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咸宁市人大代表、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协保
横亘湘鄂赣三省的幕阜山绵延千里,钟灵毓秀;鄂南通城境内的天岳关雄壮威严,名闻遐迩。这里就是潘协保的家乡。他从小尝尽生活的艰辛,曾因库区移民居无定所;他从作坊式的小厂开始,艰难创业,其云母产品随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成功后的他不忘乡情,用行动感恩家乡,回报社会。这位从幕阜山走出的平民企业家,连续被选为咸宁市第一至第四届人大代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默默诠释着人生奋斗与奉献的全部内涵。
因为贫穷,他在山沟里办起工厂
毗邻天岳关,有一座烟波浩淼的云溪水库,水库上游就是云溪道上村,这里集山区和库区于一身,曾经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穷则思变,1990年,时任云溪乡经委党支部书记的潘协保,从国防科技大学引进技术,以“湖北省星火计划项目”立项,创办了湖北省第一家依靠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通城云溪云母制品厂,这就是湖北平安电工的前身。
白手起家山区办厂,举步维艰。面对一片荒山,潘协保没有退却。他带领一班人发扬“三千精神”,千言万语引进技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千辛万苦筹建工厂。两眼紧盯生产线,一心扑在工地上。经过两百个昼夜的艰苦奋战,1991年8月动工至1992年4月,一座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的云母制品厂终于建成了。第一条生产线装好后,经过反复研制,1992年4月18日试产云母纸11吨,经国家非金属矿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所有技术参数均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5月正式投产,半年实现产量74吨,产值56万元,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工厂同时解决了近百人就业,祖祖辈辈靠从山上刨食的农民,进了工厂当了工人,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起来。
因为执着,他将企业做成行业翘楚
1996年,还在原始积累阶段的潘协保,大胆引进日本最新制浆技术,投资60万元对制浆设备进行改造,原材料的利用率由改造前的42%提高到87%,单班产量提高了一倍。此时,又乘改革之风,在全县乡镇企业中率先推行股份制改造,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1997年投资210万元,高标准建成第二条年产600吨的厚型出口云母纸生产线,公司成为国内第二家具备出口云母纸生产能力的厂家,产品远销西班牙、美国、英国等国际市场。
1999年,潘协保从山沟走进县城,以打造中国云母纸出口基地为目标组建通城新宇云母制品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收购国有企业——通城轴承厂,正式成立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了由原材料到半成品到产成品一条龙生产,2001年实现产值550万元。
2003年8月,在县经济开发区征地40余亩,一期工程投资1300万元,2004年5月陆续竣工投产,新增云母纸生产线2条、云母板生产线3条、云母带生产线2条、有机硅胶生产线5条。
2005年新上云母纸生产线2条、云母板生产线2条、云母带生产线2条。
2010年,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分别打造云水高端云母纸、同力玻璃纤维布以及云母电热膜生产制造基地,2011年全面投产,2012年新增产值12000万元。
近10年来,平安电工主要经济指标都在以两位数增长。2012年集团公司实现产值35628万元,销售收入26399万元,利润及税收4168万元,出口创汇1350万美元,行业规模已为亚洲之最。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知名度不断攀升,潘协保并没有因此而陶醉。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功成名就的潘协保富而思进,紧紧地将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常说,企业的持续发展,持续盈利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担当,国家需要是企业的最高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潘协保又站在全球性高度,谋求跨越发展,确立走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平安电工”中文品牌、“PAMICA”国际品牌,推进产品的“高端化、国际化”。
因为有爱,回报社会成为一种职责
潘协保是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作为一名知名企业的领导者,助残助学、回报社会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近10年来,潘协保主导公司投资200余万元支持家乡云溪学校发展,使全县最偏远落后的云溪小学跃升成为全县标杆学校。2011年,全市幼教工作现场会和全县小学教育工作现场会在云溪学校召开,九家国家新闻媒体组团赴云溪学校采访,推介云溪学校办学经验。资助、奖励197名大、中专学生入学、完成学业。其中,有169名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云溪学校教员享受公司职工的同等福利。
潘协保为改善农村村民生活不遗余力,近年来出资200余万元,分别在通城云水、高桥、道上等村组开发油茶基地3个,油茶户350户,开发油茶基地1700亩,为改善云溪库区生态环境,提高村组经济收入,解决部分农户长富久富问题奠定了基础,建设乡村公路10条,有效地缓解了部分村行路难问题。
云溪地区,地处山区、库区,自然灾害频繁,人文素质低下,残疾、智障、重大疾病人口占比较大。平安公司先后救助白血病、尿毒症、股骨坏死、癌症等患者200余人,遭受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损失的特困户13户,资助资金200余万元。仅2012年,捐资助学和困难职工救助11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万元; 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灾区募捐活动,先后为汶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数万元。
企业家的智慧和赤子情怀,使潘协保具有与众不同的气度和远见,他造福社会的善举也是别具一格。随着省政府幕阜山连片扶贫开发政策的出台,通城作为国家工业限制开发区,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事业正逢良机。潘协保审时度势,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开发云溪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建议。并出资100多万元,主持策划云溪生态旅游文化项目,开展云溪旅游景点、生态文化,历史遗产的勘探、收集和整理工作,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通城(云溪)生态旅游文化节,推动云溪生态旅游建设。
因为责任,荣誉只是前进的动力
平安电工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潘协保多次被省、市、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县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十六、十七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咸宁市第一、二、三、四届市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公司获得“湖北省促进老区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最近,被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授予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的心和老百姓贴得很近很近,义无反顾地作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他先后在市、县人代会上提出了“解决库区孩子上学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等建议,均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已得到圆满解决,有的纳入了中长期工作规划。当有些建议因资金困难暂时难以实施时,他总是身体力行,慷慨解囊。
这就是平民企业家潘协保,在取得事业成功,获得荣誉无数的今天,始终没有忘记创业之初的朴实精神和高尚情操。从山沟里走出的潘协保,为什么能给我们无尚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
——只要心中装着人民,一颗普通的心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通城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夏晨辉)