也对成宁打造修养城市、实施中部绿都战略极为不利。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遇制破坏野生植物资源行为,建议:

一、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和相关知识培训,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普查,制定保护规划,并依据法律法规和职责落实保护措施,根据具体

三、加大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工作的投入,支持相关职能部

门配备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和工作经费,增强保护能力。

四、市人大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开展地方立法前期研究,争

取近几年内完成相关立法工作。


第020号

 

标  题   关于推进咸宁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建议

建议人   曾维艳等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为了使我市迅速顺应时代要求,稳步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和精神,让家长知晓,让学生知晓,让全社会重视。

二、增加高中、中职容量。我市现有普通高中23所,容量40609人;中职7所,容量18693人。高中和中职总容量59302人,而2017年秋季全市初一年级31891人,初二年级29096人,初三年级25840人,总计86827人。2020年,全市高中和中职容量缺额27525人,且入学人数还呈上升趋势。以崇阳为例,现有公办高中一所,民办高中两所,中职一所,一个年级可容纳3050人,而2020年秋季高中入学达到5356人,到时候单崇阳县尚有2306人无处就读。而且从2018年开始,国家实行高考改革,新高考采用小班制,控制在56人以下。为此,全市迫切需要增办高中、中职学校,并建议中职学校整合优质资源,集中办学,南三县集中在崇阳县,北三县集中在温泉。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完善招聘引进机制。从2018年开始,有计划招聘引进优秀师范生,储备教育教学人才。

2、加强业务培训。对全市教师队伍有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3、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4、增加师资班。在中职学校增加师资班,满足开放二胎政策之后入学人数的增加而造成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教师缺额的需求。

四、提高办学质量。

1、新高考研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案。新高考将牵动成千上万家庭,职能部门应认真面对,做好新高考研究工作。

2、初高中衔接研究。现有初高中教材之间有一定的知识跨度,怎样让初中生平稳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初高中衔接研究工作。

3、高中与大学衔接研究,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让高中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走向,有必要加强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研究工作。

4、规范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现在高中基本上成立了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应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起到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

5、自主招生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五、规范办学行为。

1、招生工作。第一,规范中考招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后,全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流到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第二,规范高考招生。新高考实施后,高校自主招生的面更宽,方式更灵活,全市应根据新高考的相关变化规范高考招生工作。

2、课程开设。新高考改革实行走班制,全市应规范课程开设相关工作。

3、作息时间。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应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以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过渡阶段的经费问题。

1、健全高中阶段教师工资待遇的保证机制。

2、债务化解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公办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债务,政府应该在过渡阶段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帮助学校化解债务。

七、校长队伍建设。

形成“1(鄂高)+6(县市区一中)”办学联合体,规范办学评价机制,科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教科研团队,实行校长交流制、聘任制、年薪制、职责制,校长由市教育局任命,在全市范围内交流。


第021号

 

标  题   关于出台二孩优惠政策的建议

建议人   邓红霞

内  容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经济压力因素让很多家庭不能如愿生育二孩,要使全面二孩政策落实到实处,就要减轻育龄夫妇生养孩子的经济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生得起、养得起、养得好孩子。生育的孩子不仅是家庭人,更是国家人,养育下一代不仅仅是家庭、父母的事情而是国家,是政府,全社会都应该承担的责任,政府有必要考虑出台生育二孩的优惠政策鼓励生育。

建议如下:

1、将生育二孩妇女的假期从现在的128天延长到180天,以利于母乳喂养;

2、对二孩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减免生育一条龙检查费用,补助二孩在2岁半前的奶粉钱以及孩子的看护费;

3、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以降低家庭养育成本。

全面二孩政策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适当调整政策,全面完善配套制度,建立“生育绿色通道”和“生二孩光荣”的社会氛围。


第022号

 

标  题   关于对符合生育政策并已缴纳生育险的家庭发放生育津贴和护理津贴的建议

建议人   邓红霞

内  容   国家实施生育保险政策的目的,就是保障职工在按政策生育期间能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咸宁市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咸政规【2017】2号文件第十三条规定:“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及其他费用”。

建议:对符合生育政策并已缴纳生育险生育小孩的家庭,除在生育、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在岗工资及福利待遇外,将生育津贴和护理津贴作为生育福利发放给职工本人。

这样既可提高单位缴纳生育保险的积极性,又可让职工减轻生养孩子的经济负担,鼓励生育,受惠于民。生育的孩子不仅是家庭人,更是国家人,养育下一代不仅仅是家庭、父母的事情,也是政府、全社会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023号

 

标  题   关于提升退职村干部待遇的建议

建议人   吴雄文

内  容   村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者,是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发展的组织者。村干部作为农村的最基层干部,面临着发展经济、信访维稳、计划生育、防汛抗旱、社会治安、农村卫生等压力,农村的大事小情,样样都离不开村干部。身处基层第一线,工作环境艰苦,任务重、难度大、压力大,在职村干部还尚有一份工资及相关待遇,但许多村干部在卸任后,相关政策待遇却不高,有的甚至生活过得相当困难,主要表现为:

1、生活补贴不高。退职村干部普遍反映,近几年,党和国家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在农村困难户、残疾人、五保户、遗属补助和定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而退职村干部这一群体客观上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目前,根据省里的相关政策,连续任主职5-10年,加上副职共满15年的,生活补贴标准为800元/年,任主职10—20年的,生活补贴标准为2000元/年,任主职20—30年的,生活补贴标准为2200元/年,任主职30年及30年以上的,生活补贴标准为2400元/年。而现在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每人有8160元/年的补助,由此可见,退职村干部的生活补助低于五保户。一些退职村干部感慨:“跑千家、走万户,退职不如五保户”。

2.身体状况普遍较差。最基层和第一线,面对面地与群众打交道,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强度大,导致他们生活无规律。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前,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和各项建设,村干部常常是起早贪黑,过度的劳累对他们的身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退职退休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和疾患也逐步显现出来,且大多都是一些慢性病、多发病,甚至是晚期绝症。家庭条件好的还可以及时得到治疗,条件差的只能是听天由命。许多退职村干部都说:“一年到头拼命干,生老病死无人管,让他们感到心寒”。

3、社会保障缺失。由于原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退职村干部几乎都没有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再加上本身政策方面的补助少,许多退职村干部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

针对离退职村干部的现状和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退职村干部定补标准。在现行生活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建议连续任职25年以上的,每月享受现任同级村干部工资;连续任职21—25年的,每月享受现任同级村干部工资的80%;连续任职11—20年的,每月享受现任同级村干部工资的60%;连续任职4—10年的,按照现任同级村干部工资标准,累积年限,一年一个月工资,一次性发放。补助资金由县、乡镇按比例共同筹措,同级财政实行专款专户专用。

(二)统筹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一是采取“区别对象,划分标准,分步实施,有先有后”的方案,与城市下岗工人一样,让离退职村干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于符合“五保”条件的老干部,可动员到福利院集中供养;对于生活确实困难、健康状况差的老干部,民政救济可适当倾斜。二是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以乡镇为单位,按农村养老所必需的生活开支为投保标准,采取个人、财政按一定比例承担保险金的办法,实行统一逐年投保。对按有关政策规定不能办理养老保险的村“三职”干部,特别是离退、待退对象,分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补贴标准由相关部门据实制定,补贴资金由县(区)、乡镇按7:3或酌情按8:2的比例负担。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整体联动,切实兑现离退职村干部待遇的各项政策,确保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为。

(三)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关爱。将身体健康、德高望重的退职村社干部纳入村监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让他们有归属感;邀请他们参加镇、村两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让他们有成就感;聘请他们作民情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作风行风监督员、工作参谋员,让他们有作为感。同时,实行“定期登门拜访”制度,定期到退职干部家中征求意见,交流情感,倾听所求,并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第024号

 

标  题   关于强化乡镇行政执法权的建议

建议人   毛俊祥

内  容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乡镇政府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最经常,面对的行政执法工作最具体,头绪多、事情杂、任务重。因此,切实抓好乡镇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乡镇政府以往在农村具有很高的权威。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政府机构设置、职能设定的变更和相关立法的滞后,乡镇政府的权威在农村受到严峻的挑战。乡镇逐步演化成一个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的政府,被人戏称为“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

当前,乡镇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乡镇执法存在权责脱节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责不匹配,或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通俗地说就是:“管得到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管不到”,而乡镇政府又必须为其辖区内的所有事物“负总责”,这是典型的权力与责任脱节、管理与监督缺位、职责与职能错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所应当发挥的基本功能。二是乡镇执法性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目前,虽然乡镇执法在维护本辖区的秩序与安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乡镇执法权利大部分来自于县级各个部门的委托。往往授予乡镇很小的行政执法权(目前,我县只有安全生产工作授予了乡镇部分执法权)。三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目前,乡镇有执法权的主要为国土、城建等部门,但多数执法人员原来从事执法工作属“半路出家”,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及相关的执法技能,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懂执法、不会执法、不善执法和不敢执法的现象。四是行政执法经费短缺,制约了执法的深入开展。乡镇执法量大、面广,牵扯基层各个方面,需要大量的办案经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乡镇财政并不能保证执法办案必需经费。

工作建议: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优化乡镇行政执法环境。二是完善行政执法权力配置,赋予乡镇行政执法权。三是理顺财政管理机制,加强乡镇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四是规范管理,加强乡镇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第025号

 

标  题   关于加强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的建议

建议人   陈志明

内  容   近年来,结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市委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造生态绿色城市”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随着全市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并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亟待改善,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

存在的问题:

1.农村饮用水源地安全受到威胁。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的无组织排放和治理不到位。

2.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生活垃圾由可被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和玻璃瓶等,成分复杂,可利用率低。而大部分农村地区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环境污染加剧。还有由于农村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大量产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情况令人担忧。

3.非环保的开发造成的污染。一些农村地区大量开矿、挖河取沙、毁垦殖、围湖造田、毁林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4.乡镇没有环保执法权。乡镇政府普遍存在权力与责任脱节、管理与监督缺位、职责和职能不清等问题,“看得见,管不着”、“有责任、无权力”成为基层执法监管权限缺位的真实写照,对辖区内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企业或个人,乡镇政府没有执法权,待乡镇上报县相关职能单位后,才能对其进行处罚、打击,容易造成执法滞后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原因主要的有两点,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以及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目前,涉及农村环保工作的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卫生、建设及环保等部门,职能各有侧重,缺乏统筹规划协调和监督管理。

几点建议:

切实推进全市农村环保工作,实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农村环保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综合推进的思路,从农村环保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经费投入,加大农村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改厕、改水及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针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较大,而镇、村无力投入,社会资本因回报率低不愿投入的实际,应按照市县财政扶持、地方配套、镇村自筹的思路,采取农民出一点、乡镇财政拿一点、市县级财政投一点的方式,增加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各地要根据当地污染物排放成分和经济条件,推广使用成本低、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最大限度节省投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生态厕所,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2.完善法规建设。县和乡镇应制订以保护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具体政策和乡规民约,如规范农村环境卫生、住宅用地、保护水质、集中污水处理的政策法规等等,以法治污,法治从严从重,并组织有关部门落实贯彻执行和监督,有关监督部门应进行不定期抽查,严查深究污染土壤、水质、破坏森林与植被等行为者的责任,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做到防微杜渐。

3.堵住污染源头。采取必要措施(如农村红白喜事禁用一次性餐具,由村委会购买不锈钢消毒餐具统一使用)禁止使用白色泡沫塑料、农药瓶的乱弃乱埋,将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作无害处理,顾及化粪池、沼气池的建设,以及在乡镇普遍建立污水处理站。总之,要组织分类垃圾及回收利用,把有机垃圾沤制堆肥,将无机垃圾分类,有利用价值的回收利用,不能再利用的集中处理。

4.设立乡镇环保监测管理站。作为县环保局派出机构,配备工作人员3名左右,对环保工作任务较重的乡镇可适当增配1-2名人员。对危害生态环境行为进行即时处理,不仅可有效遏制环境违法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升老百姓对环保工作的执法满意度。

                                 

 


第026号

 

标  题   关于加快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   周兴旺

内  容   我市地处湖北省南部幕阜山北麓,南三县属幕阜山系余脉,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丘陵山区占我市总面积20%以上,丘陵山区的主要农作物如水稻、油菜、小麦以及油茶,中药材、茶叶等。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进我市农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潜力,重点和出路仍在丘陵山区,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加快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平原地区的机械化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速度较快,丘陵山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与平原地区差距较大,推进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区域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为实现农业机械向全面、全程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建议:

1.农机管理部门应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组织好适合丘陵山区的农机产品鉴定推广,依靠农机推广机构开展试验、示范、积极宣传、强化管理,共同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发展。

2.扩大购机补贴范围。对重点机具的补贴额度上,充分考虑适合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先进适用型机具。

3.加大对丘陵山区的项目支持力度,努力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动力,支持丘陵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项目上的扶助,努力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027号

 

标  题   关于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基层公务员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刘  斐

内  容   基层公务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基层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在基层执行的成效,当前乡镇基层组织中普遍存在“难留人”的现象,年轻公务员绝大部分是刚毕业不久,缺乏社会经验,怕吃苦,不愿往基础条件薄弱的基层去,就算到乡镇基层了,不是被借调就是参加选拔考试“飞走了”,能留下的极少数,留下来的也可能背着“没能力”的思想包袱,同时也因为接触基层工作较少,对基层工作了解不多,工作经验不够,不利于工作开展,年纪大、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也逐步退出,导致基层干部“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乡镇基层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目前,我镇公务员编制干部29人,50岁以上干部10人,36-50岁干部12人,35 岁以下干部仅7 人,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极大地制约了基层工作水平的提高。
   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基层公务员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优秀村干部在农村摸爬滚打多年,对农村工作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适合在基层开展工作。同时,在当前体制机制下,村干部上升渠道几乎没有,极大地挫伤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目前,村干部也面临优秀人才不愿来,年龄大的干部跟不上时代要求,如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基层公务员力度,则使村干部的晋升通道更加畅通,有利于吸引优秀年轻人加入村干部队伍,给了优秀村干部一个施展能力、完善自我的平台。

建议,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基层公务员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村干部必须在村服务一届(三年)以上。

2、年龄在40岁以内。

3、每两年(或三年)从村干部中选拔一次,招录为乡镇公务员,在换届中特别优秀的可以选拔进乡镇党政班子。

4、加强后续培养。对选拔进基层公务员的加强培训、考核,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平台,以利于他们的成长。

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基层公务员,特别是年轻村干部,有利于激发村干部的上进心,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看到希望,有动力,有干劲,有办事创业的事业心,也有利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充实基层力量,从而提高基层整体工作水平。

 

 


第028号

 

标  题   关于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补贴标准的建议

建议人   徐庆富

内  容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一些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也有一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结合平常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本人就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补贴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现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规定:C级危房改造,五保户、特困户每户补助不得超过6000元,困难户不得超过4000元,一般困难户不得超过3000元;D级危房改造,五保户、特困户每户补助不得超过30000元,困难户不得超过10000元,一般困难户不得超过8000元。易地搬迁安置是每人按2万元的标准建房。按照这样的政策标准,同样是家庭人口为4人的一般建档立卡贫困户,如符合“易地搬迁安置”条件,可享受国家100平方米新房交钥匙工程(建设资金8万元);而符合危房改造的贫困户,C级危房只能享受3000元的危房改造资金。D级只能享受8000元危房改造资金且符合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不管家庭人口多少,补贴的标准都是一样。按这样的政策进行操作,不仅在基层会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而且危房改造贫困户难以脱贫。为此,我建议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按人口进行补贴,标准为每人补贴15000元,最高每户不超过5人,补贴金额75000元。


第029号

 

标  题   关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社团组织扶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郑普雄

内  容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之一是“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可见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为“饭碗”里食物的提供者就是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习主席在过去几年里,先后17次提到新型职业农民,并把新型职业农民定义为“爱农业,善经营,懂技术”。过去的几年,我国已经累计培养了数十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其中咸宁市已经累计培育了2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

一、咸宁市职业农民群体在不断地壮大,人数不断地增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缺乏抱团发展的意识。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的中心交汇点,长期以来,各经营主体“各自为政”,“你有我有全都有”现象突出,同质化经营普遍存在。导致我区农产品种类丰富,品牌众多,无主打产品及公共品牌的局面。

2.经培训和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扶持政策滞后,导致咸宁市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性不高。

经过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及省农业厅组织的以东西湖农广校、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华科班等农业培训的知名机构,每年培训来自湖北省内各地的学员50000人次,这些新型职业农民中的70%左右的群体,优先享受了本地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及项目的支持。咸宁市经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群体达2000余人次,而咸宁市的农业配套政策及项目在这一群体中优先支持度不足20%,导致咸宁市的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积极性不高。

3.没有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组织平台,政府没有抓手,经营主体没有桥梁。

咸宁市作为重点农业市,并没有组织开展类似“市级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的活动及大型的农产品推介活动。原因就是,受现行政策的限制,政府相关部门不能直接组织相关活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因缺少平台,没有展示自己及产品的渠道。新型职业农民是区别于传统农民的主要特征就是:爱农业、愿意把农业作为一生的事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善经营和管理;有市场和品牌意识;懂技术。这一职业群体,长期以来被社会认为是底层职业,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一个,向社会展示、宣传和推介自己及产品的平台。

4.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创新力不足,资金匮乏,没有动力。

根据我国对农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每年各县市就由于农业方面的投资以数亿计。但因受政策限制,这些资金并不能用于新型职业农民个体,加之农业行业的投资长,见效慢,风险大,导致这一群体仍然属于“弱势”群体。据调查,咸宁市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有七成以上的人,由走出去看,走出去学的意愿,因财力不足,而被迫放弃。我市对农村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导致咸宁市从事农村创业创新的经营主体动力不足,人才缺失。

二、建议

1.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咸宁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从人、才、物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助力。据悉,咸宁市正筹建“咸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是在通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的基础上,由咸宁各县市区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发起,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市会员数百余人积极参与协会组建工作。自从2017年10月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成立后,受到了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市农委及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建议市政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撑(如先进科技工作者、咸宁市农业示范楷模等评选的部分指标分配名额;农业项目优先扶持名额;农业贷款的优先支持名额等),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健康的存续下去,为咸宁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

2.加大对全市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力度,树立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宣传和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组织实施咸宁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活动,在全市征集典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事迹和优秀的农业经营主体模式,通过第三方的评审、答辩等形式,评选出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并以市政府的名义给予荣誉、政策及奖金的鼓励。这是一个让新型职业农民既有面子(荣誉)又有里子(奖金)的大好事、大实事,可以促进本市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吸引外来人才和资金来我市投资农业。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新型职业农民社会组织,面向社会召集和组织项目评审专家团,设立专家库,所有涉农项目的评审,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并优先支持经过市政府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所在的经营主体,这一比例达到70%以上。

3.加大对创业创新经营主体和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给予其动力。对纳入国家级农村创业创新示范目录的基地或主体给予50-100万元的奖励资金,并为农业孵化平台提供1000-3000平米免费办公场所的支持,促进其积极开展农业农创业创新的带动、引导和孵化。

4.出台农业品牌扶持政策,对咸宁市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称号的经营主体,给予10-30万元奖励,促进经营主体的品牌化发展之路。促进咸宁市公共品牌的建设,对建设和推进咸宁市公共品牌发展的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给予50-100万元/年的奖励。对组织和承办省级以上大型推介活动的社会组织,给予50-10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优先提供场地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优先支持我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会组织从事我市的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促进我市农业电商和互联网推广的工作。

 

 


第030号

 

标  题   关于加大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茶产业开发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邱平戈

内  容   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项目之一,符合省委、省政府绿色崛起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中部绿心”的规划部署。咸宁茶产业也正处于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如赤壁羊楼洞茶业。但处于幕阜山片区的通城县也有茶业种植的悠久历史和名优产品:如沙堆镇“九井峰”茶,以其特有丘陵气候、水质特点曾荣获全国“陆羽杯”金杯奖和多个省级特优奖,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沙堆镇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名镇,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由于地方政府资金有限,缺乏对茶产业的融资投入,致使茶产业发展没有得到深度开发。今年,在人大组织开展的“聚力脱贫攻坚、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沙堆镇第一代表小组提出的“加大幕阜山绿色产业带特色产品扶贫开发力度的建议”逐级呈报至省人大常委会,列入省人大重点督办项目,得到了省八个厅委的积极响应。我们应乘此东风在争取省级立项的基础上,得到市委、市政府政策倾斜与项目支持。故建议:一是在招商引资、企业融资、品牌包装等方面加大对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茶产业开发支持力度。二是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打造万亩茶业生态观光园,扩大种植面积,做好“旅游+茶叶”文章。三是支持龙头企业研发“九井峰”系列茶饮品,使“九井峰”茶业成为幕阜山绿色产业带的一道靓丽风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第031号

 

标  题   关于大力发展咸宁全域旅游的建议

建议人   张本强

内  容   全域旅游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催生的, 2016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全域旅游。随后,国家旅游局分两批确定了500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赤壁市是湖北省16个国家级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单位之一。

全域旅游是把一定的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纽带,促进全域统一规划布局,促进全域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全域产业有机融合,促进全域综合统筹管理,满足人民美好旅游需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

湖北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紧紧围绕咸宁市、赤壁市政府在创建全域旅游国家示范单位和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一目标。为响应全域旅游的创建,赤壁市政府率先提出“咸宁人游咸宁”的口号。一场由赤壁市旅游委牵头,赤壁古战场、万通源车队、相关旅游企业参与的 “全域在咸宁,精彩看赤壁”一日游活动,于2017年10月21日起在咸安、温泉、通山、通城、崇阳、嘉鱼六县一市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在赤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区实施门票降价,组织方每天在以上县市安排旅游直通车定点接送游客。此次活动组织严密,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景区精彩纷呈的表演、井然有序的秩序、温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咸宁市民的一致好评,持续50天的直通车活动每天均有400-800人参加,一度出现车辆供不应求的现象。本活动拟在2017年12月31日截止,因在运营过程中相关问题得不到解决,此活动于12月10日提前终止。为此,为了全面做好全域旅游工作,在运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急需咸宁市政府解决:

1、咸宁直通车开通得不到相关交管部门的支持。

“全域在咸宁,精彩看赤壁”是开展全域旅游活动的一个尝试,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性,所有游客车辆均由赤壁市万通公司统一提供,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相关县市交管部门对旅游车辆进行设卡检查,说旅游车辆不具备相关区域运送客人资质,没有办理相关营运手续等,并扣押车辆,给此次活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极大的挫伤了组织方的积极性,对咸宁市全域旅游创建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2、旅游交通设施不齐全。

目前,咸宁各县市旅游交通指示牌数量缺少,不规范,不能为游客提供正确引导,严重影响全域旅游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在进入城市的入口处和城区主要路段无标识。旅游主管部门或旅游景区想树立相应的交通指示牌,不但手续繁琐,且费用不少,企业无力承担,因此造成外来人员想正确快捷到达景区造成困惑,不少地方城市将旅游景区指示牌与城市交通指示牌合并一起,既不影响城市交通引导,又能将景区线路进行正确指引。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对全市旅游交通设施进行完善或政策倾斜,树立公益性旅游交通指示牌,切实做好全域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工作。

3、加大全域旅游市场营销力度。

全域旅游要有整体的营销、系统的营销。景区旅游时代,我们叫卖的是景点,全域旅游时代,我们叫卖的是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省。旅游营销的理念和手法大不一样。既有旅游形象的宣传,又有旅游产品的推介;既有局部重点的策划,又有全域整体的包装;既有单个的提篮小卖,又有集中统一的营销。积极探索全方位、立体型、广覆盖、多方式的旅游营销。譬如成立了实战型旅游营销联盟,每个县市区拿出一定数额资金,甴联盟统筹组织营销活动和做旅游广告,这样进行操作整体效果比较好。

同时大力推进旅游交通、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停车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驿站、旅游汽车营地、智慧旅游等设施配套建设。大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我们应该向黄陂区学习,看110公里的旅游环线公路,看沿线的旅游标识,看星罗棋布的旅游厕所,争取早日达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我们相信,在咸宁市委、市政府和赤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旅游部门的指导下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增加和完善旅游相关配套基础建设,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加强景区硬件和软件建设,争创咸宁市第一家5A国家级旅游景区,为全市旅游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032号

 

标  题   关于支持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严志开

内  容   我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日前公布,咸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榜上有名,被评“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为湖北省唯一,已于2012年1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授牌。  

今年2月,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等三部委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要求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覆盖多级区域、多种类型的应用试点,培育1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建设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创建100个具有区域特色、产业联动的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智慧健康养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能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信息消费增长,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蒲纺工业园区养老服务从2007年开始起步,依托蒲纺医院建有6000m2的老年康复中心,床位200余张。2015年以后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又相继在3个社区开设了日间照料中心,1个社区建成了老年公寓,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蒲纺园区已完成区域内60岁以上5000老人的普查,同时对失能、失智、失独、空巢、独居、伤残等近1500户老年困难家庭的信息摸底及资料建档工作。在所属六米桥社区开展了空巢老人安全呼叫系统试点工作,为部分独居老人配备了一键紧急呼叫器。蒲纺老年康复中心和社区老年公寓现拥有一批专职服务人员,各社区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养老服务志愿者,养老床位供不应求。下步拟吸纳社会资本,争取政府支持,在园区内建设居家智慧养老平台,利用闲置资产建设3—6个居家智慧养老实体店,全方位提供线上下单或呼叫,线下提供康养、家政服务,在园区内全面建成“互联网+智慧康养”的新型养老模式。

从总体上看,蒲纺养老服务业虽有10年运营历史,但就新型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来说,其发展正处于起步爬坡阶段,特别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信心。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没有真正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来谋划、推进。对养老产业的特点及内在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既想涉足养老产业但又心存顾虑,信心不足,尤其是智慧健康养老这块,还基本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二是开发层次低,供需矛盾突出。现有的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养老机构仅限于提供吃、住等基本服务,基本上以照顾和护理老人为主,服务品种尚不丰富,缺乏智慧养老、健康养身、旅游度假、文化娱乐、保健教育等综合化服务,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三是发展养老服务业投资主体单一。蒲纺工业园区为原省属企业移交下放、破产改制转型而来,由于自身没有能力创办养老服务实体,现有养老服务基本定位在自愿性、有偿性原则上,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为同济赤壁医院(蒲纺医院)经营,财政投入较少,缺乏福利性和公益性。来自社会、民间团体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处在前期规划、论证阶段,尚未进入实质性运作;四是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动力不足。政府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支持态度是明确的,但在产业发展所涉及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具体环节上,扶持政策不明确,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能受到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落实难的问题,特别是对智慧健康养老这一新生事物,相关政策还有待研究出台。

针对蒲纺发展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上述困难和问题,借助蒲纺工业园区成为湖北唯一入选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的契机,现就支持蒲纺工业园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主导,市场参与。要提高对养老服务产业化的认识,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来谋划、推进。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业服务”作用,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来蒲纺投资养老产业,逐步实现政府基本保障以外的社会化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建议成立由政府牵头,经信、民政、卫生计生、发改、财政等部门协作,投资方参与,蒲纺全程服务的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行业指导,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取得实质进展。

2、依托基础,发挥优势。要准确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委托、人员培训、以奖代补等多种措施,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拉动就业。发挥本地现有产业基础和各种优势,加快实现从传统看护养老到智慧健康养老的转型,发展以老年人智慧康养、保健养生 、医养配套、健康保险、旅游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业,全力支持蒲纺申报全省健康养老特色小镇。

3、项目带动,强化落实。将“华中同济蒲纺康养产业基地项目”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作为全国的医养示范重点并牵头争取省、国家的项目政策支持。在项目规划、土地供应、资源整合、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给予多方支持,做大做强蒲纺养老产业。以政府保障性养老项目为引导,以社会资本投资养老项目为主体,推进养老社区建设,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形成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

4、因地制宜,集约发展。建议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在蒲纺陆水湖片区兴办规模合理、设施齐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老机构。全面整合全市社会福利资源,建设赤壁市社会福利中心,对集中供养的聋哑、残疾、流浪、五保、精神病等社会弱势群体按政策实行财政补贴。同时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失能、失智、失独、空巢、独居等困难群体由政府有关部们鉴定等级,购买服务。鼓励发掘现有设施潜力,有效利用其他设施资源及存量土地发展养老产业。

 

 

 

 

 

 

 

 

 

 

 

 

 

 

 

 

 

附:

     

蒲纺工业园区智慧居家养老平台建设方案

 

一、目标人群

截至今年7月,蒲纺离退休人员总数为834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5000人,占区域人口的比例达到18.58%,超过全国老龄化平均水平。而咸宁市老龄人口即将突破50万,赤壁市老龄人口大约在8万人左右,这是一个巨大潜在的市场。

二、发展思路(社会/经济效益、投入/运营思路等)

建设和完善蒲纺智慧健康养老体系一是要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打造出蒲纺自己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二是要通过采集的有效数据和占有的市场用户数量,吸引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加入,补充并完善健康管理系统并初步形成系统自我造血功能。与商业保险展开合作,形成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保险运营机制,从经济上、健康保障上惠及居民;三是要运用分布式社区家庭健康养老管理、医养结合模式作为示范特色、高端住宅式私人健康养老管理模式作为旗帜,运用多种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搭建一个智慧养老生态平台。以高端住宅式私人健康养老管理作为可持续性产业收入,逐步脱离政府资金补助、稳步迈入市场运营阶段。形成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

建立和完善蒲纺智慧健康养老体系的整个工程为1个系统和5大平台:1个系统是智能居家养老系统;5大平台包括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养老地产服务平台、医养一体化平台、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日间照料服务平台。

(1)智能居家养老系统

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系统+服务+老人+终端”为分散式居家养老,具有大范围的普适性。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以社区为依托、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资源,重点打造以“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中心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

(2)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依托,将养老档案建设和社区服务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平台以老人为中心,规范养老服务,强化内部管理,整合各类资源,服务更多老人,实现社区信息化管理,转变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模式;提升响应时效性,提升社区管理能力和水平。

(3)养老地产服务平台

养老地产是针对老年人提供的住宅产品,以“衣、食、住、游、趣、养、育、乐、医”形成养生养老与其他产业相互交叉的复合型、综合性养老信息化平台。

高端动态养老区:在蒲纺环陆水湖片区及温泉度假区规划建设生态养老养生基地,吸引华中地区高收入人群,来此养老养生、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医疗保健,通过延伸链条扩大规模,发挥生态养老养生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养老项目建设,形成养老产业集群。

中端静态养老区:创办赤壁市老年护理院,改造赤壁市老年康复中心,增加康复设施,建成一流的老年护理院,专门收住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养老、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并在功能上细分为医养结合养老区、老年病住院治疗区、临终护理关怀区。

低端便民养老区:利用蒲纺现有的闲置房屋宿舍,在保持老房原有风貌的情况下维修改造、简易装修,增添设施、完善功能;优化居住环境、出行道路;植树种草、美化环境;上门服务或集中收住独居、空巢老人及低保、残伤困难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定制服务。

(4)医养一体化平台

医养一体化平台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突破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现状。在老年人生活照护、精神慰藉服务基础上,结合医疗诊治、大病康复,为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将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和临终关怀相结合,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养一体化服务。

(5)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

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疗养、老年养生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将互联网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以老年人为本充分调动社会服务系统,开发特色养老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要,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家庭服务、旅游休闲、金融保险等行业互动发展,创造养老服务新业态。

(6)日间照料服务平台

日间照料服务平台为被服务的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生活档案,配备个人健康顾问,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看护、调理膳食、医疗保健、配餐服务、午休照料、社交活动等综合性日间服务,是一个集娱乐、休闲、午休、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平台。被服务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疗、家政、餐饮等服务;老人佩戴和使用各种智能设备对身体实时监测,健康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动态反映到平台上,出现异常时日间照料能收到设备发来的警报,屏技术将信息发送至老人的亲属,实现老人就近活动、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三、具体创建内容和进度

1、智能居家养老系统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为分散式居家养老模式,系统覆盖蒲纺工业园区全部范围,是蒲纺智慧健康养老体系的重点建设工程。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建设建设进度1-3年,建设内容包括:

(1)基础网络覆盖:包括社区有线局域网络的建设,无线数据网络的建设覆盖(可由电信运营商参与建设),WIFI网络的社区覆盖,定位信号的覆盖;

(2)呼叫中心建设:包括含呼叫救助、健康服务、档案查询的呼叫中心综合信息平台;

(3)穿戴式、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的发放:发放范围为65岁以上的老人和因疾病需要监测的群体;

(4)配置社区用综合健康监测设备:按蒲纺桃花坪、六米桥、桂花树3个社区的分布状况合理配置;

(5)服务队伍建设:建设呼叫救助的专业服务队伍,可结合利用社区资源。

2、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依托,将养老档案建设和社区服务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进度1-3年,建设内容包括:

(1)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对接社区医疗机构、智能居家养老系统的呼叫中心;

(2)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60岁以上的老人和因疾病需要服务的群体。

(3)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按社区分布设置,配置必要的社区综合健康检测设备和专业、辅助的从业人员。

3、养老地产服务平台

在养老地产建设方面,蒲纺工业园将携手北京爱康医疗投资控股集团,用6-8年的时间建成三大养老区,建设内容包括:

高端动态养老区:在蒲纺环陆水湖片区及温泉度假区规划1平方公里左右的生态养老养生基地,建设集养老养生、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养老地产;

中端静态养老区:创办赤壁市老年护理院,改造赤壁市老年康复中心,增加康复设施,建成一流的老年护理院,提供养老、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低端便民养老区:利用蒲纺现有的闲置房屋宿舍,在保持老房原有风貌的情况下适当维修改造、简易装修、增添设施、完善功能;植树种草、优化居住、出行环境,为独居、空巢老人及低保、残伤困难群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定制服务。

4、医养一体化平台

医养一体化平台是一个服务平台。医养一体化平台以“中端静态养老区”为核心区,对接赤壁市老年康复中心和同济赤壁医院,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突破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现状。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和临终关怀相结合,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养一体化服务。

医养一体化平台建设进度1-3年,建设内容包括:

(1)改造扩建赤壁市老年康复中心:增加康复设施,建成一流的老年护理院。功能细分为医养结合养老区、老年病住院治疗区、临终护理关怀区;

(2)医养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对接同济赤壁医院信息化系统、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中心综合信息平台。

5、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

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是一个服务平台。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以“高端动态养老区”为核心区,对接社会的专业旅游服务平台,实现集旅游休闲、度假疗养、老年养生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新业态。

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进度3-5年,建设内容包括:

(1)旅居式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对接社会的专业旅游服务平台,提供租住服务;

(2)对接蒲纺工业园养老服务机构:对接并依托医养一体化平台的急救、护理等资源提供专业保障;

(3)建设旅居式养老服务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高端动态养老区租住管理和服务。

6、日间照料平台

日间照料服务平台是分布在蒲纺工业园各社区的提供有偿服务的定向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老人就近活动、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愿景。日间照料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生活档案,配备个人健康顾问,提供日托看护、调理膳食、医疗保健、配餐服务、午休照料、社交活动等综合性日间服务,是集娱乐、休闲、午休、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

日间照料服务平台建设进度1-3年,建设内容包括:

(1)日间照料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对接同济赤壁医院信息化系统、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中心综合信息平台;

(2)穿戴式、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的定向发放:接受日间照料服务的人群;

(3)配套机构的建设:提供日托看护、调理膳食、医疗保健、配餐服务、午休照料、社交活动等综合性日间服务;

(4)建设日间照料服务的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管理和服务。

7、信息化平台整体推进规划和进度

(1)2017年底之前,完成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并同步完成家政、餐饮、医疗、商场等加盟商的筛选,吸引和培育加盟平台服务商不少于10家,并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以桃花坪社区为试点启动运营。 

(2)2018年,逐步实现养老服务覆盖蒲纺工业园区内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  

(3)2019年,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覆盖全市范围的居家老年人。

(4)在平台建设时,应统筹规划,预留便民、惠民服务接口,便于扩大服务内容。

四、智慧居家养老平台建设经费

1、平台建设经费(不含房屋办公设施)150万:包括软件系统80万,硬件(包括服务器、坐席电脑、大型显示屏、健康体检一体机、约360位老人穿戴设备)70万。

2、平台年度运营费用33万。包括人员费用6人*30000元/年=18万,系统维护及通信费用等15万。

3、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费用48万。按360位老人、不同等级计算,一级(全失能、无子女)约60人*3000元/人年=18万,二级(1、半失能、无子女;2、全失能、低保户、有子女)200人*1000元/人年=20万,三级(90以上老人)100*600元/人年=6万

4、经费解决办法:(1)平台建设经费由北京爱康集团先行支付,平台搭建完成后由政府以奖代补80万,不足部分由平台运营方(北京爱康集团)通过扩大服务对象(非政府购买服务人群、及政府购买服务人群中非购买服务项目)自行解决,实现平台良性运营。(2)平台年度运营费由政府列入财政预算解决。(3)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费政府列入财政预算解决,并且每年根据服务人数的调整而做相应的调整。(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另行申报)


第033号

 

标  题   关于落实国家中医药政策,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议

建议人   卢碧辉

内  容   中医诊疗技术和中药饮片作为中医的主要诊疗服务项目,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取用、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等特色优势,且副作用和创伤小。2017年---中国的中医药“红利”年,《中医药法》的实施以及一系列中医药优惠政策文件的颁发,通城县人民政府把发展中医药产业、实施“中医药强县”上升到维护人民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目标。

要实现“中医药强县”必须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品牌服务。如通城县中医院获湖北省药监局批准文号的16个品种中药自制剂、被论证为科技成果在治疗中风疾病过程中有良好疗效的中风Ⅰ号、中风Ⅱ号中药协定处方,2017年9月1日被该县全部取消医疗保险报销,成为目录外自费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国医药医政发﹝2012﹞38号)。第二条第(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第(3)各省(区、市)在制定省级新农合报销目录时,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因此建议将区域内道地中药源材料、自制制剂和协定处方加强宣传推广并纳入医保报销补偿范围。


第034号

 

标  题   关于加大我市乡镇福利院建设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陈志明

内  容   随着社会服务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工作,都把乡镇农村福利院建设与管理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对五保供养经费的来源和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由过去的乡镇统筹改变为现在的财政转移支付。乡镇农村福利院的建设与管理得到了全面提档升级。但乡镇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工资福利保障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整体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人员工资偏低。乡镇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每月1200元左右,扣除个人负担养老保险后,到手工资在每月1000元左右。由于福利院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要有爱心,必须以院为家,愿意到乡镇农村福利院工作的人不多,乡镇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大多在2个左右。

2.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年龄都偏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少,多为初中文化程度。而且从事餐饮、护理、康复、财务和安全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更没有从业资格证书。        

3.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没有体制保障。工作人员工资来源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和院办经济收入。财政只预算了五保老人的供养经费,乡镇基本上也没有预算补助福利院工作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在院办经济收入不够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挤占挪用五保供养经费的现象。

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还在于乡镇农村福利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够深入。福利院的机构编制不够明确,工作人员的聘用、工资福利待遇的确定及工作经费的保障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因此建议改革乡镇农村福利院管理体制,将乡镇农村福利院纳入参事单位管理。

几点建议:

    1.将乡镇农村福利院纳入“以钱养事”,参照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参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以岗位职称、从业资格以及工作绩效确定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由县民政局和乡镇政府共同主管,乡镇民政办负责日常具体管理。

2.科学定岗定员。要选配思想品质较好、文化素质较高和符合专业岗位要求的工作人员。没有爱心的人不能做社会福利工作,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做不好福利院工作。要选配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有责任心的人员,可以公开招考。对餐饮、护理、康复和财务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岗位,要有岗位职称或持有从业资格证书。

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市、县民政局要定期对农村福利院各专业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使之能尽快达到岗位要求的业务能力。

4.加大保障力度。通过落实财政预算保障工资待遇及工作经费的来源,以保证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基本稳定。除财政补助外,还应多方争取社会救助政策支持农村福利院建设。

 

 

 


第035号

 

    标  题   关于将通城县“中药振兴”战略升级为市级战略的建议

建议人   刘  斐

内  容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国家战略,中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工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推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以来,通城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机遇,及时提出把中药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实施“中药振兴”发展战略,坚持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并举,着力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制造、中药贸易流通、中医药技术研发、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中医药健康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条。

一、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1、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

一是中药蕴藏十分丰富。天然野生中草药品种多达166科、1313 种,占全省药用植物总数的46.59%,总蕴藏量达1000多万公斤,盛产黄精、七叶一枝花、钩藤、金刚藤等名贵中药材,境内的药姑山更是被誉为“江南天然药库”。

二是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通城县瑶医、道医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名医辈出,素有中药材种植和销售传统。据统计,该县人工种植草本中药材品种达36种,药材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收购中药材可达1000吨以上。同时拥有近3万人的药商资源和营销人才队伍,中药材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区,332个地市。

三是产业基础比较牢固。目前,通城县规模以上中医药健康企业的工业产值达6.72亿元,销售收入5.33亿元,利润2464万元,实现上缴税金2611万元。拥有国家级中药产业化生产基地1个,从事中药材经营的单位21家,中药材批发企业4家和医药物流企业1家,并先后自主研制了金刚藤胶囊、益心颗粒、健脾糖浆等30个中医专用药品。

2、中医药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规划统筹产业新思路。围绕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大县”的目标来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国?湖北药姑山(通城)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6)》、《湖北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关于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政策规划,确保中医药产业的全局性、协调性、连续性、指导性和规范性。

二是落实产业发展新项目。打造集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华中药膳养生综合体验区,湖北中药产业重要构成区,鄂南特色小镇先行示范区,通城县域经济发展引擎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513平方公里,于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

三是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组建通城县中医药行业协会与保鹤堂医药有限公司,搭建总部平台,并在武汉、广西、内蒙古、辽宁、山西等地成立了分会,完成个人独资企业注册703家,总部经济销售额10余亿元。组建中药材行业协会,创建中药材服务平台,帮助申报中药材品牌,推进“隽六味”等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推动该县中药材产业和社会组织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成功与全国中药产业化龙头企业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在道地药材种苗培育和种植基地建设、市场建设、药材加工、医疗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2017年,通城共发展种植企业6家,种植合作社22家,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并初步形成以“隽六味”(黄精、重楼、白芨、白术、金刚藤和钩藤)为主,其他适宜在通城种植品种为辅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格局。康美新城也将在1月14日奠基,引领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3、中药材产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发展机制不优。通城县经济发展还处于自我发展的初级阶段,种植方式原始,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受地方财政所限,用于中药材基地基地建设、新药开发和技改的财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产业发展的融资扶持环境有待改善。

二是品牌效应不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供需信息交流不畅,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难以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效应。

三是资源破坏严重。随着该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野生中药材资源如金刚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四是人才引进困难。省内外中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区域性竞争进一步加剧,该县中医药在重点项目引进、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人才培育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加快通城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1、将通城县“中药振兴”战略升级为市级战略。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扶贫攻坚、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药材产业现在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市“南三县”通山、崇阳、通城三地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都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优势,将三县的中医药产业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将中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我市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引擎之一。

2、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研发。加快建设咸宁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和标本库,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护工作推广标准化采集,禁止滥采滥伐,健全相关稀缺药用品种保护制度,建立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区,实现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城县具有基地建设和市场发展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中医药产业基地有103 个,面积逾6 万亩,恳请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全市,特别是“南三县”在道地中药材种植、种苗培育与开发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

4、加大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校与地域合作平台,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建立院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及人才输送通道。

 

 


第036号

 

标  题   关于加强解决精神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管理性的建议

建议人   胡亚丽等

内  容   精神病是一种产生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更难以被人理解,在病态心理支配下,存在攻击性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是目前农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也是目前最难治愈的病,需要长期住院及吃药维护的疾病。

根据调查,通城县目前建档立卡管理的精神病患者约有2000人,发病人员比例约千分之十二,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存在不可预估性,这类患者主要分布在农村,虽然在精准扶贫政策内对此例病人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很多,但在门诊报销等等其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群众患者家属意见较大。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门诊治疗报销比例在2015年至2016年县卫计局合股办对患者治疗是50%,但在2017年9月份通城县将合作医疗转入了县人社局管理后,就取消了原来的50%药品报销比例政策,这对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是致命的负担;二、院外康复率效果不明显,由于此病的特殊性,需要多部门的联合管理。目前,全县院外治疗康复效果不明显,各部门协调联合存在难度,患者融入社会率低等等问题严重。

综上建议如下:

一、所有建档立卡的精神病患者实行终身免费治疗政策兜底,院外治疗实行实报实销;

二、由于此病终身基本都无法治愈,应列入无法脱贫对象,建议精准扶贫政策对此类人员进行专人专项政策兜底帮扶,通过民政建立专项资金实行终身帮扶;

三、建议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实行系统管理,联合各部门包括公安、医院、人社、社区等等部门保护好患者,并通过后期的跟踪维护治疗,对此类患者按年进行年审后根据病情严重进行级别管理,而后通过心理疏导和全社会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尽快融入社会。

四、加大对心理疾病的研发力度,并提高农村卫生室关于精神疏导方面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

 

 

 


第038号

 

标  题   关于将嘉鱼县簰洲湾大堤纳入市级统筹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宗克飞

内  容   嘉鱼县簰洲湾镇地处县城北端,三面环水,四面围堤,是全市水利大镇,水患大镇。全镇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6万人,耕地及水产养殖面积近10万亩。
    一、簰洲大堤的地位。簰洲湾大堤全长41.5km,是咸宁市的最大民垸。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形成了保护大武汉的一道天然屏障。牌洲大堤及防汛工作省、市、县历来高度重视。可以说,咸宁防汛在嘉鱼,嘉鱼防汛在簰洲,簰洲是咸宁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虽属民堤民垸,但承担了国堤同等的重任。
    二、簰洲大堤的现状
    1.隐患整治不到位。目前,簰洲湾堤虽然经过98年溃口后的整治加固,防洪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尤其是16、17年经过两次大洪水的检验后,大堤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两次大洪水共出现管涌险情16处,涵闸险情两处和大面积散浸险情。
    2.日常维护不到位。簰洲湾大堤属民垸,日常管理由镇级负责,但镇级财力有限,在堤防管理上难以达到长江干堤的管理标准,堤形堤貌差、杂草杂树丛生、工程设施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安全度汛存在诸多隐患。
    三、纳入市级统筹管理的建议。
    1、建设机遇。近几年各级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簰洲湾大堤整险加固迎来利好。特别是2018年度投资近3亿元的整险加固项目将实施,对牌洲湾水利建设极大的利好。七分建三分管,建管并重。
    2、制约因素。针对簰洲湾堤目前存在的落后现状和簰洲湾堤整险加固后的管理要求,此前我镇多次向上级反应,将牌洲湾大堤纳入一级堤防管理,但始终因受民堤身份限制,无法实现。
    3、建议。鉴于特殊地位及其作用,为确保簰洲湾堤今后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有稳定的经费投入、规范化的管理、专业化建设及常态化维护,特建议:将簰洲湾大堤工程纳入咸宁市长江堤防进行统筹管理,确保簰洲湾大堤的长治久安。


第039号

 

标  题   关于恳请市政府协调促成汉簰长江大桥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宗克飞

内  容  

一、牌洲湾交通现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牌洲三面环江、四边围堤,随着长江大保护非法码头取缔及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双重制约,曾经靠水而兴的优势变为劣势,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此时,曾经落后于牌洲的洪湖新滩,汉南纱帽因为武汉经济开发区的落户变化日新月异。而簰洲却因受长江交通及水患,区域边缘化,发展受滞。

二、建设汉牌大桥的现实需要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根据目前区位条件,唯有建设长江大桥,连通汉南,洪湖,打道交通肠梗塞,才能实现牌洲振兴。2017年11月23日,我镇专程到新滩,汉南考察接洽建桥事宜,通过三地协商,达成共识,决定一齐努力呼吁争取三地领导重视,共同促成汉簰大桥建设。

三、建设汉牌大桥的可行性

1、方便两地百姓联系。历史上,新滩、汉南、簰洲一衣带水互为姻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三地生活习惯一致、方言相近,建设大桥方便联系,一直是三地群众企盼的一件大事。

2、带动三地经济发展。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因簰洲经济贸易发达,洪湖新滩、汉南沙帽都到簰洲采买购置。现在三地各有所需,洪湖新滩、汉南纱帽发展缺少空间,簰洲又在谋求发展,此桥建成无疑会助推三地经济共同发展。

3、推动三地合作共赢。此桥建成,可将三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摆布,开创合作共赢局面。

四、汉牌大桥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武汉正在启动规划。目前,武汉建设规划,拟将107国道进行改道,绕开城镇,拓展主城区和武汉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最佳方案就是架桥过簰洲走鞍山。此桥建成,可带动整个嘉鱼发展。此前武汉市有关领导透露,正在考虑相关方案的选择落地

2、洪湖政企热情参与。此桥建成,方便三地交通,南北往来更加便捷,汛期转移安置更加迅速。目前,新滩开发区世界500强绿地集团有意促成此桥建设,方便进军嘉鱼。

五、恳请市委市政府协调促成

因此项工程涉及武汉、咸宁两个市,恳请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协调交通部门对接,积极对接,力足项目落地,此桥建成,必将会有力促进咸宁、嘉鱼、牌洲发展驶入快车道。


第040号

 

标  题   关于建立嘉鱼现代生态渔业产业园  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建议

建议人   王恭文

内  容   为进一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生态渔业产业体系,促进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努力推进水产产业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产业,我市应加快建立嘉鱼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设施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水产养殖、苗种繁育、食品加工产业和休闲渔业园区。

全县滨江含湖,湖泊密布,沟渠纵横,现有水域面积46万亩,其中江河面积19万亩,湖泊面积15万亩,水库面积2万亩,精养鱼池面积10万亩,可养水面29万亩,已养殖水面26万亩。全县有1家国家级种业示范场、1家国家级良种场、230余家水产专业养殖示范合作社以及5000多水产养殖专业户。水产品产量达8.52万吨,产值23亿元。近几年,嘉鱼县借助水产大县建设、小龙虾重点县建设、斑点叉尾鮰苗种繁育场建设等平台,已初步建成了大岩湖流域5万亩以叉尾鮰苗种繁育为核心的特色板块;三湖连江西干渠流域5万亩以大鲵、胭脂鱼、匙吻鲟等珍稀水产品为核心的名、特、珍稀特色板块;西凉湖水系、斧头湖水系5万亩以蟹、虾、鳖为核心的特色板块以及三湖连江东干渠(百里长渠)流域以优质鱼、小龙虾为核心的特色板块等5大特色板块。已经打造一批以斑点叉尾鮰、小龙虾、螃蟹、甲鱼、黄鳝、泥鳅、黄颡鱼、鳜鱼、长吻鮠、草鱼、花鲢等特色鱼产业。在水产食品加工方面形成了以簰洲鱼丸、青虾、小龙虾、新街熏制腊鱼等为代表的特色产品。鉴于我县渔业发展的现状,现建议如下:

1、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园区。紧紧围绕斑点叉尾鮰、长吻鮠、胭脂鱼、小龙虾、黄鳝鱼、黄颡鱼、鳙鱼、青鱼类等优势产业带建设,结合嘉鱼县渔业产业生态修复调整结构综合开发,规划建设工厂化养殖园区、标准化池塘生态养殖园区、湖泊生态养殖园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2、建设水产苗种产业园区。嘉鱼县是斑点叉尾鮰繁育大县,斑点叉尾鮰繁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建设集水产引种育种中心、育苗基地、饵料生物培育基地、水产苗种病害检测与防治中心等产学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园区是形势所趋。

3、建设水产精深加工园区。形成系列化鱼丸制品、即食休闲食品。以嘉鱼鱼文化为载体,打造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4、建设休闲渔业园区。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互配置,也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而嘉鱼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大岩湖、蜜泉湖、蜀湖规划建设绿色休闲渔业园区,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美食旅游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渔民减量增收。


第041号

 

标  题   关于加快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   胡彦卿

内  容   2017年本人经过对嘉鱼县经济开发区、畈湖工业园等企业集中的地方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严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家具行业缺专业木工、扪皮工;纺织行业缺一线挡车工等,部分企业因严重缺员导致开工不及时。

建议:(一)在咸宁职业学校加大各专业技能招收及培训,最好是与企业对口定点培养。应该是缺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员,广东省佛山区就是这样做的。

(二)建议劳动部门利用春节、清明节等外地返乡人员比较集中的节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这方面需请政府牵头给企业搭桥,让企业能招到紧缺的员工,也能解决农民工就近工作的问题。

 

 

 


第042号

 

标  题   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建议人   殷先俭

内  容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新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概念,国家财政部迅速启动了“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提出要“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标”,“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发展路径,发展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两篇大文章,咸宁生态基底良好、农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以油茶、茶叶、竹产业等为亮点的优势农业既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又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对于实现咸宁农村产业融合、农业增效和乡村振兴具有革命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以嘉鱼县田野国家乡村公园项目为例。2017年田野国家乡村公园被列为咸宁市“211”重大项目,以田野集团为主体大力吸引社会投融资,计划总投资50亿元,重点建设“十里八村”、“九养小镇”、“芳园百里”、“梦里水乡”等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景区和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基地,依托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初具规模的油茶产业基地,蓬勃的项目投资态势,紧密结合田园综合体创建要求,探索以工补农、以农为本、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子。2017年8月,项目所在地官桥镇被住建部批准纳入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2017年10月,芳园百里项目被省发改委推荐申报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由嘉鱼县政府投资3.5亿元建设的“两横一纵”交通干线工程全线动工;投资3.2亿元的梁家村、鄂南民俗文化街等十里八村首批项目征地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抓紧规划设计;投资8000万元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温室主体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温室内全面进入种植、施工阶段;投资6000万元的望星谷温泉度假区项目土方工程及星期吧山洞酒窖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施工图及附属工程设计;投资2000万元的游客中心(田野农博馆)已基本完成建筑主体施工。项目实施以来,陆续受到投融资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景区游客接待量大幅攀升,对周边农民就业增收拉动明显。

基于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市政府启动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并将基础条件较好的嘉鱼县田野国家乡村公园项目纳入咸宁市2018年田园综合体建设首批试点,出台支持政策指导试点先行、品牌引领。

二是建议市财政局积极争取省财政厅、财政部支持,进入省级和国家级试点项目范围。

三是建议财政、发改、农业、旅游、招商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田园综合体项目试点工作,及时做好2018年项目入库、融资平台建设、项目争取、规划服务、招商引资等工作,融合力量支持试点。       

 

 

 

 


第043号

 

标  题   关于请求支援建设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田园综合体的建议

建议人   程柏林

内  容   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此做出了高屋建瓴的部署,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那么,到底如何让农业强起来?如何让农村美起来?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建设田园综合体,这是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选择的一条新型发展之路。

厦铺镇桥口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思路是:依托桥口村萤
火虫基地,以该基地为载体,实行公司化运作,桥口村村民用田地参股,建设通山县首个示范社区共享农场;通过社区共享农场的方式,让参与农场建设的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方都共赢的理念,达成农民必须富的目标。

由于田园综合体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同
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恳请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重视和支持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并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和帮助:

一、请求市、县政府出台相关配套设施用地政策;

二、请市、县政府帮助解决社区共享农场相关水、电、道路
等配套设施;

三、请求批准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房屋拆除改造工作享受危房改造政策;

四、请市、县政府帮助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村民搬迁、拆
迁等工作;

项目推进过程中,在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森林、水
面、农田等资源流转上,请求给予“直通车”待遇。


第045号

 

标  题   关于支持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申报省级工业园的建议

建议人   江建斌

内  容  

一、园区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前身为始建于2010年的市级化工工业园---嘉鱼潘湾畈湖化工工业园。园区位于嘉鱼县北部,北距武汉市区56公里,东距武深高速5公里,咸宁火车站、京珠高速20公里;南距嘉鱼长江大桥20公里;西靠长江,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拥有20公里优质港区资源,建有大中型码头4座,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为进一步落实沿江突破、临江崛起的发展举措,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更多更强的高新企业,同时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结合地域优势,为武汉通用汽车产业提供零部件配套,园区于2013年开始积极转型升级,力争打造集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临港物流为一体的高质量综合性工业园区。按照一园三区模式,园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精细化工区9平方公里,装备制造区12平方公里,物流园区1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己按规划发展并初步成形。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园区建成面积已达9平方公里,园区共引进签约企业110家,省级重点项目10个,合同引资额205亿元;其中己投产企业44家,竣工未投产企业6家,在建企业36家;44家投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工业年产值105.8 亿元。

二 、园区申报省级工业园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园区沿江临港的优势,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武汉新港建设,争取国家配套资金、政策支持,全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2.有利于有效突破土地报批、信贷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制约因素,充分发挥园区后发优势,加快建设发展步伐,提升园区发展层次,早日成为华中知名的高端、优质、科技、环保型综合性工业园;

3.有利于加强与武汉通用汽车城等周边园区产业衔接,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园区产业发展与区域优势有机整合,提升园区整体功能形象;

4.有利于统筹推进嘉鱼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促进嘉鱼“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三、请求支持解决事项

1.恳请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批准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成立省级工业园。

2.请求给予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


第046号

 

标  题   关于启动武赤一级公路江夏区段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陈德东

内  容   武(汉)赤(壁)公路是武汉通往嘉鱼等地的交通干线,也是嘉鱼县重要的进出口通道,更是一条确保大武汉防洪安全的防汛通道。目前,位于我县境内的武赤线一级公路陶家墩至官桥段全长约43.3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1年底全部完工。官桥至赤壁段一级公路,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计划“十三五”初期开工建设。江夏区段京港澳高速金口互通至陶家墩段全长约21公里,目前还只是二级公路,而嘉鱼县境内为一级公路,在嘉鱼县与江夏区交界处形成瓶颈,严重影响了嘉鱼县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为确保大武汉防洪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建议请市政府协调对接武汉市尽快将武赤公路江夏区段建设成为一级公路。

 

 


第047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路红云

内  容   湖北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嘉鱼县西部陆溪镇,北面紧靠长江中游,西、南面为陆水河下游,与赤壁古战场隔水相望,陆水河与长江交汇于正西,东临珍湖东缘。主要以陆水河、珍湖为主体,包括周边沿湖部分林地,其中陆水河跨嘉鱼县和赤壁市。总面积768.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39.1公顷,湿地率为84.9%(不包括稻田)。

该湿地公园于2016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按照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建设,建设期限为五年。公园建成后,将有效保护和恢复长江、陆水河、珍湖等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省江-河-湖湿地复合系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样板,形成湿地公园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协同共生模式。

目前,嘉鱼珍湖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切实加快我县珍湖湿地公园建设,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将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纳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投资项目建设。该公园地处长江与陆水河交汇处,江、河、湖共生模式非常优越,符合省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要求。

2.建议加大对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资金支持。该湿地公园将建设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特别是需要加强生态修复、改善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投入较大,鉴于县级财力有限,恳请省市加大对该湿地公园的资金支持。

3.建议加大对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协调力度。该湿地公园区域所含的陆水河地跨嘉鱼县和赤壁市两地,为切实将该湿地公园建设成最具魅力的淡水湖泊湿地公园,恳请省市抓好两地在该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协调,确保步伐一致、行动一致、目标一致。

 

 

 


第048号

 

标  题   关于支持建设官桥新材料特色小镇的建议

建议人   周志专

内  容   官桥新材料特色小镇位于嘉鱼县官桥镇,是由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田野集团参与投资建设,已于2017年8月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核心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京广高铁赤壁站20公里、长江深水码头7公里,武深高速、京港澳高速、武赤线、武汉城市圈外环线从周边经过。该小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依托嘉鱼经济开发区、田野高科技产业园、官桥集镇和官桥村八组景区,重点打造新材料工业科技区、特色小镇服务区、生态农业康养区、武汉东湖学院文创区和美丽幸福新家园等“四区一园”。目前,已完成投资5.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5亿元,主体项目投入2.2亿元。总投资4亿元的特色小镇产业孵化园已新入驻企业5个,投产2个;总投资5000万元的田野大道及其延伸段60%路段已竣工,具备通车条件;总投资1.95亿元的嘉鱼—赤壁一级路升级改造工程全线动工;总投资1.2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温室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同时实施了望星谷、思源广场、游客中心(田野农博馆)和停车场等项目。建议市政府对特色小镇建设中项目立项、产业培育等方面加大支持扶持力度。

第049号

 

标  题   关于支持嘉鱼港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   唐  莹

内  容   嘉鱼港作为武汉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陆溪、石矶头、鱼岳、潘家湾、簰洲五大港区。长江岸线从陆溪口至双窑,全长109.6km,其中深水岸线48km。宜港岸线长度27.7km,因部分宜港岸线处于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内,目前,宜建港岸线仅4.2 km,其中石矶头港区1 km,潘家湾港区3.2km。

近年来,我县按照习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针对长江岸线资源,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大对长江岸线非法码头、非法砂石堆场和非煤矿山开展专项整治,依法对25个非法码头、砂石堆场进行了取缔,要求4个非法码头限期补齐手续,关停矿山5家。

嘉鱼港作为鄂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交流平台,是咸宁市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承载着当地大量农副产品的外销,如蔬菜、水产品、竹产品等,同时也是沿江两岸群众往来的重要水上通道,因我县大部分岸线处于白鳍豚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范围内,考虑到当地的民生需求,建议市政府指定专门部门或组织专班争取省政府支持、协调,尽快给出环评意见,尽快协调批复《嘉鱼港总体规划(修编稿)》。


第050号

 

标  题   关于支持华夏幸福嘉鱼产业新城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江建斌

内  容   华夏幸福创立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近年来,华夏幸福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区域,夯实巩固京津冀区域,积极布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截至2017年6月底,合作投资已遍布北京、河北、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四川、安徽、河南以及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埃及等全球70余个区域。其打造的“固安模式”创造了产业新城运作的样板,使固安县财政收入从产业新城建设前的1.2亿元跃升到40余亿元,“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固安模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通报表彰,固安产业新城成为全国PPP模式示范项目。华夏幸福以“产业优先”作为核心策略,凭借全球最大的约4600人的产业发展团队,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10大产业,为所在区域全面打造百余个产业集群,累计引入签约企业近1500家,招商引资额约4000亿元,创造新增就业岗位6.8万个。

华夏幸福2017年3月与嘉鱼县正式签订嘉鱼产业新城投资合作协议。6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2亿元,征地1600余亩,开工建设了鲜花路、文化中心、门户绿地、邻里中心等一批项目,完成了连接京港澳高速的周法线改造提升工程以及科技一路、嘉汇大道等路网建设。目前已签约项目5个,投资8.5亿元。

为推动华夏幸福嘉鱼产业新城加快发展,使“固安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嘉鱼得到创新复制,努力将嘉鱼产业新城打造成华中地区产业新城开发建设的“样板”,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在土地指标、项目立项以及政策倾斜上给予更多支持。


第051号

 

标  题   关于建立省级长江非法采砂管理联动机制的建议

建议人   陈  刚

内  容   长江河道非法采砂,破坏水下生态环境,影响船只正常航行,威胁堤防安全,必须坚决予以打击。从这些年打击长江河道非法采砂工作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区域配合问题。长江上下游,左右岸,目前主要是按行政区域管理,非法采砂船容易“打游击”,上游打击往下游跑,左岸打击往右岸跑,在逃避打击的空间上有较大活动余地。二是部门配合问题。长江非法采砂行为,涉及到采砂船、运砂船、吊驳机系列船只管理问题。目前非法采砂船大多是“三无”船舶,不在海事部门管理范围。同时,非法采砂船驾驶员往往也是无证驾驶,长航公安对此打击力度也不是很大。这就势必造成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执法人员、执法设备不足,执法权力有限情况下,疲于奔命,很难从根本上打击长江河道非法采砂行为。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我们建议请市里牵头反映到省里建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联动机制,制定出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联动执法制度。对此,主要提两点建议:一是设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检查站。根据我省长江沿线行政区域分布、江面宽窄、码头建设、省采砂管理执法基地建设等情况,合理将我省长江划出几大采砂管理江段,设立检查站。检查站从相关市、县水行政管理部门、海事部门、长航公安抽调专人,组成检查组,安排专门执法艇,实行每天24小时值守,从而拦截、驱离、处罚非法采砂船只,减少外籍采砂船来我省从事非法采砂的活动,从根本上解决非法采砂船移动作业问题。二是明确部门职责。从采、运、销各个环节联合发力,打击长江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正在实施中的采砂违法行为,由水利部门依法查处;运砂船、采砂船、吊驳机等江面航行船只,由海事部门查处,特别要把“三无”采砂船、运砂船、吊驳机纳入海事部门管理范围;长航公安主要负责对无证驾驶采砂船、运砂船、吊驳机的人员打击力度;地方海事部门负责长江沿线码头、砂石堆场,对无合法来源的砂石,一律不准上岸销售。从采、运、销各环节有效打击长江非法采砂行为。

 

 

 

 


第052号

 

标  题   关于建立健全斧头湖、西凉湖联动执法机制的建议

建议人   鲁传连

内  容   斧头湖是湖北省第三大湖,跨江夏区、咸安区、嘉鱼县,流域面积12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6平方公里,嘉鱼县辖水域面积38.75平方公里,涉两镇三村(渡普镇大路铺村、潘家湾镇东湖生产队、渡普镇东湖村),占斧头湖总面积的30.75%。西凉湖全流域面积827平方公里,跨咸安区、嘉鱼县和赤壁市,湖面面积85.2平方公里,湖容1.23亿立方米,嘉鱼段辖区水面面积为28.4平方公里,占西凉湖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我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河湖库长制,铁腕开展环境整治,积极将“两湖”保护工作纳入全县环境整治工作,严格项目准入,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满足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组织各类综合执法检查30余次,对周边园区、相关企业下达各类监管执法文书47份。积极开展“两湖”拆违,拆除围网面积7.5万亩。经过环境综合整治,斧头湖、西凉湖嘉鱼县水域水质逐步好转。但由于“两湖”属于省管市管湖泊,水域面积涉及两市四个县市区。建议在市级或反映到省级层面建立健全联动执法机制,统一执法,集中打击破坏“两湖”水环境行为。


第053号

 

标  题   关于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联控的建议

建议人   雷菊芳

内  容   近年来,我县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开展了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淘汰、城市扬尘整治、秸秆禁烧等工作,积极改善空气质量。但大气污染成因复杂,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周边污染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很大。经统计分析,影响我县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我县地处长江南岸,且属于平原丘陵地形,与洪湖、武汉市汉南区、江夏区相邻,受武汉等城市影响,空气质量常年数据与武汉市平均数值相近,空气质量受外源性输送影响大。为搞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议在市级层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尽快建立区域内大气污染联防联治联控机制,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054号

 

标  题   关于整治通山河(大路乡段)的建议

建议人   焦德胜

内  容  

一、背景

通山河西起白羊山,流经大路乡(在该区域内流长14.1km),最终汇入富水。通山河作为大路乡最主要的河流,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同时浇灌田地,伴随当地人民的繁衍和发展。然而,通山河(大路乡段)年久失修、河道萎缩,局部河堤不稳定,河道垃圾污染严重,即便整治也多停留在“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水平,缺少系统整治,导致出现了“小雨还旱,大雨则涝”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河道沿岸的农田保护及周边生态环境。

二、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河道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道不仅要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旅游、娱乐、景观、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的功能。然而,事与愿违,近年来通山河(大路乡段)河道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和功能退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防洪工程有待完善

1.防洪标准低,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大部分河堤防洪标准不足,不能有效抵挡常遇洪水,导致“小水小灾,大水大灾”。

2.堤防质量差,险工险段多。堤防建设大部分是乡政府组织农民投工投劳,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指导,再加上大多又要就地取材,推沙驻堤,很难达到质量要求,降低了堤防的防御能力。

3.缺乏统一规划。由于通山河(大路乡段)流经不同的村庄,各村住往各行其是,不考虑上下游的关系,堤防断断续续不能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二)泥沙杂物淤积严重

河道泥沙杂物淤积严重,水流不畅,引排功能下降。因局部堤岸不稳定造成水土流失,致使河岸坍塌严重;河道水生植物长年未处理造成沉积或向河中蔓延等情况,致使河床淤积的速度加快,引排功能锐减。

(三)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1.河道污染突出。一是工业污染。虽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才排入河里,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加大了河流负担。二是农业污染。养殖大户的畜禽类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河,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经雨水冲刷入河,养殖鱼虾使用的激素、抗生素等经换水入河,对农村水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三是生活污染。农民的生活污水基本上直接排入河道,致使河道纳污容量日趋饱和,河水自身净化修复能力逐渐下降。水质恶化已成为影响乡村居民健康的隐形杀手。

2.河道环境较乱。河面上有害水生植物,塑料袋(泡沫)、纸屑等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河底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数量众多;岸坡绿化覆盖率较低,沿岸居民随意丢弃的垃圾较为明显,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这些不仅影响河道的畅通,而且影响河的环境美观。

(四)管护机制尚未健全

河道管护缺失,机制尚未健全。河道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影响了长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河道长效管理虽已起步,但仍停留在搞突击应付检查阶段,推开的面也不广,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建议

(一)尽快研究制定出通山河(大路乡段)综合整治的整体规划方案。

(二)整治要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整治,综合利用”原则,集中资金,从上游开始逐步地、有计划地建设高标准连续性的河道工程,实现“整治一处,见效一处”的目标。

(三)实施系统性的综合整治。通山河(大路乡段)整治不单是防洪整治,更要从源头抓起,把整治工程延伸到水源地,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在综合整治过程中,进行生态修复、激活水体、畅通水系,统筹推进河道疏浚,结合城镇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四)进行绿化护岸。搞好河流两岸的绿化工程,不仅能起到保护河堤作用,还能让通山河(大路乡段)成为一道绿色长城。


第055号

 

标  题   关于城建规划决策者责任终生制和造成损失补偿的建议

建议人   徐宏发

内  容  

一、原因:

城建规划决策者失策造成国家和老百姓财产损失屡见不鲜。我亲眼目睹到通山县通羊河段规划的工程反反复复,规划的污水排放管道现在有的没起什么作用,一个河堤路填了又挖,挖了又填,此区居民房屋零乱无章,同一排房屋正负零高低不一,一个小区门前道路高低不平,……,一个规划说变就变,不但没变出什么花样,反而造成国家和老百姓的经济损失。还有少数污染排放的企业规划选址不当,造成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危险性。时常听到老百姓说“通山城建规划是糊涂划”。

由此,障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引发老百姓上访案件的发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二、建议:

1、为了建设美丽家园,城建规划决策者责任终生制必不可少,对推进“一张蓝图干到底”提供强力的保障,杜绝“一任领导一任规划”“政绩工程”等问题的出现。

2、对城建规划原因造成老百姓财产损失、健康损失的要给予补偿,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之一。同时,减少上访案件的发生。

3、对正在施工的建筑要加强跟踪监督,对违规建筑坚决拆除,决不姑息,对监管的责任到人。

4、为了山城人民塑造一片高品质的亲水休闲娱乐空间,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美丽的通羊河同时,要加强对两岸房屋整体规划建设和整改整治。

5、通山城内局部规划不可忽视,同样要加大监管力度,杜绝“糊涂划”。

由此,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满意度,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必然选择。


第056号

 

标  题   关于精准扶贫贷款模式的几点建议

建议人   叶文萍

内  容   提供明确的融资倾斜 , 鼓励企业及能人大户在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精准扶贫贷款主要模式为:贫困户申请贷款入股大户的产业项目,大户承诺还本付息并给予贫困户提供保障性收益,贷款还清后政府提供贴息扶持。这种模式目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1、60岁以上或者残疾的贫困户没有借贷资格;2、很多正常贫困户担心大户不还款自己要负责;3、大户认为贴息存在不确定性(发放了四年的贴息助农贷业务,享受了贴息的每年不到10户,去年大户带动的扶贫贷款本息还完并兑现了对贫困户的生活补助金、再申请贴息的时候,扶贫办说不能贴了)。

 建议鼓励企业及能人大户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带动或直接帮扶贫困户,对承担了扶贫责任的能人大户直接给予贴息贷款支持,政府资金担保,银行与能人大户直接发生借贷关系。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借贷风险、简化了扶贫贴息程序、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更主要的是可推动农村中小型经营主体的崛起成为扶贫的中坚力量。


第057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市容市貌秩序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陈  平

内  容   近年来,通山县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街变宽了,树更绿了,楼房更多了,灯更亮了,城市形象正在逐年提升。做为通山人见证了城市的巨变而感到十分高兴。但在县城内仍存在一些影响城市环境美的乱象,因此,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现在我将发现的问题发表如下:

一、各种机动车,电动车,摩托车随意停放,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影响到市民寸步难行。

二、各种小吃摊点随意摆摊设点,露天烧烤到处可见,摊点旁边污水横流,环境卫生极其恶劣。特别是在各学校周边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尤其严重,给学生,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乱堆放,乱张贴,乱扔垃圾,乱搭建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特别是乱扔垃圾现象十分严重。

四、农贸市场和周边环境恶劣,占道经营,污水漫溢,货物出摊位,乱堆乱放等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老城区汉林农贸市场,菜农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给市民行走,车辆通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因此我建议:政府要统一领导,协调交警,城管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一、利用社区宣传栏,新闻媒介,微信平台,给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市容整治行动深入人心。 

二、责成交警部门负责,加大对乱停放车辆进行严格监测管理,特别是对农贸市场,学校周边行车安全要更加关注。

三、真正落实门前四包制度,分区负责,责任到人,对监查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依章办事,同时加大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城区、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等区域内卫生死角的垃圾,杂草,杂物,路面和墙体污染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发动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保洁行动中来,开展卫生大扫除,确保小区内外干净整洁。

四、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整治城区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秩序,对市场进行全面整治规范,严禁占道,出店经营,切实加强清扫保洁,确保市场内外和周边环境整治有序,清洁卫生。

五、加强校园周边整治行动,规范学校门口经营秩序,取缔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的各小吃摊点、小推车,确保学校门口道路畅通,交通有序,通行安全。

                                     

 


第058号

 

标  题   关于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   吴超金

内  容   赤壁市不动产登记工作按照登记机构、登记依据、登记簿册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要求,加快构建权属清晰、分工合理、便民高效、法治保障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需要在市级层面出台法规规定。

一、不动产登记真难

1、大量的房地产不能登记。自1992年我市房改以来,年销售商品房从1993年的1万平方米左右到2017年的近75万平方米(7193套),共建成各商品房600多万平方米(6万余套),有1.5万多套已交付使用多年的房屋未能办证。

修建高铁、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建设、拆迁还建近30万平方米,因各种原因未能办证。

许多自建、改建房屋因各种原因不能登记,或者有土地登记无房屋登记,或者有房屋登记无土地登记。

2、横向比较,不动产登记比其他登记如工商登记、车船登记都难。

3、提交资料多,管理部门多,土地、规划、建工、纳税证明、身份证明、婚姻状况、房屋测绘、土地测绘、交易管理、权籍调查等等。

二、产生的原因

1、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除《物权法》、《婚姻法》、《担保法》外,还涉及《土地法》、《房地产管理法》等多部部门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最大限度地兼顾了上述法律关于不动产登记的差异性,但对某些存在争议的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遇到复杂的问题,在条例中找不到合适的依据,为了避免失误乃至行政败诉,往往趋于保守的理解执行相关规定,这样当事人被迫提供更多的资料,容易降低办事效率,引起服务对象的不满。

2、部分开发企业经营不善、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完成房屋预售后,由于经营不善,没有能力进行后续的规划、建筑工程验收,以及纳税义务,导致无法提供正常的登记手续。

法律、法规对不能办证的情形存在诸多规定,但是对相关部门主动介入,进行验收则没有规定,因此开发企业的不作为最终变成了对买受人的惩罚。

3、部门衔接不畅,未能实现联暑办公。申请人需要在几个部门之间往返,原登记档案资料尚未按照部、省有关要求移交到位。

4、历史遗留问题多。随着工作不断深入,过去分散登记遗留的历史问题逐步显现,例如:有房无地、有地无房;房产证多次转让,土地证至今未办理转让;房地登记用途、面积、坐落等信息不一致;因原单位撤销、改制、破产,公有住房或单位集资房购房户无法提供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和规划、建工部门相关证明材料;房屋建成多年,无法提供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和规划、建工部门相关证明材料,申请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群众维权呼声高,社会反响大。

三、建议与对策

1、出台市级层面可操作的地方性法规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出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办法,消除不动产登记障碍。

二是对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规定,使登记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登记平台建设,将登记中心、房地产交易管理、税务登记等多个部门整合到一个平台,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部门并行办理。

3、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保障登记机构的合法权益,使登记机构及工作人员在按照规定收件情况下不受到责任追究,为市民不需要提供繁多的登记资料扫清障碍。


第059号

 

标  题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北部空间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张文彬

内  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武咸一体化,建设北部空间。官埠桥镇作为北部空间的核心地带,近年来,随着梓山湖、际华园、省人防训练基地、市城投、大洲湖湿地、向阳湖湿地等项目落地,滨湖大道、城北大道、和谐路、青年路、忠义大道、张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官埠也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乡镇工作重心业转移到项目服务、征地拆迁、控违上来,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难题:

一是控规的压力。官埠片区属于165城市规划区,加之重大项目落户,导致部分住房困难群众,尤其是危房的,无法改建住房,比如紫潭村14组属大洲湖控规区,部分危房户群众多次上访,反映建房问题。

二是控违的压力。我镇将全城控违作为议案,提交镇党代会、人大会。每年花100多万聘请控违队,但受利益驱动,抢栽桂花桩、违法建房现象偶有发生,扰乱了农村社会和市场经济秩序。

三是拆迁的压力。目前在官埠片区,存在梓山湖、市城投两大拆迁实施主体,但两家单位拟出台的拆迁安置方案不一致,将导致征拆无法推进的局面。

四是还建的压力。农村拆迁还建不同于城市拆迁,大多数农民不愿离土离乡,还要兼顾农业生产。目前,整个官埠片区安置房建设尚未启动。

为了高质量推进城市北部空间发展,打造智慧城市3.0版,建议:

一是坚持高层推动。市级领导挂帅、组建专班、市区联动,抓好统筹推进。

二是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北部空间定位,合理规划发展空间、产业、基础设施、传统村落保护等。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借鉴成都、浙江等地乡村发展经验,适度保留规模较大、基础完善的村庄,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农村党建、农村宅基地管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打造环斧头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四是坚持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启动安置房建设,打造承接高质量发展的载体。


第060号

 

标  题   关于建立完善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建议

建议人   洪回德

内  容   故意、过失伤害、交通肇事等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往往因侵害人的赔偿能力不足,无法履行赔偿义务,致使受害人的民事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新的因不法侵害致困致贫的家庭,不仅与国家脱贫奔小康的大政方针相抵触,也是刑事司法追究中的一个难点。

在刑事司法追究,特别交通肇事案件的审判中,保护受害人的民事权利往往中刑事追究过程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受害人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是是否对侵害人判处实刑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侦查有起诉、审判阶段,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间是否达成赔偿协议,是否取得受害人谅解往往决定了判决的走向,只有达成了赔偿了协议,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才有可能判处较轻的刑罚。这就导致了两个方面的不公平,一是受害人方无原则的漫天要价,造成天价赔偿现象,引发更大的社会不公现象,继而诱发更多的受害人因得不到赔偿或是得不到超范围赔偿而无休止的上访、闹访的发生,二是侵害人因赔偿到位甚至超范围赔偿后,接受了更轻的刑罚处罚,造成将钱买罪的司法不公。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部分受害人的法定赔偿到不了位,法院只能依据法定刑罚从重判罚,而比照从重判罚,赔偿到位取得受害人谅解的侵害人只能依据法定刑罚从轻判罚,达不到司法公正的积极效果。而受害人得不到赔偿可能造成新的家庭致贫致困,形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了平息这些不稳定因素,各级组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维稳的角度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对一些闹访的当事人进行安抚,一些因受害上访、闹访的家庭因此得到了相应的救助甚至是高出应有赔偿的救助,而另一些自认的家庭可能就是真正的贫困家庭,这更是一种社会不公。

因此,建立合乎当前社会实际的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公民个体遭受无力独自承担的灾难和侵害时,政府有义务给予救助,帮其度过难关,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平。因此,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既彰显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又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左右,咸宁市建立了基数为1个亿的司法救助基金,和基数为5000万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专门救助因审判后无法执行的刑事案件受害人和交通事故受害人因无力支付抢救费和安葬费的事故受害人,当时的最高救助额为每个受害人最高5万元。但此基金的规模一直得不到扩充壮大,仅靠基金的孳息勉强维持支付救助对象。九年前的5万元能够解决一个家庭的很大困难,现在的5万元对一个家庭如同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救助的作用。且在救助支付的过程不是很规范,操作性不强,很可能导致救助的不公和暗箱操作的可能。

建议:1.要依照现有基础,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基金规模,从而使救助起到就有的效用。

2.建立规范的刑事案件受害人救助制度,对得不到赔偿的受害人依法依规进行兜底求助。

3.加强各种救助基金的管理,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的孳生。


第061号

 

标  题   关于依法取缔城区废品回收站点的建议

建议人   龙  栋

内  容   在2017年我市固卫过程中发现,城区废品回收站点分布于较多,且无证经营,占道经营,废品乱堆乱放现象非常严重。“脏、乱、差”是废品回收站点始终绕不开的坎儿,而且从事废旧物品回收经营的大部分是家族式经营,吃、住、经营于一体,形成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对城市环境、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这些废品收购站更加显得格格不入。在我市固卫复审迎检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成了“拦路虎”。 纸板、泡沫、塑料瓶等易燃物品无序堆放,且没有消防设施,也存在消防的安全隐患。

建议:1、由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实行“拉网式”联合执法检查,依法取缔城区废品回收站点,消除重大消防隐患,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2、在城郊建设规范再生资源市场,分类存放,规范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消除隐患。


第062号

 

标  题   关于加大力度规划预留村级发展建设用地的建议

建议人   王碎子

内  容   本届市委市政府换届以来,以“三抓一优”为抓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各项大手笔的投资项目纷至沓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随着项目落地的同时,大片土地被征用、许多村湾被拆迁,农民失地现象越来越普遍。伴随着失地带来的“群众就业无着落、村集体经济无来源”等问题也愈发突出。

如何让发展的红利让老百姓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既能解决农民就业,还能保证村级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容易导致村“两委”凝聚力下降,不利于基层政权稳固,影响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以咸安区贺胜桥镇为例,该镇镇域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随着2009年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将有44.6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征收,贺胜村、滨湖村、桃林村将被整村搬迁,失地农民将达1.2万人。

征地单位根据被征地方的征地面积,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一般为5%-8%)给被征地方,这在很多地方、很多项目上都是一个通行的做法(周边地市如武汉、宜昌、黄冈等都已出台了关于发展预留用地有关政策法规或办法)。为了确保开发村随着项目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各开发村对于预留地发展均有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尽快规划和落实好村级预留地政策,对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生活意义重大。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建议市级层面出台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办法”或“村级发展预留用地管理办法”。明确对人均不足0.3亩耕地的村按照一定比例预留土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并与该地整个发展规划同审批,同规划、业态纳入配套管理。

二、由市、区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单位协同配合,调整土地规划,加大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力度,加快转变土地性质。

三、市、区其他相关局委做好预留用地开发建设政策支持等相关工作。


第063号

 

标  题   关于理顺温泉城区社区管理体制的建议

建议人   饶耀华

内  容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任务是实现社区的有序管理,为社区成员服务。城市居民通过社区居委会这一组织形式实现对社区事务和自身利益相关事务的管理和参与,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温泉城区社区基本情况

温泉办事处目前共有10个社区,为温泉城区约15万居民提供服务。根据《咸机编【2002】56号》文,我处2001年10月至2004年7月成立的十个社区居委会级别为事业编制的副科级单位,每个社区核定3名事业编制,经费渠道三个三分之一支出形式,由开发区财政负担18人,市财政负担9人,其人员严格从开发区管委会及温泉办事处干部中选调。温泉办事处划归咸安区管理后,我处社区逐渐从副科级事业单位演变成居民自治组织。目前我处十个社区共有在编人员26人(其中退休6人),公益性岗位人员126人,社区聘用人员5人。每个社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文书1人,党群建设、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环境治理、综治维稳六大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人数。

二、存在的问题

(—)社会事务越来越多,社区人员疲于应对。

社区职责范围内事务繁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应承担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办理居民公共事务、调解邻里纠纷等六大任务,这些任务分解到社区就变成30余大项100余小项工作,数十个市直、区直部门工作任务都延伸到社区,每个社区要悬挂警务室、科普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多种牌子,而这些除了党员活动室等等少数定期开展活动外,大部分组织机构牌子用于迎接各类检查,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资金投入。甚至有些单位强把社区无法完成的任务也交给社区。如:司法部门要求社区提供亲属关系证明、棚改部门要求社区提供房屋结构证明、工商部门要求社区提供无噪声影响证明、公安、保险部门要社区提供被盗金额证明等。

(二)经费渠道来源不足,社区运行日益艰难。

在实际工作中,社区一是要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各项工作需要大量活动经费;二是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文明创建等工作,这些也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三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自身水、电、暖、电话费、电脑、打印、宣传牌制作等都需要大量经费等。目前,社区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只有三种,一是区级财政拔款每年每个社区4至6万元;二是“费随事转”工作经费1至2万元,三是办事处有限补贴。这些收入远远满足不了社区支出的需要。以2016年为例,全处10个社区各类收入约为391.6万元(含事业编人员工资和办事处拨付103.7万),支出高达459.6万,缺口资金达68万。这些缺口资金只有靠社区找各单位“化缘”。

(三)人员待遇普遍偏低,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一是工作人员流动性太大。目前,我处社区工作人员由事业编制人员、公益岗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组成,社区“两委”大部分由公益性岗位人员担任。但公益岗位人员每个人只能在有效工作期间享受一次公益岗位,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期满则必须更换一次新人,人员更换过于频繁,一些年轻的、有工作能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却不能留在社区工作,刚适应了工作岗位就要换人了,这种机制严重制约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发挥。二是人员待遇不一且偏低。公益性岗位分管理型和服务型,他们在社区的工作任务基本相同,因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甚至做事多的工资低,做事少的工资反而高的现象,极大地挫伤了专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公益性岗位补贴不足2000元,绝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难以维持生计,无法安心工作。三是补贴发放迟缓。社区工作已成为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专职工作,但他们工资和社保补贴每季度才发放一次,很多工作人员三、四个月才能领取一次补贴,生病住院更无法及时报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三、几点建议

1、理顺社区管理职能,从源头上为社区减压。一是按《咸机编【2002】56号》文,我处的十个社区居委会级别为事业编制的副科级单位,每个社区核定3名事业编制,全处共应有30名事业编人员,但目前我处社区仅有26名事业编人员。建议补齐缺编人员。二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和指导性目录,全面清理现有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明确社区工作职能,明确规定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由谁准入、准入什么,社区公章使用管理范围区。

2、加大社区经费投入,从根本上给予社区保障。财政每年只按每个社区4至6万元拨付工作经费,这些经费无法满足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提高社区工作经费的拨付。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职责范围内的需委托社区公共服务站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需通过签订协议、购买服务等方式,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交由社区公共服务站承办,提高费随事转的标准。

3、切实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以适当的待遇留人。一是及时发放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补贴;二是调整缩短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差别;三是适当延长公益性岗位的服务期限,确保社区工作的稳定性;四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用待遇留人。


第064号

 

标  题   关于进一步规范征地苗木补偿工作的建议

建议人   王  波

内  容   随着咸宁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征地拆迁的量越来越大,基层在征地拆迁一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化。主要存在有补偿标准不一、补偿价格调整不及时、抢栽抢种打击不力等现象。咸宁目前征地的单位有咸宁高新区、城投、交投、联投、县市区政府等,但各单位征地的苗木补偿价格都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全市没用一个统一的补偿标准,同时,现有的补偿标准都是几年前的补偿标准,没有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更新,与现实的价格行情严重不符,以咸宁高新区为例,到现在还有沿用2015年的赔补标准,导致某些树种(如桂花)赔补价格居高不下,另外对赔补评估细节分得不够细,大多以胸径、地径大小为评估标准,而忽略了树木的蓬径和树型的美观度。因抢栽比抢建成本小、风险低,所以抢栽比抢建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大,导致一些人便钻空子,铤而走险,想尽各种办法抢种抢栽谋取利益。在抢栽抢种的巡控打击行为中,由于受区域面积大不好发现、打游击战不好应对和打击缺乏法律依据等因素,打击效果不是很好。

在当前,信息传播十分迅速,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在依法依规和规范透明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好,根据全面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必须在工作中规范、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基层面对群众的各项工作中更是要细致入微,严格到位。

因此,我建议:

一、要统一征地苗木补偿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对全市的征地苗木补偿标准进行统一,补偿的标准要深入切合地方实际,不高不低,至少一年要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并及时公开发布,便于各地操作。同时为了控制抢栽抢种行为,不造成资源浪费,明确对于一些没有抢栽抢种的土地给予一定奖补,以便平衡利益分配。

二、加大对抢种抢栽行为的打击力度。要组织出台相关的控违实施条例,加大对山体、基本农田以及连片耕地的保护,不能因为谋求苗木补偿当前利益,破坏了农业耕种的大稳定,国土、林业、城管、乡镇政府、村委会要联合发力,共同维护,把此项工作纳入到考核内容之一,确保取得实效,落到实处。

 

 


第065号

 

标  题   关于请求将通城县左港村纳入“50个绿色示范乡村、企业兴乡工程、四好农村路、30个高标准美丽示范乡村和203个改革试点村”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黄  晖

内  容   通城县五里镇左港村地处左港水库中上游,与湖南岳阳县交界,是一个集边区、库区和老区于一体的建档立卡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版图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0亩,其中水田987.6亩,山地面积7984亩,水库库容19万立方米。辖9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村落,789户3787人。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8户1071人,2016年人均收入4880元。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气候宣人,是一块深藏于深山的美玉。但由于交通环境差,全村仅有一条3.5米的进村公路,加上信息不畅,导致农民收入靠打工,耕地面积少,吃饭靠救济。村级集体无收入,办公活动场所破烂不堪。

    2016年,瀛通公司董事长黄晖先生为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瀛通公司与左港村形成帮扶对接,黄晖先生个人计划三年内投资3000万元对左港村进行帮扶,通过改造升级基础设施(道路拓宽及硬化、建成村级文化广场一个、环湖自行车赛道6.8公里和一批美化亮化工程)、产业发展(光伏发电、畜牧养殖)等进行整体改造、兴建,力争让左港村按期实现脱贫目标,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今年7月6日通城县扶贫慈善晚会上,他再次响应助力“精准扶贫”倡议,现场捐款1000万元帮扶贫困群众。

    目前,整个帮扶计划都在有序进行着,为了更好的响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左港村美丽乡村的打造,特建议市政府将左港村纳入“50个绿色示范乡村”、 “企业兴乡工程”、“四好农村路”、“30个高标准美丽示范乡村”和“203个改革试点村”建设,让左港村早日脱贫、致富、美丽,并将左港村打造成为全市"百企联百村"乃至是全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示范乡村。

 


第066号

 

标  题   关于将闯王镇纳入市重点旅游开发规划凸显闯王文化园的建议

建议人   李雪梅

内  容  

    1.咸宁旅游资源众多,但“闯王”具有唯一性,应该把咸宁作为全国唯一拥有这一资源的主体进行宣传。同时“闯王”文化具有两面性,闯王(李自成)因为亲民、爱民、为民、自治自律取得成功,这是正向积极的一面,另外还有疏民、便民、享乐、腐败自取灭之的教训。这两个方面都应该进行广泛宣传,让闯王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2.加快闯王文化园建设力度,成功打造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3.闯王镇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应配套开发镇域内各种资源,让闯王文化带动曾经出过帝师,皇帝钦赐“孝子牌坊”,敦煌藏经卷发现者第一任县令故乡的人文富镇和一步一景的自然资源强镇——闯王镇,实现旅游大发展,成为咸宁一颗璀璨明星。让游客因闯王而来,因闯王镇而留,因通山而消费,因咸宁而流连忘返。


第067号

 

标  题   关于加快城市电动车管理立法的建议

建议人   蒋志强

内  容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依赖也增大,购买电动车的人群越来越多,但这些电动车无牌无证,很少遵守交通规则,由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繁,使本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电动车特别是三轮和四轮电动车已成为本市新的交通隐患,监管的空白,交警、城管想管没法管。目前,本市电动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电动车特别是三轮、四轮电动车,无视交通法规,抢占道、串道现象严重,没有牌照和保险,驾车人没有驾驶证,带来安全隐患,也给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压力。

二是电动车无证无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不能抵御理赔风险,难以解决带来的各种纠纷。

建议加快对本市电动车管理的立法,使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第068号

 

标  题   请求将给予瀛通通讯的“一企一策培育瀛通等龙头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到实处的建议

建议人   黄  晖

内  容   瀛通通讯始创于1999年,2006年回归家乡咸宁通城投资创业,2010年开始运作上市,进行股改整合,成立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13日,在深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是咸宁市第一家本土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2861。公司现已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八个子公司、四个事业部、四个研发中心和一个管理学院。现有员工总数6000余人,其中湖北园区现有员工3000余人,年上缴税收上亿元。专业从事耳机线、耳机半成品、耳机成品、USB数据线、智能手环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致力于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的开发研究,拥有自主研发专利325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十佳科技创新企业、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改革奖-企业奖、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称号、咸宁市十大纳税企业、广东省高新科技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AAA信用等级企业等数十项荣誉。

    瀛通的一路快速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关怀,为更好的利用瀛通的资本平台、上市平台,为咸宁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请求市委市政府将给予瀛通通讯的“一企一策,培育瀛通等龙头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并引见需要合作的好企业、好产业与我们瀛通对接,为打造瀛通集团给予强有力的帮扶,带动咸宁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振兴咸宁的实体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069号

 

标  题   关于市农科院相关事项的建议

建议人   闻慧琴

内  容  

1、希望恢复科研事业单位通讯补贴。自市里2016年3月份取消事业单位通讯补贴后,科研人员一直要求恢复事业单位通讯补贴,在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中,经常要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以及农户电话联系,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科研人员电话费用开支大,每月将近200元,急切盼望能恢复通讯补贴。

2、希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惠及到每个科研人员。全省公车改革目前已经启动,科研人员经常要坐车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基地开展科研试验工作,还要经常深入全市各乡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公车改革后盼望能享受到车补。

3、希望引进人才住进单位附近的廉租房。近年来,我院先后通过“招硕引博”引进研究生12人、党政干部储备人才1人。目前还有7名引进人才在外租房住,每月房租将近800元。多次申请离单位较近的“长安花苑”廉租房小区无果,希望能本着爱惜人才的宗旨,帮助协调解决。

4、希望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自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以来,一些惠及科研人员的政策仍未在我市落地生根,尤其是对科研人员个人的奖励机制未出台,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希望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的个人予以重奖。


第070号

 

标  题   关于落实高新区民生政策需求的建议

建议人   杨卫国

内  容   咸宁市为进一步发展好高新产业,提升咸宁经济,创新发展观念,2016年将横沟桥镇整体托管到高新区,托管运转两年来,围绕高新区“征地拆迁建厂房,招商落地优环境”的工作重点,项目建设,能效性提高,园区经济得到提升,带动了园区周边产业发展及老百姓就业和收入,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同时,还有一些涉农的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未落到实地,为保障“市区一体”体制下,横沟桥镇的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和民生工程不萎缩,现根据托管后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提请咸宁市政府予以协调解决。

交通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路网建设的项目申报、道路 (危路、危桥)建设和防护工程的组织实施、道路的养护。建议:项目申报纳入咸安区总体计划,落实市交通局分配份额,组织横沟镇内项目建设的实施和养护指导,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由高新区足额配套到位。
    水利局:存在的问题:农村塘、堰、库、渠的建设、整修和管护,农村安全饮水,水系建设,水环境治理等项目的申报和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建议项目申报纳入咸安区总体计划,落实市水利局分配的份额,项目的申报、业务指导、管理要求按原渠道和程序纳入咸安区统筹管理和指导;需地方配套资金由高新区足额配套到位。

    农业局:存在的问题:1、农业项目申报和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无专业对口部门对接,导致横沟桥镇农业生产规划、农业技术更新、产品更新停滞不前,2、咸安区不再办理横沟桥镇新型经营主体申报、验收、审批项目,不利于横沟桥镇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有序发展;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业务部门对接指导;4、农资市场经营监管缺失,托管后,种子代销证、农药经营许可证咸安区不再办理,高新区又没有相关职能,导致证件到期后经营户成为无证经营户,影响经营户经营。咸安区农业局执法大队不再监管横沟桥镇农资经营质量及进出货物渠道登记,导致农资市场监管缺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建议:将横沟桥镇农业项目申报、农业生产规划、农资市场监管、农业技术指导等纳入咸安区统筹,需地方配套资金和项目奖补资金由高新区足额配套到位。
    农机局:存在的问题:农机补贴和秸杆还田等项目申报、业务指导缺失,导致农机市场萎缩,农业生产水平下降。建议:对横沟桥镇农机部门的项目申报按原渠道列入咸安区统筹,将横沟桥镇农机发展列入片区发展规划,鼓励横沟农机合作社为咸安区农机事业发展作贡献。需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由高新区足额配套。

 


第071号

标  题   关于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杨湖河工程整修的建议

建议人   杨卫国

内  容   横沟桥镇杨畈村杨湖河为双溪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马桥镇鳌山村,流经杨畈村原湖桥村,由杨畈村杨家畈流入双溪河,是上世纪70年代人口挖掘的一条生产生活河流,全长2公里左右,两岸有2100多亩良田,河堤是供我村1500多人出行的通村公路。由于已经使用40多年,杨湖河中上游段河底淤积,倒塌严重,2017年8月13日特大洪水由于行洪不畅,造成大面积良田被淹,给村民带来很大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河堤公路多年来受洪水侵蚀,部分路段迎流顶冲岸坡垮塌,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杨湖河上段马桥鳌山村,下段双溪河道国家已整修,为打通断头河,提高水体流动性,建议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杨湖河进行清淤、护坡整治,并将河堤公路重新硬化。

此建议在咸宁市第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已经提出,问题到现在还未解决,望市领导重视将此项工程整修为感!

 

 

    


第072号

 

标  题   关于修建幕阜山旅游公路主线和支线连接线的建议

建议人   王京华

内  容   该连接线即金塘集镇至柃蜜小镇快捷通道,全长7.8公里,该路贯通能有效解决区域交通劣势,快速融入半小时县域经济圈;对接江西,发展山区经济。

 

 


第073号

 

标  题   关于加强我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夏  敏

内  容   物业服务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民有所呼”的重要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建住宅小区的不断增加,我市在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因物业服务质量下降、小区维修责任不到位、物业费用收缴扯皮、小区内私搭乱建、肆意毁绿占绿、私建车位、安装地锁、破墙开店等引发的物业管理纠纷日趋增多,加之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业主委员会成立难、老旧小区无人管等问题,造成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物业服务企业的生存和社区的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市城市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文明发展,群众反响强烈,希望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如下:

一、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物业管理的有效监管。按照《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的规定, 理顺管理体制,多方联动,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房产主管部门负责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建设、国土、公安、民政、环保、城管、工商、质监、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物业服务监督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和指导本辖区内的业主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协调物业服务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关系,调解物业服务纠纷;居(村)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与物业服务有关的工作。同时,将物业服务和管理纳入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

二、加强专题调研,破解物业管理难题。结合《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调研,摸清我市物业物业管理整体情况,针对存在的物业管理体制不健全、老旧无物业管理小区无人管、物业服务企业资质低、物业纠纷处置难、物业行业健康发展制约因素多、业主缺乏正确物业消费观等问题,研究对策,制定实施办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构建监管有力、服务到位、收费合理、群众满意、运营有序的物业市场秩序,推动我市物业管理上水平。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建立完善价格机制,分类收费,质价相符,信息公开;建立物业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聘,通过市场调节方式,淘汰一批不适宜或者管理经营不善的物业企业,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展物业管理工作;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考评机制,聘请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开展业主满意度测评为主,结合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房产部门的评价意见,形成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考评结果,并予以公示。

三、强化行业自律,切实发挥物业管理协会作用。市物业管理协会要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贯彻落实本行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规范,促进物业服务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向政府反映行业的建议和要求,在政府、企业与广大业主之间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四、强化宣传与监督,确保法规规章有效实施。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物业管理有关法规规章的宣传,对涉及本部门义务或责任的规定要加大执行力度。同时,加大对法规规章执法检查力度,强化贯彻实施责任和行政问责。

 


第074号

 

标  题   关于加快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   徐文华

内  容   咸宁市位于华中腹地,紧邻新一线城市武汉市,同时也是武汉“8+1城市圈”中一员,地理区位优势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咸宁市的交通条件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咸宁水路有嘉鱼码头、潘湾港码头、赤壁码头;公路有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咸通高速、武深高速嘉鱼段等连接全国各地公路大动脉,铁路有京广线等。

我市一直持续发展本地实体经济,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工业产业园区内的工厂企业接踵而至,对于企业而言,原辅料如何进来?产品又怎样出去,是实体经济参与市场竞争极其重要的环节。

但是,目前企业均不能按需选择运费方式,公路运价是铁路运价的两倍,铁路运价又是水路运价路的两倍,水路运价最低,可船舶只能接受整船发运,不接受配货,铁路又不能及时拿到车皮计划,公路一方面运价高,另一方面零担货物运输配货时间长。现有的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

因此,我建议,咸宁市应积极整合现有条件和各类资源,发展物流产业、成立物流园,争取早日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物流集散地的一份子。只有重视物流产业发展,才能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效“强心剂”,才能真正意义上吸引企业落户咸宁、留在咸宁、助力咸宁。


第075号

 

标  题   关于加快建设“凌霄文化体验园”的建议

建议人   陈  蕾

内  容   凌霄文化体验园位于咸宁高新区,107国道与S317省道交叉位置,临近武咸快速通道,距武汉仅60公里,离横沟城铁站只5分钟车程,地理位置极佳,交通十分便利。

凌霄文化体验园是由咸宁本土全力打造,集鲜花观光、文化探寻、养生保健、农家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建成后,将成为香城泉都的又一张金名片。

目前,凌霄文化体验园已初具雏形,第一期已投入500万元,租用土地 300多亩,种植凌霄花160亩。由于第二期相关项目和第三期配套设施还未建成,因而规模效应还远未达到。当前正处于凌霄文化体验园建设的关键期,需要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将该项目规划情况、面临的困难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凌霄文化体验园景区组成

1、凌霄花海(鲜花观赏)

凌霄文化体验园现已种植凌霄花160亩,后期还将扩种。凌霄花海建成后,观赏价值极高,可供婚纱摄影、游人拍照或采摘等。

凌霄花属紫葳科,为攀援植物,适应性较强,不择土,枝丫间生有气生根,以此攀缘于山石、墙面或树干向上生长,多植于墙根、树旁、竹篱边;花期长达100天,每年农历五月至秋末,绿叶满墙〔架〕,花枝伸展;花型主要为红色的喇叭花,开花之时将形成一片花海,一簇簇桔红色的喇叭花,缀于枝头,迎风飘舞,格外逗人喜爱。

2、凌霄阁(凌霄文化)

在凌霄花海附近建设一座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徽派木质结构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凌霄阁。凌霄阁由阁楼、戏台、茶楼三部分组成,主要展示与凌霄花有关的文化。

阁楼为展示区,主要展示与凌霄花有关的诗词、典故、传奇、绘画等。凌霄花的寓意丰富,它的花语是“敬佩、声誉”,寓意着慈母之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制成花束,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为志存高远。宋代贾昌期赋诗赞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唐代的欧阳炯、宋代的陆游、现代的舒婷等许多诗人都写过凌霄花的诗词,好好挖掘,再请些书法、绘画大家来题写、绘制,将会形成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戏台为展演区。凌霄戏台的修建,既可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又能为各类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舞台,延续传统文化血脉;还可让游客过把戏瘾,还提供各种古代服装,供游客拍照留念。乾隆年间,商贾到横沟桥镇凉亭垴进货、堆点、销售之余,就喜欢在乡村戏院流连。同时,可结合凌霄传说编排《凌霄记》地方戏,还可上演《茶马古道》,再现历史繁华。

茶楼为品茗区。茶楼掩映在凌霄花海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此打造古色古香的茶道文化,可以满足贵宾接待、商务洽谈、朋友聚会等需要。

3、凌霄谷(药用价值)

凌霄谷由保健药品中心和凌霄鲜花洗浴中心组成。除观赏价值外,凌霄花还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味辛酸,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行血去瘀、凉血祛风之功能。其花主治凉血,化瘀,祛风,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其根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急性胃肠炎。凌霄花的药用价值高,在中药市场上供不应求。其花也是很好的食材,味道可口,制成鲜花饼,回味无穷,更是美容护肤佳品。

后期准备建一个凌霄鲜花洗浴中心,一次性可接纳50人左右,供游客和亚健康群体使用,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减轻他们的病痛,增强他们的体质。

4、凌霄农场(体验农耕)

凌霄农场由手工作坊、农耕馆和开心农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体验式农场。

手工作坊可以让游客体验亲手制作农家地道美食的乐趣。为此,我们采访本地老人,挖掘出了失传很久的咸宁本土糕点——小蒜粑。为了让小蒜粑味道纯正,我们特意留了一块地种植小蒜,打造纯绿色食品。 除了小蒜粑,还挖掘出了十几种手工食品,让游客面对面地看、学,亲手制作。另外,我们精心打造小蒜粑、桃珠豆腐,争取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给咸宁儿女留下一份故乡难以磨灭的舌尖记忆。

农耕馆主要陈列明清时期的陶器、瓷器,各个时期的农具、农家生活用品,墙上张贴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农耕馆里都为实物展现,让游客亲眼见证我们勤劳智慧的祖辈,制作和使用的工具和日用品,了解农耕文化。农耕馆的另一部分为水上长廊,长100米,宽4米。长廊周边还建有亭台楼角、假山回廊,特别是悠闲的锦鲤在水里自由欢快畅游,游客可喂养水中的金鱼,体会戏鱼之乐。

开心农场主要是让游客体验农耕生活乐趣。现在的城里人都渴望回归自然田园,休憩心灵。因此,准备在园内开辟200亩种植园,划分成许多小块,供游客们体验亲自种植的快乐。每到周末,游客可带上一家人,或三五好友一起前来,租一些农具,种上自己喜爱的蔬菜;到收获的时候,有一起前来采摘、收获,然后亲自烹饪、品尝亲自种植和收获的绿色蔬菜,让游客真正体会田园之乐。

二、凌霄文化体验园面临的困难

1、资金困难。一期虽已投入500万,但要把凌霄文化体验园打造成鄂东南的一张黄金旅游名片,后期的建设、配套设施还需要大投入。

2、宣传力度不大。因建设进度和资金问题,凌霄文化体验园对外宣传力度不大,了解凌霄文化的民众不多,社会知晓率很低。

3、缺乏产业规划指导。如何将凌霄文化体验园做大做强,还需要进行产业规划,需要行业指导。

4、后期扩建需要征用土地,难度较大。

三、关于加快凌霄文化体验园建设的建议

1、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可帮忙解决贷款难、土地征用等难题,也可以帮引进投资伙伴,解决后期资金困难。

2、需要市区各大媒体的大力宣传。凌霄文化属冷门文化,但冷门文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农家生活体验也是市场潜力巨大;因而凌霄文化体验园开发得好,的确可打造成鄂南的金名片。

3、可在园内开展作家、诗人等联谊活动,可提升凌霄文化体验园的美誉度。

4、由政府牵头,可带领相关负责人到类似旅游点,学习建设和管理经验。

5、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让园子每一处看起来都像一幅画,打造精品文化体验园。

建设凌霄文化体验园的初衷是想帮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保存文化遗产,建设美丽新农村。在第一期项目建设中,照顾、安排农民用工60多人,每人平均年工资20000元左右,基本上当地村民全部安排用工。因此,请求市区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帮助、支持,以期在今后的项目中做得更好,走得更远,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076号

 

标  题   关于农村建房“建新拆旧”的建议

建议人   雷  玲

内  容   盖房子是农村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在当前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在自己原有的宅基地折旧建新,成了政府鼓励的一种方式。折旧建新是国家实行“一户一宅”政策的措施,即新建房后,拆除原有旧房,或者拆除旧房后,建设新的房屋,但是目前农村建房多数是“建新占旧”。旧房子本就年久失修,再加之无人管理,导致“旧房”变“危房”,这不仅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现象,我建议:

1、农村建房必须坚持规划优先,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一律不得批准建房。

2、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范围的巡查管控,严禁私自建房。

3、严格控制农村建房的“超高超大”。

4、严格执行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政策,针对目前农村的旧房,政府可以出资统一收购,统一修建成民宿,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农村打造成城市居民寻找“乡愁”的好去处。

 


第077号

 

标  题   关于解决好城中村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   饶耀华

内  容   城市控违工作事关城市健康发展,事关咸宁国际生态城市的打造。近几年咸宁城区控违力度持续加大,极大遏制了违建现象。仅温泉办事处2017年共发现违法建设236户,已拆除208户,责令停工28户,共拆除面积12350平方米,广大群众拍手叫好。但在控违查违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类群体。属城中村村民,家庭经济状况差,住房紧张,有的房屋漏水,有的甚至是危房,有的一家三、四代人蜗居在几十平米的老房子里。有住房刚性需求,但又无财力购买城市商品房,期望能在自己的地方建一栋房子居住。据初步统计,温泉办事处辖区五个村有31户村民建房愿望异常强烈,在办事处严格控违下,不断上访,情绪激烈。这类群体又往往受到周边居民的同情。加大了城区控违的难度。

建议:

1.城市控违宜疏堵结合,在制订城市规划时适当考虑这类困难群体的诉求,不搞一刀切。

2.在规划的区域内,对村民自建房统一建筑风格,充分体现鄂南民俗特色。

3.严格村民自建房的准入条件,严格建房审批制度。


第078号

 

标  题   关于请求市政府注入一批优质资产促推市交投集团做强做优做大的建议

建议人   陶  涛

内  容  

市交投集团介绍:

咸宁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根据市政府2015年第16次常务会议纪要文件精神,以原市交投公司为主体,整合市交通运输系统优质资产资源转型重组而成,由咸宁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由市政府委托市交通运输局管理。

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集团直属子公司4家,分别为:湖北兴达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咸宁市禄神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咸宁市安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咸宁市鸿泰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集团成员公司3家,分别为:市温泉中心客运站、市恒发检测服务公司、市路桥工程公司。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

交投集团投入项目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借款,贷款利息高,且承建的都是公益性无收入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重,偿债压力大,严重制约集团的发展。交投集团拟发行5-8亿企业债券,要求净资产达到30亿元,我集团公司2017年6月请求市交通运输局上报市政府《关于恳请支持交投(集团)公司做强做优做大的请示》(咸交通文〔2017〕102号),请求市政府注入一批政府拥有的优质资产,暂未得到批复。为了做强做优做大交投集团,恳请市委市政府扶持注入一批优质资产,增加净资产,满足我集团公司发债需求,并请求将有实际盈利运作的国有公司通过股权重组的形式并入交投集团,增加交投集团自身盈利能力和自身实力,保证集团收益来源。

 

 

 

 

 

 

 

 

 

 


第079号

 

标  题   关于理顺咸安区域内120急救指挥中心领导管理体制的建议

建议人   邓先玲

内  容   120急救指挥中心是在本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负责本区域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服务保障工作的机构。

120急救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急救车辆按就急、就近、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

咸安区域内急救体系建设现状:1个120急救指挥中心,2个120急救中心(咸宁市中心医院和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4个一级急救站(汀泗急救站、横沟急救站、双溪急救站、高桥急救站),由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6个急救中心(站)实施院前急救工作。

120急救指挥中心设在原市卫生局办公楼,工作人员由市中心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抽调人员组成(市中心医院8人,市第一人民医院4人),指挥中心负责人(中心主任、副主任)由市中心医院抽调的人员担任,抽调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各自医院承担,指挥中心运行的费用由市财政拨付。

自120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以来,在应对特重大事故和各种突发事件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目前,咸安区域内6个急救中心(站)运转有序正常,但指挥中心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管理难度大。工作人员来自两个医院,成份比较复杂,思想认识很难统一,同时两个医院的管理、工资待遇不同,但抽调人员的工作量相等,工作性质一样,这一切都为中心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二是急救潜在风险高。工作人员来自两个医院,而两个医院均设置有急救中心,有时难免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按派车原则指挥调度急救车辆,给急救安全留下隐患;三是医院工作压力大。120急救指挥中心由政府卫计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而目前咸安区域内120急救指挥中心领导管理运行不太规范,给医院人力资源和经济带来一定压力。

综上所述,建议120急救指挥中心由市政府或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设管理,与医疗机构脱钩。

 

 

 

 

 


第080号

 

标  题   关于企业资金困难而长期拖欠员工五险缴纳的意见

建议人   徐笑天

内  容   社会保险是一项关系到中国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基于上述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的强制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是单位的法定义务,单位不依法交社保的行为构成违法。

这些规定是国家为企业和个人解决后顾之忧的良策,然而近年来部分企业时常出现大额欠缴职工社会保险金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部分企业因经济困顿而导致无力续缴,有的企业拖欠达2年甚至更长时间。并且一些企业每月还从员工工资中已扣除了个人缴费部分,每年的大病医疗也按时扣除了,但长时间一直拖欠缴费。员工离职,却因之前用人单位前期保险的欠缴而不能往下续交保险,生病也因职工医保欠缴费而不能正常报销,并且因办理了职工医保而不能再购买社区居民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合理的保障。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部门也都说自己无法解决无权解决,税务部门的催缴也无济于事。那么这一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该如何得到保障,到底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希望政府在想办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经济形势下的资金困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生存难关的同时,想办法落实解决这种“名存实亡的保险”问题。

     社会保险金的拖欠,不仅影响到众多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着区域内社会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行。就如何解决企业欠缴社会保险金问题,个人认为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社保部门定期向监督机构报告制度,同时监督机构要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活动,并将结果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并且建议给予特困企业适当的政策倾斜。对困难企业基金筹集不足的部分,经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保证。

 

 

 

 


第081号

 

标  题   关于督促联合水务加快城乡结合部水改的建议

建议人   张文彬

内  容   官埠桥镇湖场村、紫潭村是市区城乡结合部的城郊村,当地在2006年左右实施了国家安全饮水工程,其中湖场村466户、紫潭村556户。这些农户水管与联合水务供水管连接,安装了一块总水表,委托一名村干部收取水费。由于供水管网缺乏日常维护,自来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联合水务水价2.3元/吨,现在农户实际用水水价达3.5元/吨,还经常出现水管破损停水现象,群众苦不堪言。

据了解,与上述情况相同的湖场村1组176户实施水改,每户上交水改费用1600元,同时村组承担了挖洞、水管铺设等费用16万多元,水改费用十分大,村组无法承担。

建议:督查联合水务加快城乡结合部水改工程,并在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上给予适当优惠。

 


第082号

 

标  题   关于规范城乡管道燃气施工的建议

建议人   龙  栋

内  容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燃气使用需求的增加,次干道上特别是背街小巷经常会看到一些施工队伍在铺设燃气管道,但施工现场没有遮挡,开挖的土方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两侧,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在调研中还发现这些施工队伍多是由国有燃气公司发包给本地的一些小公司进行铺设,施工的预埋仅有一个设计方案有些甚至没有设计方案,更谈不上到规划部门报批,也没有施工的监管部门参与。

上述的种种情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开挖无遮挡和土方、建筑垃圾在影响市容市貌的同时,影响到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2、担当小公司在铺设过程中还有外包现象,且没有施工监管方,可能会有没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对管道后期安全运行埋下隐患;3、没有经过规划部门规划,管道的走向比较随意,时间长后因线型没有到相关部门备案,给后期的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后期的城市总体布局,同时增加建设成本。

建议:

1、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审批手续,规范进行建设。

2、管道燃气工程施工图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未经图审机构审查及审查不合格的,不得交付施工。

3、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须包含管道燃气专业部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将燃气专业列入监督范围。

4、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有关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依法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083号

 

标  题   关于将《江南桂花香》列作市歌的建议

建议人   毛晓光

内  容   《江南桂花香》自2003年诞生至今,已有15年了。15年来《江南桂花香》优美的旋律、朴实的歌词和歌手甜美的音喉,已深入咸宁市民的生活之中。从白发老翁到呀呀学语的稚童都能哼唱两句。

《江南桂花香》根治鄂南文化沃土,音乐旋律继承了咸宁民歌丰富的养分,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个性,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旅游亮丽的名片。

《江南桂花香》文字朴实,时代气息浓郁,既歌颂劳动人民勤劳致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又真实地赞美了咸宁桂花飘香的动人情景,具备市歌的内外部条件,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建议:将《江南桂花香》列作市歌。

                        

 

 

 


第084号

 

标  题   关于开通温泉城区至双溪桥镇客运班车的建议

建议人   陈国松

内  容   双溪桥镇是由李沛乡,担山乡、杨堡乡等合并而成,人员多,范围广,面积大,镇内有企业、学校、医院、财政所、银行等部门单位,这些单位干部职工很多住在咸宁城区,大部分人每天需要回家住。咸宁双溪湖北精华纺织集团的员工大部分都在咸宁城区购买了住房,孩子在城里上学,因没有直达温泉的客运班车,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由此,导致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双溪桥政府、学校、医院、派出所、电力、财政所等政府部门单位,没有什么“奔头”的干部职工都想办法找关系,调进城里工作,以致这些单位留不住人,特别表现在学校这一块,中学差教师,小学更差老师,目前双溪桥镇聘请代课教师都十分困难。二是企业单位招不到员工,例如: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招聘企业管理人员十分困难,集团公司待遇很好,工资出到每月3000-4000元,年终有3000-10000元奖金,并交纳“五险一金”都招不到人,

建议:开通温泉地区直达双溪桥镇客运班车,以方便群众,施惠于民。

 


第085号

 

标  题   关于解决高新区饮用水质的建议

建议人   杨卫国

内  容   福人药业金身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高新区内,是一个私营制药企业,制药企业对水质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水质问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水质混浊,影响员工身心健康;二是水量小水质差,过滤膜1至2个月要清洗,增加生产成本。

建议: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对待,督促水务部门尽快解决高新工业园区用水问题。

 

 

 

 


第086号

 

标  题   关于改善马桥镇樊唐村卫生和交通状况的建议

建议人   邱平珊

内  容   马桥镇樊唐村(原麻塘乡杨郑村)毗邻市委、市政府,可谓是皇城脚下。全村人民以靠近温泉,毗邻市府倍感自豪。现在美丽村湾建设如火如荼,乡村公路建设深入大山。恰恰在市委、市政府最近的第一村,卫生基础设施全无,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唯一沟渠污水横流,特别是唯一通道(三杨路杨郑段)还是十多年前修建的乡村公路,仅仅两米来宽,一直无人维修,已经破烂不堪,无法满足上游四个乡镇,一万多群众的出行。因此,建议将该村卫生和交通状况改善,让上级政府的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第087号

 

标  题   关于在横沟桥镇卫生院开通市直医保的建议

建议人   王  波

内  容   目前,大病、小病、重病、慢性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大医院医疗资源过于集中或过度医疗的现象,而基层医院又出现资源闲置,导致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横沟桥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于1963年,现有职工123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22人,执业医师15人,执业护士25人,卫生院开放病床70张,设有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等,医院拥有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完全有能力开通市直医疗保险。

建议:卫生部门放宽条件,允许横沟镇中心卫生院开通市直医疗保险。一来可以方便横沟镇老百姓及高新区企业员工就近医疗;二来让老百姓双向选择,可以降低就医费用;再者,避免造成市直医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而乡镇医院资源闲置。

 


第088号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完善托管工作机制的建议

建议人   王  波

内  容   2016年元月咸宁高新区正式托管横沟桥镇,此举是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市区一体发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解决体制机制障碍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托管后,横沟桥镇行政区划仍属咸安区,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和市直部门设在高新区的派出机构履行,是咸宁高新区唯一托管的乡镇。

托管两年来,我镇协助高新区共征收土地5000余亩,拆迁房屋1600余户,迁坟500余座,调解征迁矛盾200余起,在城郊村创新开展了拆迁上楼安置和纯货币化安置的方法,有效的保证了高新区各类项目用地的需要。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16年的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建设和2017年的固卫活动有效推动城镇基础设施的整体升级,城镇精细化管理日趋完善,城镇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空前改善;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同步发展,扶贫攻坚、社会保障等惠农政策的精准发力,为镇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托管给高新区和横沟桥镇带来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但由于工作机制没有理顺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上级把咸宁高新区当作一个县市区来对待,只要有检查考核就把高新区作为必查单位,而横沟桥镇作为高新区唯一的乡镇,也就成了必查单位。因此,对横沟桥镇的调研、考核相较于托管前频次剧增,致使横沟桥镇在应付此类工作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镇村干部在各种会议、检查、考评以及常规工作之间疲于奔波,穷于应付,不堪重负,顾此失彼,严重影响横沟服务高新区项目建设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横沟桥镇村部门共接待上级各类调研检查考核120余次,平均每3天1次,最多一天达到3次。

一是背离托管初衷。横沟桥镇托管到高新区后,除了保持乡镇应有的管理服务职能外,其工作重点应放在服务高新区项目上,把精良的人力资源用在征迁和建设上,保证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和横沟的快速发展;二是干部现状堪忧。目前,横沟桥镇干部出现较为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女干部偏多,中层干部偏少,特别是从官埠桥镇划三个村到横沟桥镇,增加了三个村的工作任务,干部却没有增加一人。镇党委班子成员核定9人,只有7人;核定镇机关编制37人,在编干部33人,其中,女干部15人;在岗干部34人,有5个干部抽调到市区等部门,到目前为止,我镇在编在岗干部仅有33人。目前,横沟桥镇机关干部与市区交流的瓶颈还未打破,干部交流渠道不畅,有编无人,有人无编,有编不在岗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过多的调研检查使较少的干部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镇村和部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四风”增负加压。当前,四风问题有抬头之势,尤其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不可忽视,习总书记针对四风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向全党发出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改进作风的行动号令。过多的调研检查正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脱离实际,超出干部适应和承受能力,让乡镇干部疲于应付,加重乡镇负担,没有多少精力真正去谋发展办实事了。

接受来自各级各部门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各种检查、视察、督察,责无旁贷,理所当然,以此检验完成效果是必要的。但标准太高,形式太多,要求太紧,会议太频,检查太滥,人手太少,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影响大局。横沟桥镇是咸宁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底盘,必须始终以“三抓一优”为统领,突出项目建设,而不应有过多的藩篱、羁绊、暗礁。

为此,我建议:

1、市相关部门减少对横沟桥镇的调研、考核,不要每每有考核检查就把咸宁高新区当作一个县市区来检查,或者在对咸安区进行检查考核时把横沟桥镇列入抽查的范围。让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落地生根,让横沟桥镇村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落实“三抓一优”,服务高新区的项目发展,为高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横沟力量。

2、完善横沟桥镇干部任用与调用机制,让横沟桥镇干部与高新区、咸安区干部打通交流的壁垒,让更多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干部进入横沟干事创业。


第089号

 

标  题   关于咸安银泰、温泉中心花坛商圈建人行天桥的建议

建议人   蒋志丹

内  容   咸安银泰商圈和温泉中心花坛商圈是我市城区的核心商业服务区。流动人口和行驶车辆密度非常高,道路受历史因素影响无法拓宽,虽经市政府下大力度整治改造,但一到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仍会出现严重的拥堵现象,特别是温泉第一街街口至沃尔玛超市和中百超市路段,咸安外贸到银泰路段,长期处于严重的行人和车辆争抢道路现象,给交通带来严重的拥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建议政府对以上拥堵位置进行实地认证,建人行天桥,实行人车分流,保证道路畅通。

2、建议对以上拥堵路段的护栏实行全封闭,减少行人横穿马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人车抢道现象。

3、建议加大商圈周边停车场和停车位的建设,整治违法停车占道问题,保障道路畅通。

 

 


第090号

 

标  题   关于加大107国道横沟段治超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王  波

内  容   横沟桥镇北连华中重镇大武汉,南与咸宁市咸安城区、温泉城区形成等边金三角,是咸宁市北部人流物流集散中心。107国道贯穿镇区而过,此交通路段既是连接武汉至咸宁的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咸嘉文化城镇带的重要路段,2016年,横沟托管到咸宁高新区后,投入资金1亿元对横沟境内107国道进行了重点改造,对两边建筑立面、市政设施、绿化苗木等进行提档升级,随着新107国道向西改道,横沟镇区老107国道将作为市政道路维护,也将是横沟最漂亮、最重要的一条交通主干道,将会是横沟镇区以及横沟新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可是近两年来,随着往武汉送砂石料大型货车的增多,对横沟境内的107国道和317省道造成极大损坏,影响面大,亟需整治。

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过往横沟的大型货车在1000台次左右,高峰时期日过往车辆达1500台次,主要是咸安区内双溪等乡镇,以及通山、通城、崇阳、赤壁等地的砂石料,都到横沟聚集,然后在深夜或是凌晨运往武汉,一般的车辆都是70、80吨,有的甚至在100吨以上,严重损毁路面,同时,也对道路两旁的市政设施造成很大的损坏,仅路灯就撞坏10余盏,路沿石损坏不计其数,长期的扬尘不仅给环卫工作增添极大的工作量,污染空气质量,对路边的绿化带苗木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树叶长期沾满泥浆,根本不能光合作用,不能生长,时间长了还会枯死。

因此,我建议:

一、加大对超载车辆的综合整治力度,坚决打击超载行为。要多部门联动,严厉执法,绝对不能一罚了事,人大、政府要加强对治超工作的督办,切实把治超工作落到实处,还公路一个正常的运行环境。

二、加大对咸宁非煤矿山的综合整治。要将非煤矿山的布局与量产进行合理调控,控制住运输车辆荷载量,从源头上把关,安监和交警等部门至矿区进行设卡,不让超载的车辆驶出矿区。

 

 

 

 

 

 

 

 

 


第091号

 

标  题   关于在咸宁城区着力推广鄂东南特色建筑凸显咸宁城市文化风味的建议

建议人   姜  勇

内  容   城市形象是由城市经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的综合印象和感观,而建筑物作为外在最直观的形象,是全社会尤其是外来者对一个城市最直接的评价和表达。咸宁市作为鄂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中三角的主体城市,城市建筑应该得到重视,应该把打造具有鄂南地方特色的城市建筑作为塑造咸宁文化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着手探索和推广。

一、咸宁城区建筑物的基本现状

湖北对本土建筑的研究以及实践目前尚显不足,咸宁地区也不例外,未能形成自成一派的建筑风格。更为忧心的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急剧膨胀,外来文化的侵袭,出现盲目引进外来风格的倾向,新建建筑缺少对咸宁地域文化内涵传承和营造,最终“城市病”、“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特色消失等问题随之而来。多年来,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物现状堪忧,遗存的传统建筑正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全社会为之哗然、紧张,尽管逐步兴起了仿古潮,但以一个城市为单位,在推进传统建筑的规划建设上,仍然显得杂乱无章,城市的更新改造、文脉延续、改革转型进程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由此可见,对鄂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入研究,总结推广鄂东南特色建筑,凸显咸宁城市文化风味,已经成为咸宁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

二、鄂东南特色建筑的特色和文化体现

(一)荆楚遗风特色和文化体现

湖北自古就有“荆楚大地”之称,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派建筑,可理解为古楚人创造并延续下来的建筑风格,其“浪漫、灵动、绚丽、精美”的特点仍潜藏在湖北民居建筑之中。

荆楚历史建筑表现为“高台基、深出檐、美山墙、巧构造、精装饰、红黄黑”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大气、兼容、张扬、机敏”的人文精神,展现了“庄重与浪漫、恢宏与灵秀、绚丽与沉静、自然与精美”的美学意境;地域性楚文化具有凤纹、九头鸟、编钟、虎座凤架鼓、鹿角立鹤、古琴、回旋卷曲器物图案及丝绸纹样等形态纹饰的典型符号,可借鉴应用于外部形态设计,尤其是恢弘的公共建筑。

(二)咸宁地域建筑的特色和文化特点

鄂东南民居种类多种多样,从使用功能上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民宅、官厅、祠堂、集镇店铺、带有纪念性质的牌坊屋、风雨廊桥、凉亭、土地庙等。咸宁市作为鄂东南地区的典型代表,现存汀泗桥镇、赵李桥镇羊楼洞村、马桥镇垅口村垅口冯、桂花镇刘家桥村、白霓镇回头岭村、闯王镇宝石村、九宫山风景区中港村、大畈镇西泉村、大路乡吴田村畈上王等丰富的传统古镇古村落资源,主要特征为:街巷空间疏密得当、建筑结构布局灵活多样、建筑形态恢宏灵秀。为此,可以鄂南建筑自身诸多特点为本体,充分借鉴和吸收荆楚建筑文化的有益部分,探索和形成具有鄂南地方文化特色的咸宁城市建筑,自成一体。

三、塑造和推广鄂南地方文化风味建筑的方法和措施

1、增强传统文化自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需要学习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但并不等于盲目模仿,依葫芦画瓢。城市规划及建筑都要有意识地承载传统文化、体现历史传承,特别是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旅游和风景建筑、政府办公楼等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脉的主要载体,是人们感受和体验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更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基因,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应借鉴荆楚历史建筑符号应用于外部形态设计,充分推动鄂东南特色建筑符号的继承与创新。“高台基”式底层空间设计,表现出建筑的恢弘气势。“深出檐”式上层空间悬挑设计,形成别具韵味的灰空间。“天井天斗”式构造,丰富建筑的内部空间,同时满足通风采光需求。“美山墙”式外部轮廓设计,可丰富城市建筑的天际线,营造浪漫灵秀的楚风形象。“多种屋面组合”形式,营造丰富的“第五立面”。选材灵活运用当地材料,重塑历史记忆。在暖白、亮灰、赭石主色调的城市背景中,镶嵌具有楚文化色彩的“红与黑”(包括由红砖、青砖、青瓦提炼来的浅暖灰、浅灰色与砖橙色调),具有点缀性作用,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性。

2、注重规划先行,打造地方特色建筑街区。城市规划要在有预见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的基础上,科学进行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街区,使地方建筑逐步形成氛围和理念。

3、政府主导向具有鄂南文化特色的建筑倾斜。要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引导,增强社会各界自觉主动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对传统建筑及营造工艺的保存和保护,增进规划、设计部门与市民之间的沟通理解,畅通市民意见建议表达渠道,对市民有价值的建议要积极采纳,对大多数市民不赞成的方案更要得反复论证,促使鄂南文化特色的建筑早成体系。

 

 

 

 

 

 

 

 


第092号

 

标  题   关于对牛羊禽类实行集中交易与定点屠宰的建议

建议人   姜  勇

内  容  

理  由:因历史原因,咸安、温泉城区牛羊禽类市场以活禽就地交易、就地屠宰的方式为主,与我市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很不相称。在我市中心城区禁止牛羊鸡鸭鹅等活畜禽类随地交易宰杀,规范牛羊禽类的定点屠宰已迫在眉睫。

1、屠宰噪声扰民。许多牛羊禽类市场在居民区附近现场交易、现宰现杀,每天声音嘈杂,不断发出叫声,严重扰乱了居民的生活秩序,居民苦不堪言。

2、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内现卖现宰活禽,产生的粪便污水、羽皮等废弃物随意倒放,未经处理消毒,卫生状况较差,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

3、存在注水牛肉现象。城区存在售卖注水牛肉类等不诚信经营行为,因注水牛肉的含水量超标,对居民的食用安全构成威胁,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

4、生禽来源存在隐患。市场内售卖屠宰加工点“多、乱、散、小”,不利于管理,部分生禽来源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居民购买活禽时与牛羊等禽类接触程度高,不利于防控高致病性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

建  议:将牛羊禽类定点屠宰列入2018年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整治专班,做好环评选址,市场调研评估工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093号

 

标  题   关于解决第七小学教学建设预留用地的建议

建议人   李华英

内  容   咸宁市第七小学原名咸安区温泉红泉小学,2017年7月统一更名为咸宁市第七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该校创建于1953年,1967年由咸宁教育局拔款,五星、红泉两个大队集资在现址重建,建筑面积达到3200平方米。2009年由肖桥村牵头与开发商进行土地置换改造,2015年新学校建成,2017年8月新学校开学。

学校目前有学生766人,16个教学班,最大班额65人,教师32人。学校存在活动空间不足,校舍面积不够的问题。

建议:政府从开发商手中回购土地,为学校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094号

 

标  题   关于加快十六潭路与金桂路连接线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邹美珍

内  容   随着咸宁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有些路段建设明显落后于城市的总体布局。从十六潭路经过东润华府至市中心医院门口的金桂路连接路段,全长约500米。由于这条路目前没有修,导致居住在十六潭沿岸的居民要弯2公里从一路或银桂路走,极不方便。

建议:交通部门、城建部门从方便群众出行关注民生的高度,重视这条路的建设。

 

 


第095号

 

标  题   关于整治鄂南高中书台街背街巷乱摆摊设点的建议

建议人   钱红望

内  容   鄂南高中是我市规范的校府之一。长期以来,紧邻鄂南高中的书台街小商小贩乱摆摊乱设点,扰乱了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露天餐馆卫生条件不好、学生吃了不卫生的冷饮熟食,造成多人肠胃不适;煤气坛杂乱摆放,给学生造成了安全隐患。每到学生上下课期间,占道经营者与学生发生纠纷并造成多人被车子擦伤的情况。

建议:城管部门牵头组织交警、教育、卫生、食品药监等部门强力进行整治,还学生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第096号

 

标  题   关于请求扶持重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建议人   吴安意

内  容   汀泗桥镇古塘村联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14年,原省委书记李鸿忠、市委书记丁小强曾亲临合作社视察,提出了建设古塘蔬菜专业村的要求。然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投入成本高、不正当市场竞争、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不稳等风险。近四年来,联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减轻了城区买菜难、买菜贵的压力,解决了贫困户的家门口就业、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问题,但经营者却一直亏损。特别是前两年的洪涝灾害和龙卷风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尽管各级党委政府也大力支持了灾后重建,但合作社持续发展依然面临很大困难。

请求上级党委政府加大对重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其列入“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培植,支持联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常发展、长远发展。

 

 


第097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吴安意

内  容   近几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公路基本上都实现了硬化,但大部分农村公路都比较窄,交通标志、标牌、安保设施基本没有,存在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由于现在农村的车辆越来越多,而农村公路等级又不高,逢年过节经常拥堵。农村公路建得快,坏得也快,镇里村里又没钱管护,损坏了也没钱修。比如,汀泗桥镇赛丰村,该村的唯一通村公路有一处“瓶颈”:一座宽仅3米的溢洪桥是必经之路,但此处从七十年代初修建水库至今没有整修过,道路狭窄、护栏损毁,农村公交通行困难,行人和车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前不久,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我建议第一步要把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彻底消灭“断头路”和“中梗阻”,该整修的要整修,能加宽的加宽一点,能刷黑的刷黑一些,建立有效的养护机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不断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

  


第098号

 

标  题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将长江引水工程向汀泗桥镇延伸的建议

建议人   吴安意

内  容   饮水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农村供水现状令人担忧、急需改革。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关键一环。

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是指将供水管网由城市延伸、覆盖至乡镇,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基本实现城乡联网供水,水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城乡居民共享优质供水的目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

汀泗桥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名镇,但镇区自来水厂早已年久失修,小城镇的饮水工程改造迫在眉睫。而且,镇区和全镇几乎所有的村都是从河流、地下、水库、湖泊取水,总体上,只能解决最基本的饮水需求,不能满足饮水安全要求。为此,离城区最近的也是汀泗桥镇最大的村古塘村已于四年前就开始谋划,想先行一步把长江引水引到该村,规划、方案、设计都做好了,群众每户2000元的初装费也收起来两年多了,长江引水工程主管道延伸到村不到4公里,但四五百万元的工程造价,导致工程四年了都迟迟无法动工、无法推进。群众年年抱怨:边远山区里都有自来水,我们离城区最近,反而没有自来水。

建议:将长江引水工程早日延伸到107国道沿线的汀泗桥镇及周边村组,让老百姓喝上真正的放心水。建立以市区水厂为主体的直供模式,即以城区水厂为主体,对乡镇用户采取直接供水、直接管理,水费逐步与中心城区水费并轨。同时健全乡村水厂人员安置机制,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问题不成为供水一体化的障碍。

                               

 

 

 

 

 

 

 


第099号

 

标  题   关于实施桂源大道绿化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金柏华

内  容   桂花是咸宁市的市花,咸安区桂花镇桂花源景区是“香城泉都”的源头。近年来,桂花小镇建设列入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正在与两家知名企业洽谈项目投资。为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桂花资源特色品位,建议实施温泉城区至桂花源景区桂源大道绿化建设。

桂花小镇总体规划计划建设桂源大道,起点是温泉城区马桥路口,终点是桂花源景区,全长12公里。该路段既是208省道主干道,又是咸宁市重要旅游线路。前期咸安区桂花镇计划投资360万元,启动了咸通高速桂花连接线的桂源大道一期建设,扩征地40亩,移植古桂80-100棵,路面拓宽至四车道。为加快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建议实施桂源大道绿化建设。

1、建议市交通局、林业局支持桂源大道一期建设,在绿化建设、路面扩宽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2、建议市政府将桂源大道建设列入市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加快实施。

 


第100号

 

标  题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聂选明

内  容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需求应运而生—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此机构为中小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晚餐,还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其一方面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存在诸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当前现状:经调查,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主要存在于城区,据不完全统计,温泉、咸安城区目前有民间托管机构(不包括学校、幼儿园)41家,共托管学生数1000余人,最多的60余人,最少2人,均分布在城区中小学周边,其中温泉城区25家,永安、浮山城区各8家,除11家仅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外,其余的均为无证经营。

二、存在隐患:

1、房屋安全隐患:因托管机构大多租用民房,而且很多都是旧民房,一个大的群体在其中长期生活,是否存在房屋安全隐患需要考虑;

2、消防安全隐患:所租场地面积小,设施不完善,一间10多平米的房间住10多人,只有一个门进出,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很难疏散;

3、食品安全隐患:大多数房屋因为是家庭用房,厨房面积小,根本不可能功能分区,无法达到食品加工场所需要,餐具消毒不到位,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食品原材料进销无台账,从业人员也未进行过相关培训等等,根本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4、燃气安全隐患:很多托管场所仍然使用的是液化气钢瓶,钢瓶使用年限而且是否经过检测确实令人担忧;

三、相关建议:

1、尽快出台地方规章: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尚未对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立法的情况下,建议我市人大或政府部门出台规章,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的管理,明确主管部门的责任,划定从业准入门槛,实行许可经营;

2、加强联合执法: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教育、公安、工商、卫计、住建、食药监、城管、环保、消防等部门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坚决取缔无证托管机构;

3、疏堵结合:托管机构是一种社会需求,在堵的同时还需要疏导,积极构建促进托管机构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是改善办学条件,鼓励学校托管;二是支持社区依托街道、社区场所资源,利用退休人员和志愿者实行公益托管;三是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按规范要求建立托管机构。

 

 


第101号

 

标  题   关于加强我市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马冬梅

内  容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质量如何加强利用与保护,更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耕地质量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有:1、耕地抛荒。由于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剩下的老弱妇孺难以从事较重的体力活,边远大多数耕地皆抛荒。2、房屋建设占用。边远地处少数人们法律意识不强,外出务工者回来后占用耕地盖房。3、农业面源污染。由于村民受教育水平低,耕地保护意识弱,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加限制,使耕地硬化、盐碱化,不再适于耕作使耕地质量日趋恶,4、自然灾害。远离水源地的耕地逐渐沙化,暴雨引起的滑坡使山脚下的耕地被碎屑物掩埋。

建议:1、各部门联动深入开展持久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耕地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国国情、国策、关于农田等管理法律法规;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确实增强人民群众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耕地法律意识。

2、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机制,严防耕地质量下降。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根据建立耕地质量检测点进行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建立耕地预警制度,严格加强耕地质量的管理。是适度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协调各行业发展供给与需求。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向进行对耕地质量下降的地方,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使各部门增强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感。

3、是建立耕地保护奖励激励机制。对在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田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形成耕地保护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巡查力度,对于圈占、破坏耕地的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进行曝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起到震慑警示的作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耕地质量,依托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电子信息监管功能,实行互通互联、信息综合、实时监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4、切实落实《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和政府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工作中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耕地质量保护,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及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自上而下被纳入所占分值8分,其中每年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此项工作分值高达2.3分,成为我市全省考核排名的重要因素;湖北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耕地保护考核占了很大比重;同时,该项工作又涉及高标准农田及粮食功能主产区建设两项重点工作成效),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全面提升我市耕地质量等级水平,加强我市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建设,为促进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102号

 

标  题   关于咸宁市国土绿化跨越为森林彩化模式的建议

建议人   刘素兵

内  容   兼顾幕阜山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将我市国土绿化、荒山造林、“复绿”等修复生态的绿化模式阶段直接升级到森林彩化模式阶段统筹实施。

背景:

1.目前国家在生态环境工程上正呈绿化—美化—彩化阶段模式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北京地区已在大规模推动生态彩色化行动,也就是说未来生态环境彩化工程模式是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1月4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得到了细化:力争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35年达到26%,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市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4.2%(建设鄂南强市的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超出了2035年全国预期目标的28.2%,在绿化效果超前的形势下,我在为全市的绿化生态提前定位产业主体,描绘彩色发展前景。

3.咸宁市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修复生态工程提出:实施幕阜山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矿山”复绿工程及荒山造林15.4万亩。为全市提供了林业可发展的空间和政策支撑。

建议:

1.合理规划,统筹布局。一是将15.4万亩荒山直接纳入彩色森林范畴予以精心打造,做真正稀缺资源彩叶名树特色小镇。二是在石漠化地区布局一批花卉药材或乔木类花木。三是结合咸宁三大产业引进红花油茶落地。

2.给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农业投入成本高,周期长,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给予产业和彩色化林地扶持。


第103号

 

标  题   关于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宋世峰等

内  容   按照市政府“绿色崛起”战略,打造山清水秀美丽咸宁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对农村环境整治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农村居住分散,地域分布较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量大,导致大部分村无力承担保洁、清运费用,垃圾露天堆放,乱扔乱放现象非常严重,建议市政府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第104号

 

标  题   关于提高村级转移支付标准的建议

建议人   王初文

内  容   村级转移支付标准是2005年定的,至今未增加。目前村级办公费及村副职待遇都没有保障。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以维护村里日常工作。建议市政府制定方案,解决村级日常工作经费问题,提高村级转移支付标准。

 

 


第105号

 

标  题   关于村级债务化解的建议

建议人   徐金国

内  容   自2005年村级债务锁定后,至今未偿还,现债权人多次向村委会讨要,可村委会由于财力薄弱,又无造血功能,无能偿还,请求上级政府解决。

 


第106号

 

标  题   关于提高村副职干部工资待遇的建议

建议人   杨永红

内  容   自2015年主职干部工资待遇提高以来,村副职干部工资待遇财政没有纳入预算,都是上级政府发文要求村里解决,可村里没有企业,无收入来源,副职干部待遇问题难以解决,加上如今村里工作特别多,事情繁杂,严重影响他们工作情绪,为此,特建议市政府制定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第107号

 

标  题   关于在市级层面构建“旅游+研学”基地的建议

建议人   程飞燕

内  容   崇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创建以来,除了在中心本部积极开展学生校外特色活动,每年春天还组织我县小学生到青山湿地公园、赤壁古战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户外拓展,大力培养了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人文情怀,更通过户外实践,锻炼了学生自理、合作的生活能力。

但是长期以来,课外研学旅行没有得到有序的引导和精细化的管理,孩子们的活动实践天地非常有限,原因有三:1.没有正式命名的研学旅行基地;2.没有和各县市区的特色旅游(人文、历史、地理、生态农业等景观)结合起来;3.全市各县市区没有联动起来。

因此,我们建议:全市统筹,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发“旅游+研学”的青少年课外研学旅行基地,集参观、游玩、劳动、生活体验于一体,让孩子们走出狭小的生活天地,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从小培养“知咸宁、爱咸宁、建设咸宁”的家乡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能让孩子们获得感十分强烈。

 


第108号

 

标  题   关于升级改造幕阜山片区通信设施的建议

建议人   汤春明等

内  容   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生态资源优越,植被丰厚,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但由于历史上该片区交通落后、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特别是手机移动信号不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信号,同时也无宽带网络,通信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当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地群众反映强烈。

建议市政府安排有关部门协调,专班调研幕阜山片区通信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彻底解决幕阜山绿色产业通信落后问题。

 

 


第109号

 

标  题   关于请求倾斜支持富水库区渔民转产转业的建议

建议人   郭春桃

内  容   富水水库为省管大型人工水库,1958年动工,1966年基本建成,总库容16.65亿方,水域面积74.5平方公里,以防洪、发电为主,兼具灌溉、养殖、围垦、灭螺、航运等综合功能,库区跨通山、阳新两县,其中通山县占96.5%,枢纽工程位于阳新县境内。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箱养鱼在库区渐渐兴起,逐步成为库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历经近20年的发展,湖面网箱星罗棋布,库区水面萎缩、航道受阻,湖区净化功能退化、水质加速恶化,被省市列为突出环境问题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去年以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市环保工作要求,自筹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全面实施湖区拆网拆围工作,全县1024户养殖户、6万余口网箱、215万平米网箱围汊,全部按期完成拆除。强力推进拆网拆围工作,尽管有效解决了富水库区突出环境问题,但也直接导致一批以渔为生的库区渔民再次面临返贫威胁。如何合理引导库区拆围渔民转产转业,确保库区渔民拆围后有事可做、有业可谋、有固定收入,这不仅是事关通山发展和稳定的大事,也是直接影响全市乃至全省精准扶贫脱贫进程的一件大事。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加大对通山县富水库区拆围渔民转产转业的倾斜支持力度:一是结合库区旅游综合开发,倾斜投入支持渔民向林农转变。富水湖山清水秀,烟波浩渺,碧波荡漾,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是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富水湖旅游招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签约中林集团投资25亿元实施富水湖旅游综合开发。目前,亟需加快推进富水湖岛屿和两岸绿化与管护,为后期开发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市委、市政府倾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县推进库区绿化,采取奖补造林和专业造林相结合,重点鼓励库区渔民从水面向山上转移,从养鱼向植绿转产,从渔民向林农转变。二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呼吁建立省级层面渔民上岸后续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实施渔民上岸是环保大势所趋,省内多地都已经实施完成或正在加快推进,如何解决渔民上岸后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共性问题。建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结合全省实际,体贴库(湖)区渔民期盼,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比照库区后扶补助,在省级层面建立一项专门面向上岸渔民的后扶奖补基金,为上岸渔民后续发展提供基本资金扶持。三是加快编制库区转产省级指导规划,统筹引导库区群众有序转产转业。富水湖是省管大型水利工程,建库之初,为支持国家水利建设,我县大量肥田沃土被淹,数万群众被迫移民或就地后靠,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牺牲与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10余万沿湖而居库区群众,长期受生活难、发展难困扰,一直是全市全省精准扶贫脱贫的重灾区与主战场,牵动着省市各级领导的心,也凝聚了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扶。实施网箱拆围,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压力增大,特别是拆围涉及不少大畈核电移民,他们为支持核电建设已经完成二次移民,拆围将再次斩断后续发展路径。建议呼吁省委、省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富水库区上岸渔民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指导渔民有序实施转产转业,避免一拥而上。特别是要结合库区垅汊交织、交通不便现实,按照宜路则路、宜桥则桥原则,加快完善库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库区群众后续发展奠定便利的交通基础。

 

 

 


第110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农村建房规范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陈  东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南林桥镇紧紧围绕打造“县域副城区、咸宁市工业强镇”的目标任务,紧抓政治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作风优势,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开发步伐,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乡村交通建设日趋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日趋高涨,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道旁山脚,随处可见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新一轮的农村建房热出现了。“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房屋建设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建设安居乐业美丽家园的基础工程。但在农村建房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与土地管理和规划控制以及美丽家园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无证建房、违规建房、乱搭乱建的情况较为普遍,严重扰乱了我镇农村建房秩序,影响了美丽乡村绿色生态和谐发展。可以说,规范管理和加强整顿我镇农村建房,已成为当前美丽家园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未编制,指导难度大。根据《咸宁市城乡个人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城乡个人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规划引领。目前,南林桥镇只有石门村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同时,对农村建房作出了相应的规划,其它11个村没有根据南林桥镇总体发展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相应的发展建设规划。因缺乏建设规划,农村建房一般是沿路而建,乡村公路延伸到哪里,新房就建设到哪里,都不按城乡规划和公路部门的控制边线建房,朝向也是各自为政,乱七八糟,与自然村落的景观极不协调,也极不美观。

2.专业性缺乏,规划难度大。我镇规建综合办和国土所均只有4名工作人员,且没有专业的测量、设计规划人员,技术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乡村建设规划的正常开展。加之,负责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人员部分是聘用人员,流动性大,致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出现空档,不利于农村建房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不利于政府对农村建房的规范管理,影响村庄美丽和谐发展。

3.建房随意性,管理难度大。农民建房基本还是承袭传统方式,家家户户搞单干,想建哪里就建哪里,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对房屋的朝向、宽度、高度等随意性大,很少考虑村庄的整体性及与四邻的关系,对供电、供水、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利益考虑就更少了。这种随意性建房导致村庄布点分散、建筑布局混乱,并与周边建筑和环境不协调,造成“房屋个体形象尚可,村庄整体效果不佳”,不少村庄呈现“有新房无新貌”的局面。

4.队伍不健全,执法难度大。镇政府不是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只能组织和依靠国土、规建综合办等部门的合力攻坚。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镇域区域较大,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经费也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国土、规建综合办聘请的工作人员部分是临时工,既无执法权,同时流动性较大,导致在执行法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落实不力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直接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不少村、组干部对村民违法占地建房,不及时劝阻,不表明态度,不举报,甚至放纵不管,助长了村民违规建房的风气,同时,给农村“两违”执法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工作建议

1.加快村庄建设统筹规划。南林桥镇被定位为咸宁市工业发展重点镇、通山县副中心城镇,规划为通南工业走廊的重要承接地,充分说明南林在咸宁和通山的战略地位,凸显工业重镇的艰巨使命,为确保广大村民科学合理的规划用地建房,创优南林整体发展环境。建议:按照《咸宁市城乡个人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从打造“县域副城区、咸宁市工业强镇”的南林发展目标和美丽乡村建设长远战略出发,结合村庄实际和资源、环境等优势,编制具有乡村地方特色、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统一规划,融入镇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乡村宜居美丽家园。

2.严格管理农村按规建房。建议:一是建立镇政府、各职能部门、村三级联动管控网络,层层抓管理管控,镇政府统筹安排,职能部门管理,各村治调主任负责管控落实。二是由镇规建综合办和国土管理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加大农村建房管理力度,建房必须按照村庄建设建房规划进行建设,凡是不服从规划的新建房屋,严格查处。三是加大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增强广大群众的土地保护意识和规划法制观念,真正做到无规划不建设,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成立乡镇综合执法机构。鉴于农村管辖范围广,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建议市政府批准重点镇先行先试,成立乡镇综合执法机构,整合公安、国土、住建、法庭、工商、司法联防等多部门力量,开展联合执法。这样,既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又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把群众的观念和意识逐步引导到依规建房上来。

4.完善部门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下放农村建房审批事权。建议县级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将乡村建房审批事权下放,实现扩权强镇、简政兴镇。实行“农户申请—小组会议评议申报—村级组织审核—镇政府组织国土、城建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审批—报县国土局、住建局备案”的审批模式,县国土局、住建局将简易审批程序下放,比如将农村宅基地的审批权限、农民建房备案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县国土局做好备案工作,推动宅基地管理审批制度的简政放权,加快村民建房审批办理速度。二是充实专业设计规划及测量技术人员。乡镇住建、国土部门要配备建房规划设计及测量技术人员,为农村建房提供设计咨询、受理和服务,快速办理建房审批等相关事项,全力服务好群众。

 

 

 

 

 

 

 

 

 


第111号

 

标  题   关于打通闯王至通山的交通脉络建设朦胧岭旅游公路的建议

建议人   李雪梅

内  容   位于通山县闯王镇龟墩村境内的朦胧岭,自古以来便是四、五、六都(即现在的闯王镇、九宫山镇、洪港镇、燕厦乡)进入通山县城的必经之路,也是最近的路,根据实地考察,从县郊的岭下到九宫山镇有20公里,打通朦胧岭交通道路后,从岭下到闯王8公里,从岭下至闯王到九宫山只有12公里,能够为闯王、九宫、洪港、燕厦4个乡镇以及九宫山风景区的14万老百姓带来更加快捷的交通便利。同时,由于朦胧岭有万年不断的涌泉,有千奇百怪的石洞,青松翠竹,鸟语花香,还有许多名贵的中草药材和天然的绿色食品。打通了朦胧岭,又可以为县城到九宫山风景区、县城到闯王文化园开辟一条新的绿色旅游通道,同时也为县全域旅游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

 


第112号

 

标  题   关于对全国传统古村落宝石古民居主体工程进行重点修葺保护的建议

建议人   李雪梅

内  容   坐落在闯王镇宝石村的宝石古民居群,被誉为“楚天第一古民居群”,是荆楚明清建筑风格的代表,文化底蕴深厚,2002年入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候选单位,2014年入选第三批全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古民居内,有明清古宅群、有明朝宰相舒宏绪太史第门楼、有明清时的舒氏宗祠、有木板雕刻的民宅古屋共100多座建筑连为一体,颇为壮观。由于古民居群大都年久失修,且部分建筑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时刻面临垮塌的危险。目前传统村落经费部分虽然已经下拨,但只能用于村湾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房屋主体工程未有相应修葺保护经费,建议市住建局设立专门项目,用于古民居主体建筑的维修。

 

 

 

 


第113号

 

标  题   关于城市公交延伸到桂花源景区的建议

建议人   徐  娜

内  容   桂花源景区位于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既是“香城泉都”的旅游名片,更是桂花小镇的核心辐射区。近年来,桂花小镇建设列入市级建设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正在与两家知名企业洽谈项目建设。随着乡村旅游和集镇经济的发展,城市公交延伸到桂花源景区刻不容缓。

马桥公交总站到桂花源景区全程11公里,沿线涉及马桥镇2个村、桂花镇4个村和两个集镇2万多人的出行问题。目前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几辆小客车运营,票价为5元。现有车辆设施陈旧、运营时间无保障、车内环境较差、停运时间较早、超载现象较为普遍,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给沿线出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现有低效、无序的公共交通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桂花小镇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拉动桂花小镇乡村游的发展,方便群众出行、带动人流经济、完善旅游交通环境,强烈呼吁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城市公交延伸至桂花源景区,建议如下:

1、将城市公交延伸至桂花源景区,对现有线路的小客车进行妥善处置。

2、对沿线公交站点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沿线村组群众的出行。

3、对公交车调整合理高效的运营时间,统一票价。

 

 

 

 

 

 

 


第114号

 

标  题   关于完善城区背街小巷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彭  红

内  容   背街小巷是城市道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沟通主次干道,减缓人流物流压力,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市为了提高卫生城市的标准,政府加大力度硬化了一些背街小巷,但仍然存在以下很多的问题:路面未能硬化及路面破损,路灯无电源未能延伸到位,污水无法排通及污水倒灌,路牌路标不能及时更新,破产企业旱厕无人管理及旱厕改为公厕后,水费、电费、卫生无单位管理,乱停乱靠乱摆较为普遍,消防通道无法畅通,灰尘严重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无形滋生了居民的矛盾,给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

一.具体情况如下:

1.路面未能硬化及路面破损的共9处(双龙社区1处、三元社区5处、文笔路社区2处、凤凰社区1处)

2.路灯无电源不能延伸安装的共21处(双龙社区3处、文笔路社区3处、南山社区3处、西大街社区7处、 凤凰社区2处、三元社区2处、阳光社区1处)

3.污水无法排通及污水倒灌的共13处(车站路社区1处、双龙社区3处、南山社区3处、三元社区2处、阳光社区4处)

4.路牌路标不能及时更新及缺失的共15处(西大街3处、南山社区10处、双龙社区2处)

5.破产企业旱厕无人管理及旱厕改为公厕后,水费、电费卫生无单位管理的共16处(凤凰社区6处、三元社区3处、阳光社区1处、西大街社区6处)

以上现象存在着资金短缺,部门落实不及时,相互推诿,认为都是村、社区的事,养猪场迁移找社区,违建找社区,乱停乱靠找社区,旱厕修建找社区,公厕改建后开户、水费、电费、卫生等管理找社区,路面破损维修找社区,作为一个基层的服务部门,执法权在哪?资金在哪?还有时间与精力为老百姓服务吗?身为一个基层人大代表,欢呼政府部门给基层减压,并请相关职能部门尽职尽责。

二、最后提出几点不成熟建议:

1.请政府针对湖北省民政厅文件鄂民政发(2016)30号文件,为社区组织减压增效。

2.加大对背街小巷的管理。(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的清理,养猪场所的督查,环卫部门对背街小巷周期洒水,建设部门对旱厕、公厕后期的管理,道路维修纳入对口部门)。

三、希望:

1.棚户区改造要尽快落实。(化肥厂、同发机电)。

2.财政对基层预算要公开透明。


第115号

 

标  题   关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   石深华

内  容   近年来,咸安区按照“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发展集约化”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逐步培养出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集聚力强、效益良好”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区现已形成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和橡胶化工4大传统支柱产业,并且我区的苎麻纺织、机电制造、现代森工已进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方阵,苎麻纺织产业被评为 “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2017年度,我区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和橡胶化工4大传统支柱产业共有规上企业97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66.4%;实现工业总产值267.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8.2%;可完成税收1.11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值税比重的72.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统产业是咸安工业的重要基础和现实生产力,长期以来为咸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区大部分传统产业如苎麻纺织、森工建材为资源加工企业,技术含量、装备水平普遍不高;产业的研发能力较弱,多数属于粗加工产业,附加值也不高,因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提升传统动能,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当前,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6]82文),咸宁市也印发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咸财企发【2017】99号)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工业设备更新改造,提高企业装备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我们积极为咸安区传统产业符合条件的技改企业争取全省传统产业改造资金支持,为洪盛模具等6家企业申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其中洪盛模具、金海达陶瓷、向阳湖兴兴奶业、湖北精华纺织集团已获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资金支持,共落实支持资金459万元,而2017年我区有65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 27.9亿,技改覆盖面达44%,但由于大部分企业的技改投资金额没有达到省里的支持门槛要求,我区企业投入的技改资金总额与获得的省技改资金支持相比很不成比例,并且我区企业没有从咸宁市里获得支持。

从当前上级政府部门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政策情况来看,在执行过程中反映出以下问题:一是省里的支持政策门槛高。《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省政府拨出财政专项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但其支持门槛高,面窄,仅重点支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技改投资过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过500万元),绝大部分工业企业达不到要求被拒之门外。同时分批次支持标准不一致,如2017年我区的洪盛模具公司和金海达陶瓷公司获得湖北省第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资金支持,金海达陶瓷固定资产投资3428万,获得265万元的资金支持,洪盛模具固定资产投资3463万,获得129万元的资金支持;向阳湖兴兴奶业有限公司、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第二批传统产业项目资金计划,向阳湖兴兴奶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获得46万元的资金支持,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2032万,获得25万元的资金支持,第一批和第二批传统产业项目资金支持标准明显不一致,前高后低。企业同等条件下不能享受同等支持政策,企业心中有怨言。二是咸宁市政策没有普惠到咸安区。咸宁市虽然也印发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但支持对象仅限于咸宁高新区范围内和高新区以外的市直工业企业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咸安区企业无法享受。

为着力落实湖北省“万企万亿”工程,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工业企业技改积极性,实现全区规上企业三年技改全覆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我们认为市委市政府应当对传统产业出台更优惠的改造升级支持力度,一是因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若干意见》第六条明确规定要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要求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财税支持力度,并明确指出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二是体现政策的公平性。一直以来,市区一直提倡“市区一体、同城同待遇”,并且咸安经济开发区归属于咸宁高新区统计范畴,可以说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出台新的政策体现市区企业一体性。三是通过出台新的政策支持刺激企业,增强企业技改积极性。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市委市政府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要真正把同城同园区同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市区一体,把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对象扩大到咸安区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让咸安区的工业  企业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2、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总额为1500万,支持对象标准为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由于总额少,标准高,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不多,建议一是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总额在原来1500万的基础上要提高;二是支持对象标准要降低,门槛要降低。要加大小微企业技改支持力度,建议把支持标准为由原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执行一个政策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或设备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另行出台一个政策标准。

3.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技改项目投资金额认定考核机制。要明确企业技改项目资金投入额数字由谁来认定,如何认定,为企业提供公平的政策待遇。

4.建议各级政府支持技改的政策企业不能重复享受。如果企业享受了省里的传统产业项目资金支持,就不能到市里再享受相同的政策支持。

 


第116号

 

标  题   关于东外环杨下段人行天桥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钱红望

内  容   东外环道路项目建设,是我市2014年启动,历时两年时间,于2016年前建设竣工通车。东外环道路为双向10车道,绿化带、隔离带、自行车道、人行道应有尽有,是我市唯一一条集交通、景观于一体的首条道路,通车后为我市城区缓解交通压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市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然而,在该条路段咸宁大道东至马桥方向800米处, 存在着一处行人横过公路的一个缺口,这个地方原是杨下村垄岭镇巷一条历史极为悠久的自然乡村道路,东外环道路建设拦腰切断了这条乡村道路,由于这条道路以东,还有村庄、棚户区改造小区和麦山片区等市民都需由此而出行,此举给附近的大量村民的生活出行带来的很大不便。

2015年在东外环道路建设中,杨下村根据该处的实际情况,向市规划局呈送了《请求东外环垄岭镇巷横过快速车道开口的报告》,市局和政府非常重视,并先后多次考察调研,决定在此处建设人行天桥,解决市民出行问题,消除交通隐患,并暂时在此处路段临时打开一个缺口,让市民临时横过此路段。城市的日益发展,这条公路正在发挥它正常的交通作用,根据目前交通流量,还算不上它的高峰流量,但也承担了它应有的交通 ,每分钟的车流量已经达到了正常值。可是,这个缺口也没闲着,每天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从没停业,早上4---5点去联鑫禽畜定点屠宰厂批发禽内产品的人车不下百人,早上学生入学,从业人员上班,菜农卖菜和生产生活人员络绎不绝,全天候行人基本没有停滞,形成了人车相集的重要交汇处,造成了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今年9月,一父子骑摩托车横过该缺口,被一直行小车相撞,造成了该父子严重撞伤的交通事故,经抢救,该儿子两个月后出院回家休养,父亲至今还在医院治疗,并造成了较高的等级伤残。如此的交通事故严重的不多,但较轻的时常发生,过往市民忧心重重,怨声载道,一种敢愤而无处言的感受埋在过往市民的心里。

鉴于此,杨下村全体村民代表一致认为东外环杨下段人行天桥的建设迫在眉睫,早一天建设早一时解决交通隐患,也早一时还这条景观路的正常面貌,这的确是一件解决民生的大好事。作为代表,我提议,早日建设东外环杨下段人行天桥,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117号

 

标  题   关于咸宁市第六小学(原北门小学)改扩建的建议

建议人   鲁昌宏

内  容   北门小学位于咸安老城区城北街3号,学校占地面积13362平方米,目前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有3栋,总建筑面积为3446平方米,具体为:学校天桥旁教学楼,建筑面积为883平方米(2014年建)。上天桥过老车站路,位于老车站路的两栋教学楼,建筑面积分别为1537平方米和2016平方米(1998年建)。另外有一栋教师宿舍楼,建筑面积为6534平方米,操场面积为5170平方米,宿舍楼前小操场面积为2832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2个班,教师62人(含自聘16位教师),学生1678人,平均班额为82人,最大班额为94人。学校所有房屋都用做了教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加之学校周边房地产迅速大量的开发,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在购房,使得学生数每年在迅速增加。教学用房结构也存在安全隐患,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导致每个班级都是大班额,学校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给适龄入学儿童带来了不便,学生家长怨声载道,因此,学校改扩建迫在眉睫。

改扩建后,北门小学还能为改变咸安老城区学校的环境优化布局提档升级。可以分流一部分西门小学的生源,减轻西门小学的入学压力,更好的为咸安经济服务,为老城区的适龄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解决进城务工者入学难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为了统筹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快速有效发展,教育等相关部门配合利用棚户区改造项目为契机,对北门小学老教学楼一栋、教师宿舍楼一栋、派出所宿舍私人赵姓住宅拆除,可增加用地面积2500平方米。

二、在原有的空场上兴建一栋教学楼后,由原来的22个班可增加到42个班,安置适龄儿童入学2100人。预估总投资(含拆迁补偿)伍仟万元,由市政府给予支持解决。

三、坚持“市区一体、以区为主”的原则,咸安区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提出规划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扩建方案措施,分工明确,为城区适龄入学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解决入学难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

 

 

 

                                              

 


第118号

 

标  题   关于在全市范围“搭建诉调对接平台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建议

建议人   肖创彬

内  容   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近年来中央极力倡导的完善社会治理的方向。但因各地重视程度不一,尤其在路径,机制的探索上缺乏力度与创意,成效并不显著。

而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及立案登记制改革,我是诉讼案件骤增,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司法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要求。为切实落实十九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要求,急需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多元、多途径分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市联动,整体推进,形成气候,由相关领导机关牵头,推进该项工作。

二、路径选择上实行案件类型化、特定化。旨在充分利用和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背景、专业技能及其当事人之间的天然密切联系或依赖,打感性牌,心理疏导牌,促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具体来讲:劳动争议纠纷归口工会,劳动人社部门调处;婚姻家庭是纠纷归口妇联、民政部门调处;交通事故由交警、保险调处;医患类纠纷由卫计部门调处。

三、具体实施上实行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相结合,横向上由人民法院与同级各职能部门进行对接;纵向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上下同步推进。

四、平台搭建、机制运行上实行双向互动。即在职能部门设立专业化诉调中心,由职能部门主导诉前调解工作;在法院设定诉前调解办公室,负责分流类型案件并指导调解。出台案件在法院与职能部门之间流转的操作规程。(通城法院作过尝试可借鉴)

 

 

 

 

 


第119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各县市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舒  琴

内  容   各县市基层文化队伍主要包括县(市)、乡镇、村和街道、社区文化工作者。这支队伍担负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繁荣文化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各县市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和薄弱环节,主要是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素质能力还不够高,有的干部思想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够强,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不够、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以赤壁市为例,主要表现为:

1.技术职称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文化系统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人,无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些年来,专业人才老的老、退的退,或因待遇低而留不住,结果是专业人才逐年减少,以致青黄不接,严重断层。市群艺馆、歌舞剧团、图书馆、博物馆等几家专业文化单位更是人才奇缺。

2.学历结构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中专以下文化程度34人,大专35人,大学13人。从表面上看,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接近50%,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但其第一学历或专业学历大都在中专及以下,后续教育中所学专业大都以党校及函授学历为主,与本专业相关不大。“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答、遇事能办”干部少之甚少。

3.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35岁以下11人,36-40岁6人,41-45岁23人,46岁-50岁19人,51岁-54岁14人,55岁以上9人,平均年龄达47岁。新生力量因无编制、无经费进不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目标,“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政策,把握新方向,不断加强和深化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把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来,真正使基层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适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重要贡献,重心在基层、着力点在基层,队伍是关键、是保证。

1.要进一步加大各县市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设立队伍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工程等专项资金,从文化事业建设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在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实施中,要注意统筹人员配备、人才培养经费等。

2.要重视本地文化人才培养。要在政治上关心尊重,业务上培养引导,将其纳入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加以重点辅导培训。本地文化人才是文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包括众多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以及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作家、业余诗人、民间歌手等人,他们生活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具有较为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要加强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制定出台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和实施细则,定期编制和发布紧缺急需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目录,组织开展高层次文化人才招聘等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突出舞台艺术编导人才、文化领域经营管理人才、基层文化骨干人才的培养。

4.要保障文化人才成长环境。建设一支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的必要条件,是确保基层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增强基层对于文化人才吸引力和集聚力的必然要求。一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专利、品牌、经营管理等参与收益分配。推行人才签约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使贡献、业绩报酬相统一,实现文化产业高端人才使用的社会化。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评估制度。把“想做事、争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推上文化工作第一线,注重从基层和工作实践中发现和举荐人才。建立在重大宣传文化活动、重大文化工程和应对突发事件中考察识别人才的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三是改善文化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引进的优秀文化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其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解决后顾之忧。对高级人才在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对贡献突出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对引进的优秀人才,在编制、户口、扶持资金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增强服务基层的信心。

 

 

 

 

 

 

 

 


第120号

 

标  题   关于加强对陆水湖流域环境保护的建议

建议人   吴建平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近些年,赤壁市委、市政府加强对陆水水库的综合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实施河湖库长制工作后,加大对水污染的防治力度,详实水生态的保护措施,在陆水湖的上游投入上百万元,设置拦污装置,每年打捞起死猪三千多头,漂浮物等垃圾上万立方米。但由于陆水湖流域上游流经通城、崇阳、赤壁三个县市。工业、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污水直排均不同程度存在,管理难度大,导致陆水水域在枯水季节、洪水季节出现“水华”和漂浮物触目惊心的现象。主要原因:

一是上游陆水水库的污染,主要是工业、生活和农村面源给水的直排较为突出,有的是未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同时赤壁市水库周边也存在有四处直排污染水体的问题。

二是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沿湖流域行政管理部门对违规存在的乱挖、乱填、乱建、乱伐、乱捕及自然植被破坏,污水未达标直接排放等现象未依法严厉查处。

三是资金保障不到位。尽管赤壁市财政加大了对陆水水源地的保护经费投入,但综合整治的力量和经费不足,整治举措不能顺利落实。

建议:

陆水水库是赤壁人民的生活饮用水源地,加强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赤壁几十万人民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这个建议,从咸宁市第一届人代会上提出到现在,尽管有所成效,但仍需要再加措施,再提升认识。

一、成立咸宁市政府陆水湖流域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水库管理单位及流域水行政管理机构,彻底查清楚陆水湖流域周边各类污染源,对重点断面实行实时在线排放监测,数据及时上传综合治理办公室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建立综合执法责任体系,实现依法、联合、科学治水。

二、积极争取开展陆水流域水资源管理立法试点工作,申报全国水质优良湖泊示范单位,获得国家项目支持,形成湖泊生态治理可修复试点湖泊。

三、建立联动机制,根据河湖库长制的工作要求,对一河共处的流域,要加大联合行动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河湖库长的工作督办作用,形成联动机制,促使陆水湖流域的环境上下游、左右岸共同保护。

四、为开展好陆水湖流域的各项工作应提供稳定资金保证。


第121号

 

标  题   关于支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的建议

建议人   吴纯武

内  容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研究部署森林生态安全,提出了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等“四个着力”的重要论述。2016年、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先后联合下发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进林业建设的相关意见。为此,国家林业局开展了金融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启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2016年底,国家林业局同意将咸宁市幕阜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纳入全国第一批18个示范项目。咸宁市作为全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试点市,编制了全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总体规划》,旨在着力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根据总体规划,赤壁市拟新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50万亩,其中造林10万亩,亩平投资4000元;抚育25万亩,亩平投资2000元;退化林修复15万亩,亩平投资4000元,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特建议:

一、将森林精准提升工程纳入咸宁市2018年林业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由咸宁市主导,咸宁市绿投公司牵头,各县(市、区)绿投公司参与联合启动运作森林精准提升工程。让投资及早落地,使该工程成为继“绿满鄂南”行动后,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惠民项目。

二、建议将各县(市、区)组建成立的融资平台纳入咸宁市绿投公司统一管理,加强投融资业务指导。

 

 

 

 

 

 

 

 

 


第122号

 

标  题   关于解决湖库拆围后续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   舒晓军

内  容  

一、基本情况

咸宁市是全省水资源大市,境内有陆水水库、富水水库、青山水库、斧头湖、西凉湖和黄盖湖等多座大型水库湖泊,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是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和《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也对湖泊水库养殖行为作出规定。2016年开始,咸宁市全面启动湖库拆围工作,截止2017年12月,咸宁市共拆除包含西凉湖、黄盖湖、富水水库在内的所有湖库围栏、围网和网箱187259.07亩,全面完成拆围目标任务。

二、存在问题

1、渔民上岸后收入锐减、生活困难。拆围前,渔民以打渔或养鱼为业,收入相对较高;拆围后,因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缺乏等问题,渔民上岸就业困难,尤其是山林田地占有量少的立即失去收入来源,导致生活困难甚至返贫,并存在上访现象。

2、拆围验收后监督管理困难。一方面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另一方面是谋生的需要,拆围后仍然有渔民偷捕行为和非法渔具反弹现象。而因为水域广、湖岸线长,且常在夜间打游击战,渔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困难、疲于应付。

3、湖库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没有规划、方案及机制。近些年湖库围栏养殖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对湖库的规划定位不明晰,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短期利益,导致湖库该发挥的洪水调蓄、农业灌溉、城镇供水、及生物栖息作用逐步丧失,水资源环境恶化,水生态开发更无从谈起。

三、解决建议:

为了巩固拆围工作成果,维护湖库水域生态环境和广大渔民切身利益,推动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对上岸渔民安排过渡补助金,对其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能起到补偿作用,避免发生返贫或上访现象。按照有证有船、有船无证、有证无船等类别划分等级,确定补助标准。

二是改善临湖(库)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使用支农惠农、精准扶贫、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项目资金,着重倾斜临湖(库)村,帮助退捕渔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重点要在生产交通、水利灌溉、农田整治、农技培训等方面改善生产条件;要结合湖库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要统筹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引导扶持临湖渔村发展新型产业,培育退捕渔民持续造血功能。

三是要针对每一个湖库明确专门的管理机构。河湖库的治理保护是一项新的政治任务,面临很多困难,各项机制还未理顺,要尽快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和职能等方面予以明确,要强化对湖库的日常管理和执法。

四是要尽快出台湖库保护和利用规划以及实施方案。针对每一个湖库要尽快出台保护及利用规划,明确湖库的功能定位和治理目标;要尽快出台实施方案,对禁捕时间、增殖放流投入等作出明确规定,尽快修复渔业资源;要探索生态养殖和旅游开发的新模式,实现自然生态和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


第123号

 

标  题   关于支持赵李桥镇创建国家级“砖茶小镇”的建议

建议人   方  治

内  容  

案由:根据国家、省、咸宁市关于创建特色小镇有关精神,我镇于2017年向省、咸宁市申报创建特色小镇,目前已完成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订五年工作方案,制作宣传片及PPT。2017年7月参加省特色小镇现场对接活动,入选全省67个特色小镇项目库,曹广晶副省长亲临展位指导。9月参加咸宁市特色小镇项目对接活动。全力推进“砖茶小镇”建设作为今年全镇的发展定位,希望上级给予充分的支持,现将建议案由说明如下:

一区位地位特殊。赵李桥镇地处赤壁市东南部,幕阜山西段余脉北麓平畈,是湘鄂两省三县五镇交通枢纽,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镇”之称,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107国道穿境而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省级重点口子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试点镇、省品牌创建示范镇、咸宁市重点中心镇和赤壁市“124”副中心城镇。建好茶叶古镇,不仅展示赤壁对外形象,也是湖北对外形象的窗口。

二是特色产业鲜明。近年来,坚持以茶为媒、巧借善联,实施“茶业振兴”战略,做大做砖茶产业,全镇共有茶业企业及加工厂17家,年产砖茶达到3万吨,实现年产值近4亿元。有品牌优势基础,先后荣获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川”字牌低氟青砖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黑茶金奖。青砖茶荣获百年世博名茶金骆驼奖,成为湖北区域性公共品牌。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成为全省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羊楼洞砖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00亩赵李桥砖茶产业园一期实现企业满园,赤壁砖茶农业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羊楼洞作为2015国际茶业大会主会场之一、连续参与五届“中国有机农业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目前有机认证基地达到3万亩。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赵李桥镇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是万里茶道源头。历史上的赵李桥羊楼洞是茶叶圣地,茶叶种植和加工早于县市建制,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远在盛唐赤壁被朝廷辟为“园户”,在宋元之时赤壁被定为“榷茶”之地。明清时期赤壁的砖茶尤以羊楼洞最为鼎盛,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常住人口4万多人,茶庄200多家,时称“小汉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高度评价“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连接中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世纪动脉”。赵李桥青砖茶制作技艺通过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赵李桥茶厂获得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羊楼洞古镇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5年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名“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称号。此外,赵李桥镇除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外,还有知名的红色文化、峒人文化。

建议:

一是成立“砖茶小镇”领导专班。在咸宁市住建委的指导下,由赤壁市、赵李桥镇成立“砖茶小镇”建设领导专班,统筹安排部署“砖茶小镇”的创建规划等问题,做到有措施、有执行、有机制。

二是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建议市级层面将赵李桥优先申报特色小镇,打造我市首批特色小镇样板工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特色小镇建设。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砖茶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因镇财力有限,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还远远不够,希望能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以及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基建项目的带动作用,提升城镇配套能力及产业承载能力,完善镇区面貌。

四是支持提升完善规划。支持协调市规划局进一步提升赵李桥镇各类规划。前期请咸宁规划设计院为我镇设计了全域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但我们在“砖茶小镇”的规划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力争在全省特色小镇的创建上抢占先机,为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打下基础。


第124号

 

标  题   关于加大西凉湖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建议人   吕小玲

内  容   西凉湖是我省第五大湖泊,总面积约12万亩,跨赤壁、嘉鱼、咸安三县市区,具有防洪调蓄、农业灌溉、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渔业经济,鼓励开发水面,大量发展围栏养殖,西凉湖的水体自然生态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加强西凉湖生态环境建设,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举措,西凉湖围网围栏全部拆除,水域全部禁捕,现西凉湖湖心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湖域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西凉湖拆围,各级党委政府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确保拆了后不反弹,合理有效保护和开发西凉湖显得尤为重要。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修复自然生态。积极向中央、省争取西凉湖保护和开发的相关项目,包括岸线整治、设立划定水生生物保护区、与长江同步实行禁渔期,实行增殖放流等,使西凉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恢复野荷成群、野草满湖、菱角满仓的梦里水乡。

二是建议咸宁市人大加快制定出台《西凉湖管理办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①咸宁市西凉湖综合管理执法局要常态化执法,组织沿湖市县区所属乡镇、公安、水产、渔政、水利、环保等部门及乡镇联合执法,打击电鱼、围堤、围垸等行为。②执法人员要下沉到一线、到村、到湖边,要制订巡湖机制。③严格落实湖长制,加大宣传力度,严厉对不作为、乱作为实行追责问责。

三是对沿湖的渔民,上岸后政府要积极引导,争取政策扶持。①建议市民政局对确有困难的渔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市扶贫办对因拆围产生的返贫户纳入贫困户进行帮扶。建议市政府加大对沿湖村的支持力度,派驻强有力的工作队进行帮扶,给予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确需搬迁安置的上岸渔民进行合理安置。建议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②建议市政府将沿湖行政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另外,比照贫困村脱贫“九有”标准落实政策,改变沿湖村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进行产业扶持,促进转型发展。①各村由专业渔民成立合作社,优先吸纳渔民就业。水产、人社等部门加大对渔民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力度。对有能力和资金的“名人”“能人”,引导成立捕鱼、娱乐、休闲一体的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积极引导沿湖村组,兴办休闲农庄。②依托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和市场主体,吸纳渔民就业增加收入。③建议市政府整合农口部门相关项目和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对沿湖村给予政策倾斜。


第125号

 

标  题   关于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陈志明

内  容   近年来,我市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势向好,但安全生产事故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乡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能力薄弱,无人管事、无钱办事,工作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突出,导致非法违法生产屡禁不止,违规违章现象仍然存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执法力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有效举措。

存在的问题:

1.监管力量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众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量大、面广、线长、任务艰巨,且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困境。乡镇安监办从事安监工作的专兼职安监员人数少,却要面对成百上千的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人员力量严重不足。

    2.人员队伍不稳。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首当其冲,导致安监员心理压力过大,“闻安色变”。安全生产往往谁也不愿管、不敢干,有“多干多错”的恐惧心理,都想把分管工作推出去。

3.执法能力不强。一是身兼数职多。乡镇安监员大多由乡镇干部兼职,还承担着其他工作,身兼数职,造成工作疲于应付,无法专心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二是持证率低。受人员变动频繁的影响,不少乡镇安监干部来不及参加上岗培训,未及时取得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证,严重影响依法行政。

几点建议:

1设立乡镇安监站。在乡镇设立安监站,为县安监局派出机构,配备工作人员3名左右,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较重的乡镇可适当增配工作人员1-2名。

2.加强业务培训。把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建立定期轮训制度。乡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3年轮训一次。加强对村(社区)安全生产监管员的业务培训。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乡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关赴生产一线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每月达到10个工作日以上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享受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要关心长期在县乡特别是重点地区安全生产监管岗位工作的干部,对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干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提拔重用。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

4.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教育管理,引导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履职、敬业奉献。加强廉政建设,严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企业兼职、入股、报销费用、领取津补贴。

 


第126号

 

标  题   关于尽快制定《咸宁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建议人   胡  娟

内  容  

一、制定《制度》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坚持绿色崛起是我市首要发展战略,绿色是我市最大的潜力、最好的财富、最硬的品牌。然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非法采矿,青山变荒,形成地质灾害;非法采砂,河床下降,农田无法灌溉;非法排污,水质变性,危及饮食安全……由于存在的政策缺失和立法空白,违规违法成本低、利益高,我市辖区内环境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屡抓屡犯仍是常态。即便不法分子受到处罚,恢复遭破坏的生态环境仍是任重道远、有心无力。这与当下时代使命、群众需求及咸宁发展战略目标严重不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制定越来越凸显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制定《制度》的可行性

(一)时机合理。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办发〔2017〕57号),在吉林、江苏、山东、湖南、重庆、贵州、云南等七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重新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试行。我市作为生态功能保护区,更应先行先试,做率先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践行者,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基层实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争做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二)需求合适。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生态功能区域的作用,打造中国中部“绿心”,要坚持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持“零容忍”态度。通过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赔偿范围、义务人、权利人,实现“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使思想从“不能”向“不敢”、“不想”上转变。

三、制定《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实施细则。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赔偿范围、赔偿标准、资金管理、修复工作程序等各方面内容,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形,形成具有强操作性、可实施的制度。

(二)完善信息途径。一是信息来源。为保证源头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建议适当简化上报程序,加大公众参与度。设立匿名举报网站、投诉专线等,根据核实的破坏情况进行受理。二是信息公开。对调查、评估、修复结果等信息要通过多种途径对群众,尤其是环境受破坏辖区内的群众进行信息公开,以提升震慑力和公信力。

(三)完善队伍建设。一是调查、鉴定、评估队伍。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的评估是一项复杂且专业要求高的工作,建议组成由专业人员构成的队伍,或者雇请第三方评估公司。二是修复队伍。修复生态环境不是短期的工程,修复成效也需要时间验证,建议在实施生态修复时,尽可能将修复资金预算到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统筹安排,组织专班进行全程跟踪修复及管护,不断提升修复实效。三是监察队伍。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个环节不出差错,监察必须贯穿始终,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是制度实施的重要一步。


版权所有:咸宁市人大常委会 联系电话:0715-8126394 传真:0715-8126351
电子信箱:xnrdwz@sina.com 投稿信箱:xnrdwz@sina.com
维护制作:咸宁新闻网 鄂ICP备12014393号-1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